第一百六十九章 百团大战
正如帕特里奇猜测的那样,这也正是罗耀武正在等待的机会。
弄清楚美日联军的进攻部署后,罗耀武就意识到,攻占承德是美日联军的首要目的,随后就会包抄山海关,迫使中**队后撤,或者围歼该地区的数十万军队。打到这一步,美日联军基本上稳抄胜券了。
罗耀武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在承德阻击美日联军。
问题是,在兵力部署上,罗耀武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为了守住山海关方向,罗耀武不但用上了最能打防御战的第十五集团军,还把综合素质最强的第二十六集团军,以及第四十集团军派了过去。如此一来,就算把第二十七集团军算上,罗耀武手里也只有四个主力集团军了。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即第十六集团军的重建工作能够及时完成,问题还不大。
不管怎么说,在突出部战役后期,第十六集团军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半数以上的基层指挥官都顺利回到关内。得益于此,第十六集团军的重建工作在去年的十一月底就完成了。问题是,重建后的第十六集团军只有兵员,没有主战装备,甚至连军车都不多。要想让该集团军恢复战斗力,必须为其提供足够的主战装备。
显然,这就是罗耀武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之前的数个月内,罗耀武就知道,承德是与山海关一样重要的战略要地,所以在将第十五集团军部署在山海关的同时,他将第十六集团军留在了承德。按照罗耀武的设想,等到第十六集团军恢复战斗力之后,将负责承德的防御工作。
结果却是,因为没能获得主战装备,第十六集团军一直没有恢复战斗力。
受此影响,三月下旬,罗耀武就将第十六集团军撤了下来。
可是在派谁去守卫承德的问题上,罗耀武着实犯了难。
如果从个人意愿出发的话,罗耀武肯定希望加强第十六集团军,比如把第二十七集团军的准备抽调给第十六集团军。可惜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并不由他全权指挥,而且该集团军与中央的关系非常密切。从第二十七集团军抽调装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然罗耀武也不会通过从东北军的其他主力部队抽调装备来加强第十五集团军了。~~~~
这样一来,罗耀武别无选择,只能让第二十七集团军去顶替第十六集团军。
可以说,这是整个防御部署中最大的漏洞。
虽然第二十七集团军的编制最为完整,官兵的斗志也不差,但是罗耀武却不信任这支部队,因为这支重建的主力集团军从未上过战场。
如果有可能,罗耀武更希望让第二十七集团军充当预备队。
问题是,没有这种可能。
当时在他手里,几支擅长打防御战的部队都用上了,剩下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以进攻能力突出为主。再说了,在把部分主战装备交给第十五集团军之后,这两个集团军的战斗力也严重下降。
能够顶替第十六集团军的,只有第二十七集团军。
幸运的是,第十六集团军确实是一支极为擅长打防御战的部队,而且从前线返回的基层指挥官非常清楚该如何部署防御阵地。
正是如此,在与第二十七集团军换防之前,第十六集团军有数个月的时间将承德变成一座军事要塞。
如果没有第十六集团军在承德构筑的防御阵地,第二十七集团军肯定守不住承德。
问题是,再为坚固的防御阵地,也不能保证永远挡住敌人。
受此影响,罗耀武不得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先把敌人放进来,拉长战线,再利用步兵擅长打山地战的特点,在敌人的战线后方发动一场大规模战役,瓦解敌人攻打承德的进攻行动。
为此,罗耀武对剩下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做了调整。
这次,担当主力的是第六十五集团军。
因为装甲部队在山区内的活动受到限制,所以罗耀武让第六十五集团军把剩下的全部主战装备都移交给了第三十九集团军,并且用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一个步兵师替换下了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装甲师,使第六十五集团军成为了一支纯步兵部队。
问题是,即便在山区里面,步兵的突击能力都非常有限。
增强步兵突击能力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兵力。为此,罗耀武将两个新编集团军编入了第六十五集团军,并且采用一加二的方式,为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所有基层部队都增加了一倍多的兵力。
这样一来,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实际战斗编制将近十万人!
因为正规军缺乏分散作战的经验,而且也不太熟悉纯步兵的战斗方式,所以罗耀武还将召回来的游击队编入了第六十五集团军,为每一个步兵连都配备了一支游击小分队,并且安排了以当地人为主的向导。
加上另外投入的三个新编集团军,五个游击区的游击队,一个民兵纵队,当时部署在山区里的兵力将近三十万。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规模庞大的作战力量。
只不过,罗耀武并不打算集中使用这支兵力。
原因很简单,中**队没有制空权,也没有火力优势,甚至没有基本的装甲保护,步兵集中活动,只能成为美日联军空中力量与远程炮兵的靶子。虽然罗耀武并不怀疑官兵们英勇奋战的斗志,但是伤亡过大,必然使得反击行动失去意义。
为此,罗耀武决定打一次“百团大战”。
包括第六十五集团军在内,所有参与了反击行动的作战部队都以营团为单位,每一支突击力量的兵力均不超过两千人,分散成上百支突击部队,分布在美日联军整条后勤补给线附近,并且同时发起进攻。
可以说,这也是打击美日联军后勤补给线最有效的办法。
虽然帕特里奇早就预见到,中**队会袭击美日联军的后勤补给线,也为此准备了一支兵力可观的救火队伍,但是第四步兵师就一万多人,加上几个国民警卫队师,也就只有几万人而已。
毫无疑问,这点兵力,绝对不可能同时应付上百场袭击。
事实上,美日联军的指挥系统也不可能同时应付上百场战斗。
对罗耀武来说,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他只需要向前线作战部队下达进攻开始的命令,战斗结束之后,各作战部队都将在当地向导的引领下撤出战斗,不用他操心。至于作战过程中遇到的麻烦,罗耀武更不用考虑,因为这是前线指挥官的事情。
对罗耀武来说,最需要关注的,就是选择最佳时机。
十三日上午,第二骑兵师杀入承德市。
虽然此时第二骑兵师的主力还在城外,而且第四步兵师还没有完成防御部署,但是罗耀武并没下达进攻命令。
原因很简单,第四步兵师的到来,表明帕特里奇已经认识到了后勤补给线上的漏洞。
如果在第二骑兵师全面投入承德战役之前发起进攻,美日联军很有可能暂时放弃攻打承德的作战行动,用两个、甚至三个主力师守卫后勤补给线。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针对美日联军后勤补给线的进攻行动必然事倍功半。
只有在第二骑兵师全部投入战斗,无法从承德抽身之后,才能发起进攻。
当然,罗耀武也知道,这个时候,第四步兵师肯定完成了防御部署。只是比起对付第二骑兵师来说,罗耀武更愿意面对第四步兵师。
不是说第四步兵师好对付,而是这支重建的主力师一直就没有出色表现。
正是如此,直到十四日清晨,随着第二骑兵师的主力突入承德市区,在武烈河东岸建立桥头堡,为进军双桥区做准备的时候,罗耀武才让参谋发出了进攻开始的信号。
第一场战斗在天亮后不久打响,一个由大约两千名步兵组成的突击部队在喀喇沁旗南面大约三十公里处,袭击了一支有一百多辆重型卡车、得到大约一个步兵连护卫的美军辎重部队。战斗只打了不到半个小时,突击部队就摧毁了近八成的卡车。随着美军的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到达,突击部队最终主动撤出了战场。
也就在这半个小时之内,其他一百多支突击部队先后投入了战斗。
因为当时在美日联军后勤补给线上活动的只有三十多支车队,所以一些突击部队还袭击了美日联军的巡逻部队,以及设在公路线附近的军事据点。
战斗全面打响,美日联军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虽然在当天上午,美军创记录的出动了近三千架次作战飞机,并且调动数个师的好几个炮兵旅,但是面对上百场战斗,不但支援力量严重不足,就连指挥系统都出了问题,很多支援行动都没能及时完成。
打到当天下午,为了掩护突击部队退入山区,罗耀武还让第六十五集团军组织起相当于一个师的部队,向喀喇沁旗发起攻击。
因为喀喇沁旗是美日联军攻打承德的主要后勤补给中心,不能有任何闪失,不然在承德作战的部队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所以美日联军不得不放弃对那些退入山区的中**队的打击行动,把重点转向喀喇沁旗。
当然,在这个白天,美日联军在承德的作战行动也毫无收获。
随着夜幕降临,发生在山区内的战斗才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