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放进来打
放进来打
轰炸刚结束,九连的官兵就回到了地表阵地上。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进攻方想尽办法改变战术、适应新的战争环境,防御方也想方设法改进武器、提高作战效率。
与守卫二零九高地时相比,空降兵手里多了几种先进武器,其中有一种被称为“轰炸报警器”的电子侦察设备。
针对美军大规模使用精确弹药,“轰炸报警器”集成了好几种侦察手段,比如能够对持续照射的激光与微波产生感应。
因为美军的很多精确弹药是被动制导,不会发出电磁辐射等易被发现的信号,所以“轰炸报警器”还集成了一种功能,对美军战机与弹药发出的声响高度敏感,能提供半分钟的预警时间,足以让阵地上的空降兵及时返回地下工事。
只有两种情况能让“轰炸报警器”实效:一是美军战斗机在超音速飞行时投弹,而且投弹高度不超过五百米、投弹距离不超过五公里;二是使用超音速导弹,并且保证导弹的平均飞行速度在音速之上。
也就是说,让炸弹或者导弹在声音到达之前落下。
能在低空以超音速飞行的只有F-22A,而这种先进战斗机的数量还没有多到拿来执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
至于超音速导弹,美军确实有不少,但是威力都比较有限,对空降兵的威胁不是很大。
借助这种“电子设备”,九连官兵成功躲过了美军的好几次轰炸,并且在美军地面部队攻过来之前回到阵地上。
在夜间的战斗中,八连官兵也充分利用了“轰炸报警器”。不然不可能坚持那么久。
天亮后,美军的前两次进攻都被九连挡了回去。大概是在南势村吃足了苦头,美军的这两次进攻都很小心谨慎,遇到抵抗之后就抱成一团,在炮火掩护与空中打击的协助下,稳步撤出工业区,撤回进攻阵地。
这种试探性的打法也给了空降兵很大的帮助,即空降兵的伤亡也不是很大。
对防御者来说,时间是最有利的武器。
对进攻者来说,时间则是最大的敌人。
太阳快要升到天顶的时候,美军发动了第三次进攻。与前两次进攻一样,美军的地面部队在轰炸过去后不到五分钟就进入了工业区,结果仍然遭到了空降兵的顽强抵抗,而且那些空降兵就在刚刚轰炸过的区域,离美军推进路线不到五十米!
这么近的距离,任何装甲力量都没有意义。
别说战车,就连“艾布拉姆斯”也承受不住火箭弹的直接攻击。
与前两次进攻不同的是,美军这次要坚决得多,不但投入的兵力更多,在遇到抵抗之后也打得更加坚决。
对于叶振邦来说,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打开PF89火箭筒的保险,叶振邦又检查了一下瞄准装置,才朝蹲在身后的陶安康点了点头。等到陶安康将具有防火隔热能力的石棉外套披在他的身上,并且退回坑道,叶振邦才扛起火箭筒,从墙壁缺口瞄准了街道上那辆L**-25轮式步兵战车。
L**-25是瑞士莫瓦格公司研制的“皮哈兰”二代。该公司被通用动力公司收购,因此获得了陆战队的巨额订单。因为陆战队是美军的远征部队,更注重部队的战略机动性,所以没有像陆军那样,大批量采购M2/M3“布雷德利”履带式步兵战车/骑兵战车,而是采购了更多的轮式装甲车。
虽然与同宗同祖的“斯特瑞克”比起来,L**-25的名气还不够响亮,但是在美军陆战队,绝对是主力战车。可以说,除了EFV两栖远征战车之外,L**-25就是美军陆战队的主要座驾。
依靠二十五毫米“大毒蛇”机关炮,L**-25在近距离战斗中拥有不输给“布雷德利”的强大火力。
那辆L**-25正在用机关炮轰击街道右侧一栋倒塌了的民房。从残留在空中的白色烟迹来看,开始有一枚火箭弹从那栋民房里飞出来,击中了前方那辆正在燃烧的装甲车,把美军的注意力与火力都吸引了过去。
叶振邦心里很有数,几秒钟之后,他所在的地方就将成为新的“火力焦点”。
当然,那是几秒钟后的事情。
看到火箭弹从墙壁的缺口处飞出去,击中了那辆L**-25载员舱的右侧,叶振邦才感到身上某个地方被点着了。
石棉外套只能裹住身子,保护不了胳膊。
火箭弹留下的烟迹。暴露了反坦克手的位置,也引起了美军注意。
叶振邦想当英雄,却不想成为只能出现在教科书里的英雄。扑打胳膊上的火苗时,他已经滚入了坑道,守在坑道里面的陶安康赶紧关上了门,与守在更里面的任侠歌一道拽着叶振邦钻入了下一层坑道。
刚进入第二层坑道,地面就震动起来。
比较轻微,应该是“艾布拉姆斯”用一二零滑打出的榴弹,如果是“帕拉丁”打来的一五五榴弹的话,震动会更加猛烈一些,坑道里的电灯也会熄灭。
因为“轰炸警报器”没发出响声,所以三人留在了第二层坑道里面。
即便是一五五榴弹,也最多炸毁第一层坑道,威胁不到第二层坑道里的空降兵,更别说坦克炮打出的榴弹了。
“怎么样?”任侠歌显得很激动,主要是他被陶安康挡在后面,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打中了,诸葛那边也得手了,至少干掉了两辆‘剪刀鱼’。”叶振邦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了香烟。虽然早就有规定,不能在坑道里吸烟,但是那些涌入坑道的硝烟强烈得多,再说了,能活着抽口烟,恐怕是空降兵在战场上最大的享受了。
“看来,美国佬又要撤下去了。”
“没这么简单,听见了吗?”叶振邦朝头顶上指了一下,把抽了两口的香烟递给了蹲在旁边的陶安康。因为等下还得上去,肯定没时间抽完一根烟。所以三个人和着抽一根,免得浪费。
像是隔着几堵墙,炮声与爆炸声很低沉,也很模糊。
事实上,也确实隔着几堵墙,而且是厚达好几米的泥墙。
陶安康用力抽了两口就把香烟递给了任侠歌,开始为第二具火箭筒装上瞄准器与击发装置。
任侠歌也没闲着,把烟头还给叶振邦之后,找到了铺设在坑道里的信号线,接上单兵计算机,用布设在表面阵地上的监视器观察战场上的情况。
虽然与叶振邦、陶安康等人比起来,任侠歌还严重欠缺实战经验,但是与前段时间增补的新兵相比,他已经是个货真价实的老兵了。能够活着从二零九高地走出来,还能拿起武器战斗的,都是真正的老兵。
与叶振邦说的一样,美军打得非常坚决,没有撤退。
“排长……”
听到任侠歌的话,叶振邦丢掉烟头,弯着腰凑了过去。
“你看。”任侠歌把单兵计算机递给了叶振邦,“敌人正在向两翼扩散,看来想占领整个工业区。”
地表阵地上,美军已经打退了埋伏在道路两旁建筑物里的空降兵。
与前两次进攻不同。美军没有继续沿着道路挺进,而是向两侧扩散,开始逐栋清扫建筑物,甚至对一些可疑目标进行了爆破第一次理。
万幸的是,空降兵早就料到在一点。
在部署表面阵地的时候,空降兵挖掘了大量“假坑道”,即向下挖掘两到三米,再转两个弯,让美军认为那是连接到地下坑道体系的出入口。每个“假坑道”里面都有一个炸弹陷阱,只要美军钻进去就得完蛋。
大概在八连的阵地上吃够了苦头,美军没打算进入坑道。而是直接炸掉出入口。
当然,美军并不知道,在他们发现的坑道出入口中,每五个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其余四个都是假的。虽然埋设在“假坑道”里的炸弹陷阱失去了作用,但是美军要挨着爆破上千个假目标,肯定是件麻烦事。
延迟美军的推进速度,等于为空降兵争取到了更多的防御时间。
“能看到北面的情况吗?”
任侠歌点了点头,在单兵计算机上操作了一番,调出了几幅图像。
摄像机都埋设在建筑物废墟中,而且都是针孔摄像机,再接上闭路电话线。虽然针孔摄像机的分辨率不是很高,但是足以看清战场上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这些摄像机很难被美军发现,更难被摧毁。
看到工业区北面,也就是美军集结方向上的情况,叶振邦长出了口气。
美军肯定不打算放弃第三轮进攻,因为就在工业区外面,至少有两个营的美军正在为进攻做准备,加上已经攻过来的,美军足足投入了三个营的兵力。
在一块面积仅有三平方公里的战场上投入三个营的兵力。
只能说,美军志在必得。
“老叶……”
“发信号,让兄弟们按照甲方案,有计划的撤退。”叶振邦咬了咬牙,“**,不给狗日的一点颜色看看,他们就要忘记二零九高地上的伤痛了。”
陶安康愣了一下,随即就笑了起来。
任侠歌没有迟疑,赶紧通过闭路电话线把消息发了出去。按照叶振邦制订的战术,每个三人战斗小组平均每十五分钟就得通过闭路电话线了解一下战场情况,接受新的命令,所以只需要持续发射十五分钟的信号,就能把命令传达给各个战斗小组。
也就是说,再过十五分钟,守在平镇工业区的九连就会有大动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