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带着西瓜去碳棚看人

  苏简挥手跟总算没留她的艾晴方宇阳告别。
  一直到两个人身影消失了,送到铁门外的艾晴忍不住看了眼身旁高了她许多的少年,儿子,没事,你已经捉住她的胃了。所以成功一半了。
  妈!方宇阳声音恢复到平常的清冷,你现在这样很好!
  起码今天没把她给吓着。
  艾晴摸了摸鼻子,你妈妈我也是个温柔贤淑的人,之前是没控制好激动的心。临了伸出自己的右手,不过,小苏简的脸捏着真舒服,跟个软绵馒头一样,但是手感又跟剥了皮的鸡蛋一样滑嫩。
  看着二话不说转头进屋的人,艾晴嘿嘿一笑,儿子,你咋走那么快啊,我还没说完呢。
  我要不要找把刀?方宇阳轻飘飘的说道,眼神散发着犀利的光芒盯着艾晴的右手。
  艾晴吓得心猛跳了下,忙藏起右手,我是你亲妈!
  好在你是我亲妈!方宇阳这话声音极低,眯了眼睛。
  艾晴咕咚咽了下口水,心中一惊将这等能刺激她儿子的话列为禁忌,以后坚决不说。
  看着终于不拿他开刷的艾晴,方宇阳心思也平静下来了,最近身体怎么样?
  好得很,你们没在家,我都不用每天想着该做什么菜。艾晴温柔的笑了,这就是他儿子,看着冷冷冰冰,其实内心是充满温暖的。
  坐车子到了镇子上的时候,已经下午两点了。
  苏简担心找了个有电话的店面打了电话给村长,希望他能告诉秦晓兰她虽然回来了,要晚点到家。
  什么?
  苏简怎么也没想到,苏民臣居然去了碳棚干活。
  村长爷爷,我爸去碳棚干活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前天。
  苏简握着电话的手紧了好几分,她爸爸不能去卖菜挣钱,又只能干下苦力的活。
  想到这里苏简对李桂香与苏大全多了很多的恼意。
  我没事,谢谢爷爷,那先挂了。
  啊,苏简,你爸爸已经去碳棚干活了?王倩倩也听到了。
  苏简一颗心沉甸甸的,如果她今天没想到要帮王倩倩,她爸爸恐怕也绕不开前世被砸腿的命运。
  苏简,你没事吧?王倩倩看着神色有些恍惚的苏简有些担心。
  没事!
  我说了,叔叔既然先去了,明天我就让我爸调整下。王倩倩和苏简认识,但是苏简爸妈和王倩倩爸妈是不认识的。
  我去租摩的。
  那租两辆吧。
  啊?
  天气这么热,碳棚好像更闷热,我爸也在那边干活,还有你爸爸也在,我买点西瓜过去。
  要买也是我买!那好歹也是他们的地盘,王倩倩说道。
  好啊!
  直到二十分钟之后,王倩倩看着两大袋子的西瓜,总算知道苏简说道为何要租两辆摩托车了,足足花了快五十块钱了。
  付钱的时候还没抢过苏简,王倩倩内心沉甸甸的,不明白苏简为何要花那么多钱,真的没必要,他们家家庭条件她是知道的,当然也知道苏简有奖学金,可也不用这么造吧。
  真的需要买那么多?她们几个人吃得完么?
  既然买了,都是一块干活的人,我们总不可能自己吃吧,我爸要是知道了,也会说我的。
  王倩倩低了头,她还真没想过其他的人,微微抬头看着帮忙帮袋子的苏简,走了过去,拉了拉苏简的衣服。
  怎么啦?
  你们怎么那么好!
  苏简笑了,走了!
  其实苏简内心有些着急,通往挖煤的地方道路崎岖,从镇子上出去之后都三点钟了。
  有王倩倩在,她不好催促。
  好在因为要运煤,走了一段崎岖小路以后,路变宽了,虽然还是泥路,比之前的好走多了。
  三点四十五的时候到了。
  苏简让骑摩托车的师傅帮忙搬西瓜,至于吃西瓜的事情,王倩倩已经跑到前面的离挖煤矿井口进的棚子里,叫王倩倩的爸爸王青平去了。
  王青平穿着一件天蓝格子的衬衫,黑色裤子,脚下穿的是一双方便在泥地走的黑色雨鞋,留着板寸头,浓眉大眼,但微微发福了,还有着啤酒肚,可眉目间看着很和善。
  见到王倩倩过来,还没打招呼,就听到王倩倩说起苏名臣的事情,吓了一跳,没想过苏简爸爸会来他的煤矿场干活。
  叔叔!苏简随着那两大袋子西瓜,走进了碳棚,平时白嫩的脸上占了不少灰尘。
  快进来坐,你这孩子,早知道你爸爸过来这边干活,我无论如何都要给一个好一点活。说着王青平还瞪了眼王倩倩。
  爸,你别这样看我,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知道的!王倩倩撅了小嘴。
  四点的时间快到了,苏简脸色依旧平静,那个叔叔,西瓜,我想我爸。
  后面不用苏简再说,王青平笑道开口,我马上让人去叫。
  孩子的好意,王青平没法拒绝,也知道苏简比他女儿懂事多了,估计刚回来想看她爸爸,又怕耽误事,所以才会买那么多西瓜。
  把他们叫上来休息下也好,免得再中暑。
  没多久,陆陆续续不少人穿着黑漆漆的衣服,带着黑色手套甚至连脸都是黑色几乎看不出他们本身模样的人一个个从煤矿井里出来。
  有的还在相互间说话,能看到一口白牙。
  而这些从煤矿中散漫出来的人,丝毫不知道,即将会发生的事情。
  苏简这边一直注意时间,双手不忍交织在一块,神色紧张,甚至西瓜都忘记切了,看着井口里还在往外爬的人。
  这一刻,苏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爸爸,而是其他还没出来的人,这些人每一个都有家庭,每一个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若是出事了,留下来的孤儿寡母怎么办?
  九七年不是以后,没了青壮年男子在家,能支撑住那个家,农活就能将一个带孩子的妇女压垮。
  像胖婶那样老公早去世,带着儿子还能安然的人,真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