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礼遇

  外面的室外温度大约在20度左右,太阳照在身上很有暖意,但在太阳底下站久了,就不是暖而是热到发汗了。
  但这么一群人又不得不下到停机坪迎接,以表示态度。
  因为《行尸走肉》第二季差不多给每位投资者带来了超过7百万美金的盈利,而且后续只会继续增多。
  这个生意,可是能吃好几年的,如百代、欧罗巴、高蒙等制片厂当然愿意拿出这样的姿态欢迎财神莱曼的到来。
  只要有心人都能看出来萤火虫的前景,抱抱大腿也没什么。
  毕竟,很少有法国电影人在好莱坞混得不错。莱曼已经是混得最好的了。
  就连吕克贝松拿着《这个杀手不太冷》短暂的打入好莱坞,也没能坚持下去,终究还是制片能力跟不上那边的市场。
  一旦票房差了,立马就被撇弃到一边,再加上没多少根基,还不如回到法国混。
  这种情况,其他地区的电影人也差不多。
  是以,萤火虫越干越好,真的挺让这些法国本土的电影人刮目相看。
  停机坪往外的过道里,几家合作的制片厂都派了代表来。
  众人一边闲聊一边等候,就看到不远处的湾流商务下降之后在地上滑行降速。
  飞机停稳,过道对接。
  莱曼当先从机舱出来,十分醒目。
  他看到这么多人,小小惊诧一下,随即露出笑容客套几句。
  其中一位说道:“拉斯特先生,我们已经准备了酒宴,吕克-贝松先生都在那边等你。”
  短短片刻就对答完毕,莱曼又去问伊娃等人的打算。
  这种私交的酒宴,剧组成员肯定不好去的。
  所以,演员们咖位和待遇的区别也就出来了。
  像汤米-李-琼斯这种资历很高的老演员,立马表示他自己在巴黎有个住所,要和老朋友叙旧;哈维尔-巴登则没这份人脉和财力,只能去剧组安排的高档酒店,希斯莱杰等人同样如此
  至于托马斯和伊娃,也表示许久没回家,不愿去酒宴。
  那么,莱曼只好拉上同样在巴黎没什么亲友的瑞恩一同赴宴。
  车队分成几个方向,又约定好明天下午三点酒店集合,然后就散了。
  莱曼和瑞恩坐上车,大半个小时后,就到了一处山坡的豪华庄园。
  从这里往远处望去,视野里,巴黎市区众多的建筑群一览无余。
  这地方,是百代董事长精心装修的住所。
  面积颇大,占据了山顶一半多的土地,还引水成湖,各处建造通体透着一股地中海宫苑风格。
  而酒宴就摆在主楼后面的花园之中。
  莱曼和瑞恩到的时候,宾客都是几家制片厂的高层成员。
  黄昏时分,寒暄片刻,便开了酒席。
  抬眼看去,一溜的长桌排开,上面满是糕点、果盘或是早已烹制的海鲜,花园一角还有现场烧烤以及各色法餐。
  侍者们端着托盘不断穿梭,根据客人的需求提供美酒。
  此外,一个管号乐团也被请到了现场,伴奏音乐
  当然,类似的宴席莱曼参加的多了,完全无感。
  毕竟在这种场合,是喝也喝得不尽兴,吃也吃得不爽利,就是气氛很足。
  终究,这只是一场社交。
  是为了拉近各自的关系。
  而且,这些人莱曼只能说眼熟,大都不太认识,只是跟吕克贝松等几位制片厂老总闲聊。
  请来陪酒的一些演员或者模特也都是围着打转,不停的陪笑,时不时递过几个眼神给在场的大人物,却没一个理会。
  莱曼和他们聊影视项目,聊奥斯卡上的一些趣事,他们也各自说着公司里的拍摄计划,或是谈谈合作开发,很多的合作就在口头之间定下,然后签署协议。
  正说话间,吕克贝松几人又向莱曼介绍了一位年龄颇大的法国人。
  这是个长相普通,但看着很有亲和力的老人。
  莱曼知道,能让吕克贝松几人看重的自然不像他外表那么普通,也不拿捏姿态,恭敬的伸手问候。
  两人握手,老人笑得很开心,“叫我埃德蒙就好了,大家都这么叫我。”
  听到这个名字,莱曼还有些懵,但瑞恩却是知道的。
  这人当过导演,当过编剧,但不算很有名,可他人脉很广,是戛纳组委会的重要成员,今年的评审团名单就是他主持着定下的,也是他想要邀请莱曼担任评委,算是电影界的老前辈。
  抽空,瑞恩提点了一下埃德蒙的来历,也让莱曼耐心的与他交谈。
  这等人物,虽然没财没名,公众面前完全不显,但对法国电影圈来说,却是不可得罪的一位,而且老人挺热情的,让人心生好感。
  或许也正是他的这种性格,才能进入戛纳组委会。
  而吕克贝松引荐这位,也是抱着送人情的态势。
  一来,是莱曼的电影确实有资格拿奖,竞争力很高,加上组委会的许多评委也很喜欢扶持法国电影人,顺水推舟;二来,便是加深合作。
  虽说戛纳电影节的大奖评选是每年的评审团评定,但其实不可能绕过组委会,再怎么样,也要与组委会通气。
  是以,埃德蒙的友情对莱曼入选评奖的作品有很大的助力。
  毕竟,戛纳电影节靠关系拿奖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就跟奥斯卡的公关一样,都存在人情上面的极大变数,而非单纯的影片质量。
  无论是此前还是以后,这种电影节的“不公”一直存在,且无论哪个电影节。
  原时空里,这一届可是闹出过笑话的。
  莱曼也不会奢望什么都不做就能等着拿奖,那可太天真了。
  哪怕这一届的入围名单莱曼就没见着什么很厉害的对手,《老无所依》已经是算很优秀了,但,人情和公关依旧必不可少。
  而埃德蒙呢,也确实很看重莱曼。
  因为他觉得莱曼这面旗帜能很大程度上的为法国电影人扬名——好莱坞毕竟是全世界都关注的焦点,哪怕法国文艺界一直不承认,也不得不服人家的影响力。
  是以,这场闲谈是一个心思如此,一个有意结交,很快就聊熟了。
  聊熟之后,埃德蒙看着莱曼,忽然问出了一个潜藏在心底很是好奇的问题,“你的电影我都看过,虽然有几部过于商业,情节渲染力不够,但论表现力也绝对优秀,但是莱曼,你为什么从没拍过一部很法国的电影?”
  埃德蒙确实很想明白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哪怕吕克-贝松那么奉迎国际市场,也是拍过纯法国的作品——法国演员用法语讲述法国文化。
  莱曼心想:这问题怎么回答?
  难道说是因为我具有东方思维,就算拍爱情片《微爱》和犯罪片都没有好莱坞最正统的味道,哪里来的很法国气息的作品,压根就没想过这一茬啊。
  而且,法国电影市场有时候连英国都比不过,这地界天花板就低。
  当然,这话只能想想。
  莱曼正犹豫着找个好理由,却听埃德蒙继续用感兴趣的口吻问道:“莫非是因为你也认同吕克贝松等新派电影人的观点,认为法国电影想走出去,必须抛弃太过地缘方面的因素?”
  “额是的。”莱曼点头,他感觉吕克贝松其实说得没错,无论哪个地区的电影想真正的走出去,都不可能太过地区性。
  就连好莱坞,他们的本土电影如果不迎合国际观众的话,照样卖不出票房。
  而中国除了功夫电影,也很少能在国际市场出成绩一样,地区文化其实是限制电影迈向大众化发展的。
  因为有些文化,外人本就难以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