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孟家的坏主意

  冬月里很少能见着太阳,今个天气不错,日光映得四下亮堂堂的,照得人直犯困。
  姜昕刚把洗好的花瓣铺在簸箕里,就听见隔壁院传来闹哄哄的人声。
  “娘!二姑姑回来啦,二姑姑回来啦!”正院年纪最小的五丫头把门打开,一见孟晴带着自家儿子女儿,手里大包小包的站在门外,赶紧帮忙把东西接过朝院内吆喝起来。
  王氏听到快步出来迎接,见孟晴带着不少年货,嘴上客套着怎么又拿东西回来,手却比嘴还快,早把年货通通揽到自己怀里。
  院内人一多,动静自然就大,老太太许久不见自家闺女甚是想念,出来一见着,就赶紧又捏胳膊又摸脸的问她过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还有那两个长得白白胖胖的小外孙,孩子一说姥姥过年好,刘氏就乐呵呵的赶紧从怀里掏出压岁包发给他们。
  自家院儿的娃娃们大年初一时就得过红包了,此时自然不会多嘴什么,全凑到孟晴身边,两眼亮晶晶的瞅着。
  孟晴笑着逐一敲了下孩子们的脑袋笑说:“你们这群小狼崽子,还真是一个都不放过咧!”说罢,拿出早就分好的压岁包,一人给了一个后,还多加了包糖,让孩子们分了去。
  姜昕站在门边,瞧着这一屋子的欢声笑语,只觉聒噪难忍。她刚打算关门走人,就听见孟小六的四姐孟玲月站在院里大喊,“咦!小六你也在啊?哈哈,快来快来,给二姑拜年有红包呢!”
  孟晴本来没准备孟小六的压岁包,但此时被四丫头这么一喊,她也只好顺着话茬接:“嗨,这来得匆忙竟然少备了一个,六儿你过来,二姑姑掏现成的给你。”好歹也是大过年,折几文钱不妨事。
  若是换成原来的孟小六,可能真会去吧。可惜姜昕对那几个铜板没有一点兴趣,她皮笑肉不笑咧了下嘴,“不用了,二姑姑自己留着吧。”然后毫不犹豫的把门给扣上,谁稀罕你那几个破钱。
  况且,那孟玲月一脸的幸灾乐祸,傻子都看得出她是在故意给她找难堪呢!
  而被隔在一门之外的众人,还以为姜昕是闹小孩子脾气,觉得没给她包红包不乐意,所以赌气回了房。这倒乐了孟晴,能少给一个是一个,都不是有钱人,不要更好。
  正院里寒暄了一通,家里的男人见那些个妇人聊得起劲,再不打住怕是能站着扯到夜里,孟雄只得起身出来喊:“都进来说话吧,外边冷。你们经得住这寒风刺骨的,孩子们可扛不住,冻坏了咋办。”
  “就是就是,都进屋里说,进屋里说。”王氏陪着笑,伸出空着的手揽了个小毛头,招呼大家往里走。
  一群孩子叽叽喳喳的冲进侧房里玩儿去了,孟晴扶着孟老太太,见身旁没人了才悄悄说:“娘,里正家的亲事,说定了。”
  “什么时候?”
  “四月十六。”
  “那倒是快了,还有三个月不到。”
  “不过有一事儿有点难办。”
  “怎么了?”
  “汪家答应了所有要求,不过,要咱多给人家五十两做聘礼……”
  “五十两?!”刘氏惊呼。
  “嘘,娘你小声些!”孟晴拽了拽刘氏的袖子,低声说:“其实仔细算下来五十两不亏,四弟要是取了那汪二小姐,咱家在柳溪镇上的地位可就不一样了,到时候有汪家在背后撑腰,还愁赚不回这五十两吗!何况人家嫁女儿还给这么多条件,咱返点银子也是应该的。”
  刘氏叹了口气,“问题就是上哪儿筹这么大笔钱!”
  “娘,锦绣进门这么多年,可从来没提过她娘家人。你还记得她当年来咱家时的样子吗?模样清贵举止端庄,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要不,咱从她身上想想办法?再不行……试试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