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节陪伴

  太后的咳嗽渐渐止住。
  喝药到了第六日,日夜都不再咳了。
  皇帝又夸了顾瑾之好几遍。
  太后娘娘也是拉着她,索性琼阑殿也不叫住了,直接让她歇在坤宁宫里。
  每日太后睡前,顾瑾之都要替她按揉手心脚心。
  于是,太后每夜睡得格外香甜。
  太后就对皇帝道:“皇上往后就不用四更天起床,多睡一个更次,五更初起来上朝吧。哀家这几日睡得好,等皇上下了朝,哀家才能醒。皇帝来了也请安不得……”
  语气里满是轻快愉悦,还拉着坐在她身边顾瑾之的手。
  除了自己小时候、幼弟仲钧,皇帝还没见母亲这样疼过谁。
  他也开心,道是。
  可这一年多,习惯了四更天起床,到了时辰自己就醒了,怎么也睡不着。皇帝穿戴好,用了早膳,又往坤宁宫去。
  太后没醒,顾瑾之倒是起来熬药了。
  皇帝就跟她说了几句话。
  她回答虽然恭敬,可皇帝感觉不到自己平常听到的战战兢兢,或小心翼翼。不知不觉,他说话也变得随意。
  和顾瑾之聊天,他觉得很轻松。
  皇帝想要轻松聊天,是很很难的事。
  他想平易近人,可旁人不会忘了他高高在上,手掌天下生死。他越是亲近,旁人就会越猜测他的深层用意。
  最后,谈话都是索然无味的。
  反而是顾瑾之。让皇帝没有这种感觉。
  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好处,皇帝心想。
  年纪小,对世事看的少,心里保存着那份最天然的纯真,不知dào
  帝王意味着什么,所以只把皇帝当成普通人。
  每个人都会得陇望蜀。
  真让皇帝去做个普通人,他一定不愿意。
  当他是天子,顾瑾之却视若普通时,他心里居然美滋滋的。
  “……多小?”他站在药炉旁边,看着顾瑾之蹲着看药。就问她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医的。
  顾瑾之说。很小的时候。
  皇帝瞧着她,现在也不过十来岁,就忍不住笑了起来,问很小的时候。是多小。
  顾瑾之则很认真的想了想。道:“满了十岁之后。十岁之前。在家里幼学念书。十岁一过,幼学里不要我了,只得回来。跟着祖父念书。”
  皇帝则微微错愕。
  他失笑:“你现在多大?”
  “满了十二,今年八月十五满十三。”顾瑾之道。
  皇帝就又是一讶,狠狠打量了她几眼。
  当年他还是太子的时候,谭贵妃和先皇后一起进他的太子府,姊妹俩都是刚满十三岁。可那时候,皇帝也不觉得她们年幼,一眼望去,乃是两个娉婷娇媚的女子。
  而后的张妃、苏嫔、董贵人和陆贵人,都是十四五岁到他府上的。
  没一个像顾瑾之这样的……
  这样的小。
  像个孩子!
  皇帝还当她不满十岁呢。
  顾瑾之弄好了药炉,站起身来。皇帝就在她旁边,倏然就感觉有钗环映入眼帘。
  他没有低头。
  顾瑾之的头顶,居然能到皇帝的视线之内。
  皇帝中等偏上的个子。
  这样一看,顾瑾之个子挺高的啊!
  皇帝不由伸手,往她头上一比划,个子居然能到皇帝的耳根处。
  在女子中,这就算比较高的啊?
  顾瑾之就抬眸,不解看着他。
  皇帝就笑了笑。
  外面太监进来说,该上朝了。
  皇帝叮嘱顾瑾之:“好好照顾太后。”
  顾瑾之道是。
  太后睡到了辰初一刻才醒。
  醒来之后,梳洗一番,用了早膳,喝了药,卧在炕上和顾瑾之两个说话。
  她问顾瑾之,江南是不是真的像说书的人讲得那般有趣好玩?
  “是挺好的玩……”顾瑾之道。
  她虽然不怎么出门,可是宋盼儿喜欢热闹。每次逛回来,都要跟身边的人念上几天,顾瑾之听熟了。
  她就把江南元宵观灯、中和探春、清明郊游、上巳临水、六六归宁、七夕乞巧、中秋赏月、冬日围炉品茶等等,一并说给太后娘娘听。
  太后乃是京都出身,她没有到过江南,这些风俗玩乐皆不知dào。
  顾瑾之说得又详细有趣,她竟然听得愣住了,让顾瑾之说了半上午。
  中午一起吃了饭,下午的时候睡了一觉。
  起来之后,咳嗽了两声,让太后娘娘心头大惊,问:“是不是反复了?”
  顾瑾之笑着,道:“应该不是。睡着的时候,这屋子里笼了地炕,火气重些,有点咽喉干,不碍事。”
  太后是吓怕了,仍心有余悸。
  顾瑾之道:“民女再给您把把脉。”
  太后娘娘道好,把手伸给了顾瑾之。
  把脉之后,的确没有反复之证。
  太后娘娘仍不安心,可咳嗽那几声,再无复发,她才安心下来。下午,顾瑾之又跟她说延陵府的风俗人情,直到晚膳的时候。
  又过了两日,太后再也没有咳嗽了。
  皇帝知dào
  是大好了,就问顾瑾之:“太后的药,还要用多久?”
  “再用上九剂,每日一剂,固肝护肝,使肝气不再发作。”顾瑾之道。
  皇帝和太后都非常信任她了,点点头说好。
  顾瑾之一开始就说,用药七日,咳嗽就会止住。结果,一点也不差。她跟其他大夫不同,她总能一口肯定具体的药剂,又说的非常准,一剂不差。
  这点,是皇帝和太后信任她的原因之一。
  虽然他们还是不知dào
  顾瑾之的医术从何而来。
  “母后。谭贵妃和张妃等人,都想来给母后请安。”皇帝见太后大好了,就道,“二弟和六弟也问上书问什么时候能再来探望母后,大皇子几个,也想来请安。”
  皇帝的先皇后,和谭贵妃是双胞胎姊妹。
  新帝二年,原本就体弱多病的先皇后病逝,只剩下了大皇子一根独苗。
  原是打算再过两年令封皇后的。哪里知dào
  ,半年后。太后重病。后|宫琐事就全部耽误下来,由谭贵妃暂掌六宫。
  太后生病之后,心情不济,很烦有人在跟前。
  那些后妃甚至远道而来的南昌王、庐阳王。都只能每个月初一。来见一面。
  如今。还没到初一。
  皇帝是很高兴,才想着家里团圆,都来给太后问安。
  太后想了想。道:“仲林和仲钧还没有走?”
  南昌王仲林,并非太后亲生,只是从小养在太后身边的;庐阳王仲钧,则是太后的第二子,自幼就痴傻。
  太后病了,庐阳王进宫之后,哭得可怜。
  一个十三岁的王爷,七尺男儿,哭成那样,太后既难过又心痛,更怕儿子的傻名声越传越甚。她病中,没有精力再教导他,只得让皇帝打发他们回去,让太后病好了再来。
  哪里知dào
  ,这两兄弟不肯走。
  其实太后何尝不挂念庐阳王仲钧?
  可不知dào
  坊间哪里来的传言,说太后偏爱庐阳王,当年若不是庐阳王痴傻,早已辅佐他登了九五之位。
  这是无稽之谈。
  太后是怕皇帝心里存了疙瘩,信以为真,会迫害庐阳王,就忍住心疼,疏远庐阳王,把他封地封到了安徽去,远离京师。
  这样,皇帝对他的介怀,也许会少些。
  手心手背都是肉,太后既疼皇帝,也疼庐阳王。可自古皇家无恩情。要是不小心过些,就会给庐阳王带来杀身之祸。
  明知庐阳王在京城,明明非常想儿子,太后也只是例行见了他一面。
  “还没有。”皇帝笑着答道,“两人都说,等母后病好了,他们才能安心回封地。如今都在各自的王府住了。朕特许他们,等母后痊愈再回去。”
  南昌王和庐阳王,都在京师有宅子。
  太后却沉默下来。
  她不知dào
  皇帝是真心还是试探。
  因为坊间有那些诛心的谣言,太后就不得不小心。
  她狠心说道:“哀家已经好了。皇上派人去告sù
  南昌王和庐阳王一声,让他们兄弟俩回去吧!有了封地的王爷,没有特诏常住京师,成何体统?偏偏他们又是和皇帝最亲的兄弟,叫其他王爷如何想?打发他们,今日就启程返回封地,一刻不准耽误!”
  皇帝目光微闪,道是。
  等皇帝一走,太后有些疲惫。
  皇家的母慈子孝,都必须维持一个底线和平衡。
  一旦谁僭越,将来翻脸无情的。
  太后不得不小心。
  皇帝虽然口口声声让两位王爷进宫来,可听到太后不见他们,还打发他们回封地,他的确是松了一口气。
  看看,再孝顺的儿子,也有试探的时候。
  顾瑾之瞧着太后和皇帝,把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然后,微微垂了眼睑。她放佛看到了自己前世的生活,一股子莫名的疲惫感夜涌上心头。
  她知dào
  这种累。
  日子缓缓的,到了二月初一。
  顾瑾之进宫已经半个月了。
  太后的久咳证也算彻底安定下来。
  顾瑾之就跟太后道:“太后已经大愈,不需民女再服侍。民女想回家去,再过几日就是堂兄的婚期。”
  太后微愣,她有点舍不得顾瑾之。
  顿了顿,太后才笑道,“这些日子,辛苦你服侍哀家。哀家仍是不放心,你再陪哀家两日,初三回家去,可好?”
  顾瑾之道是。
  当天晚夕,皇帝来请安,太后就把顾瑾之要回去的话,说给了皇帝听。
  “当初哀家答yīng
  ,等她治好了哀家,封她做个郡主,断乎不好食言的。”太后笑着道,“是皇帝下圣旨,还是哀家下懿旨?”
  ——*——*——*——
  感谢熱戀^^
  、iwowoi
  、mmxx105
  、文鷇
  等亲们的打赏。
  第二更了,求粉红票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