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传奇部队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七十四章
  传奇部队
  在共和国的众多王牌飞行员中。戢洋浩绝对算得上是传奇人物之一。
  因为晚几年服役,所以戢洋浩成名的时候,梁国翔、朱荣辉等人已经是共和国海军航空兵中的王牌飞行员。东海战争,让戢洋浩获得了宝贵的表现机会。在这场战争中,戢洋浩以近乎野蛮的方式击落了一架F-22J而大出风头。半岛战争中,戢洋浩以大队长的身份随同梁国翔指挥的海航岸基航空兵部队参战。在这场规模浩大的地区战争中,戢洋浩完成了他的帽子戏法,顺利成为双料王牌。战争结束之后,戢洋浩没有留在部队里面,而是主动申请了学术进修。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戢洋浩走上了一条与梁国翔等人不同的发展道路,离开了公众视野。
  所谓的“学术进修”,实际上就是专业转型。
  对绝大部分飞行员来说,退役后的选择非常少,能力突出、有关系的会想办法进入民航系统,成为民航飞机的飞行员,甚至是民航公司的管理人员。如果军衔较高,则有可能成为飞机公司的顾问。一些有门路的,还有可能成为私人飞机、或者商务飞机的飞行员。总的来说,飞行员由其特殊性,很少有人靠退休津贴过活。当然。要想完成这些转型,都需要相关的资质。比如要想进入民航系统,成为客机飞行员,就得有良好的安全飞行记录,如果能够得到上司的好评,那就再好不过了。而要成为飞机公司的战术与技术顾问,在新式作战飞机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作用,就得接受专业培训,最好有相关学历。
  “学术进修”,就是为此做准备,即在服役期间获得相关学历。
  不得不承认,戢洋浩有点私心,或者说对局势把握得很准。虽然飞行员是军队里最宝贵的人才,但是没有哪个飞行员能够干到老。事实上,如果没有获得晋升,在普通岗位上的飞行员最多晋升为上尉,服役到45岁。就算能够晋升,只要没有成为将军,以上校军官的身份也只能服役到55岁。因为生活条件改善,在社会男性公民的退休年龄已经提高到65岁的情况下,身体素质良好的飞行员在65岁之后都不会太显老。也就是说,只有晋升为准将,才有可能在部队里干到退休。问题是,按照空军的晋升规律,大约500名飞行员中才有1人有机会成为准将。虽然战斗机部队的这个比例稍微高一点,在两百分之一左右,但是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不是戢洋浩没有信心。而是他没有太厚的背景,也就不会对前程有多大的指望。
  再说了,作为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戢洋浩,在观念上也比较保守。在他看来,如果能在45岁的时候成为某家飞机公司的高级技术顾问,每年拿数百万的薪水,过着能与老婆孩子团聚的生活,那就再好不过了。
  正是如此,他才决定在年轻的时候多积累点资本。
  毋庸置疑,戢洋浩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半岛战争之后,共和国开始积极准备日本战争。虽然在赵润东的影响下,共和国一直在为登陆日本本土做准备,没有像后来发生的那样,通过空中打击与战略封锁来彻底打垮日本,没有一名共和国军人登上日本本土,但是在战略策划阶段,肯定要考虑各种情况,并且制订针对性的计划。正是如此,共和国空军在半岛战争之后启动了J-16系列战斗机的研制计划。
  因为J-16是由空军与海军联合研制的重型制空战斗机,明确要求具备弹射起飞与阻拦着陆的能力,所以需要由海军安排几名懂技术的飞行员参与研制工作。如果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那就再好不过了。事实上,当时空军与海军都不缺乏具有实战经验的飞行员,只是没有几个王牌飞行员愿意去搞研究工作。
  正是如此,戢洋浩提出“学术进修”申请之后,海航立即把他派去了J-16项目组。
  后来发生的事情,基本上不在戢洋浩的预料范围之内。在参与J-16研制工作期间,这位勤奋的飞行员拿到了空气动力学与航空结构力学两个学士学位,以及一个与电磁力学有关的博士学位,并且在J-16项目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参与了J-16B型战斗机,也就是舰载型号的机翼设计工作。
  虽然J-16系列战斗机没赶上日本战争,但是其性能足够傲视所有对手。
  更重要的是,在印度战争中,J-16系列战斗机的表现不但让军方万分满意,还引起了高层的高度关注,而戢洋浩等上千名核心研发人员也因此获得了特别嘉奖。更重要的是,戢洋浩由此失去了退役的机会,还破格晋升为空军准将。
  对戢洋浩来说,这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因为参与了J-16的设计工作,所以戢洋浩适用技术类军人的服役标准。也就是说,只要他愿意,可以一直服役到75岁。更重要的是,作为将领,戢洋浩不但享受特别津贴,而且终生享受军人待遇。
  总而言之,这一晋升,让戢洋浩不再有所顾虑。
  事实上,戢洋浩当年“急流勇退”。也与晋升困难有关。
  因为在J-16项目中的突出表现,加上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傲人的战绩,所以戢洋浩非常幸运的成为了X18项目的主要成员。虽然不是总工程师,也没有资格参与到最核心的技术设计上,但是作为提供直接参考意见的军方代表,从2036年开始,戢洋浩就脱离了部队,把全部精力放在了X18项目上。
  众所周知,X18项目非常短命。
  虽然空军一再反对取消这个计划从2055年开始取代J-16系列战斗机,在2065年左右成为共和国空军主力制空战斗机的项目,但是在第三次军事改革的影响下,X18项目仍然在2037年年底夭折,项目组被总参谋部解散。
  可以说,这一安排,让上千名军人与技术人员遇到了问题。
  因为X18项目在最初的时候也有海军的分,所以项目组解散之后,海军在中航集团与几家一级承包商的支持下另立炉灶,成立一个代号“2050”的特别项目组,专门负责X18项目的后继研究工作,数百名X18项目组成员因此获得了新的工作岗位,作为海军航空兵准将,戢洋浩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这个项目的军方负责人。
  不得不承认。林啸雷担任总参谋长,给海军带来了太多的好处。
  X18项目取消之后,空军只能在J-16的改进上做文章,利用改进工作来开发关系到下一代战斗机的重要技术,并且完成技术积累。事实上,X18项目对空军更重要,对海军却没有太大的必要性。中航集团支持海军,而不是支持空军,就是因为林啸雷是总参谋长,必须给林啸雷面子。或者说,在海军的名义下推动新式战斗机的开发工作。才有可能得到林啸雷的支持,从而获得拨款。
  当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2055”项目启动后不久,空军就釜底抽薪,到元首府告了一状,要求总参谋长在装备发展上一视同仁,不能给海军开小灶。
  不管怎么说,海军撇开空军搞新式战斗机项目,而且是在国防部不知情的情况下搞的这个项目,在道理上肯定说不通。不管林啸雷愿意还是不愿意,被雷靖鸣这么一闹,顾卫民直接指示取消“2055”项目。
  问题是,开发先进战斗机刻不容缓,不管由谁来搞,总得有人把项目搞下去。
  也就是在这个情况下,“2055”项目,也就是X18项目由军情局全面接管,并且以“联合集资”的方式,即飞机公司承担60%的基础研发经费,军情局以秘密经费的方式提供另外四成的费用,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工作。
  虽然改了东家,但是总体开发思路没有变,除了增加军情局的管理人员、以及来自空军的技术指导人员之外,该项目的主要成员并没变化,戢洋浩仍然在项目中担任最重要的军方代表,负责整个项目的战术指标制订工作。
  当然,军情局与军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该项目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别的不说,在此之前,空军与海军都希望研制一种全新的战斗机,军情局接手后,则要求首先在现有的空中平台上验证各项新技术,也就是用J-16的机体开发一种性能足够先进的战斗机。虽然有热年认为这是J-16的深度改进计划,比如采用了最先进的螺旋磁感应推进系统、无源探测系统等等,但是不管是空军还是海军,均没有大批量采购这种先进战斗机的打算,而且开发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大批量生产。很多关键装备都是在试验室内由科研人员手工组装的,根本不具备大批量生产的能力,所以这是一个规模有限的项目。直到2041年初,只有17架J-16A完成了改进,其中13架是没有发动机的地面试验型号,只有4架配备了螺旋磁感应发动机。因为该项目的规模太小,进行改装的战斗机都即将报废,甚至有几架用来进行静力试验的战斗机早就报废了,所以空军与海航都没有对能够升空飞行的4架战斗机单独命名,军情局也没有这个兴趣,只授予其X的特别代号。事实上,因为X被用来泛指特别型号的武器装备,所以也不能用来特指这几架战斗机。
  不得不承认,刘晓宾确实是裴承毅最有价值的副手。
  年初的时候,也就是在李存勋开始为中东战争做部署的时候,刘晓宾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戢洋浩以游客的身份去伊朗与叙利亚考察了一圈,然后让他加块研制进度,至少要让几架能飞起来的J-16X战斗机能够在几个月内挂着弹药执行特别任务。为了鼓励戢洋浩等科研人员,刘晓宾还当面保证,只要完成任务,他们都能获得特别奖金,并且在2042财年度获得该项目的全部经费。
  对于戢洋浩等人来说,奖金还是次要的,关键的是搞出成果。
  用该项目的系统总工程师,也就是中航集团的航空动力系统总师唐明轩的话来说,他搞了一辈子的航空动力,不但提出了“吸入电力式电磁推进理论”,还将其变成了现实,而他的最大愿望就是在活着的时候看到装备了该推进系统的战斗机飞上蓝天。
  事实上,几乎所有研究人员都有这样的想法。
  要知道,从X18立项到2041年,已经走过了快20个春秋(J-16原形机试飞后,X18项目就正式启动了),大部分还在坚持的研究人员已经都为该项目风险了10年以上的青春时光,很多人都在45岁以上,没人愿意什么也得不到,更没人愿意一辈子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成就。
  对整个项目来说,最需要的就是资金。
  如果能在2042财年度拿到足够的经费,整个项目都能得到飞跃。
  受此影响,在5月初,4架J-16X就配齐了武器系统,成为了货真价实的战斗机。这也不完全是项目组的功劳,因为确保经费,所以无法采购新的武器系统,只能由军方总协调员戢洋浩想办法从海航搞来4套武器系统。万幸的是,在海航当权的将领中,大部分都是当年与戢洋浩并肩作战的飞行员。在戢洋浩找到主管海航装备发展的狄泊清的时候,压根就没有费多少口水,只提到与“2055”项目有关,狄泊清就放行了。
  6月初,4架J-16X在共和国西北地区的空军靶场进行了实弹训练。
  飞行员没有问题,主要是调教拼凑的武器系统。
  在裴承毅提到打击土耳其东南地区的指挥中心与通信中心的时候,刘晓宾就想到了戢洋浩这支部队,并且让戢洋浩联系了龙宏恩。凑巧的是,龙宏恩在成为空军司令部的参谋军官之前,就在戢洋浩所在的大队服役。也就是说,戢洋浩算得上是他的老上司了。虽然现在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倒转,戢洋浩得听从龙宏恩的指挥,但是并没影响两人的合作关系。在与戢洋浩取得联系,了解了试验部队的情况后,龙宏恩顿时有了把握,并且对作战行动做了调整。
  虽然摧毁敌人的指挥中心与通信中心万分重要,但是在以秒计算时间的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化战争中,所有行动都是整体的一部分,不会有任何行动格外特殊,需要有更大的优先权。
  按照龙宏恩的安排,4架J-16X将在6点40分,也就是全面轰炸开始前10分钟用8枚大威力钻地炸弹摧毁2个战略目标。留下10分钟的间隔时间,不是给敌人做准备,而是为龙宏恩留下转圜余地。说直接点,因为4架J-16X是在已经服役了近10年的J-16A的机体上改进而来的,而这4架J-16A都参加过印度战争,基本上达到了寿限,所以连戢洋浩都无法保证这4架战斗机能够完成任务。为了让飞行员放心,龙宏恩还提前向伊朗西北地区部署了一支特种部队。正是如此,龙宏恩才做了这一特殊安排。准确的说,J-16X完成轰炸任务之后,将首先向联合司令部汇报情况。虽然此时参与攻击的其他战机已经投射了弹药,但是在J-16X的轰炸行动失败的情况下,龙宏恩仍然有足够的时间调整打击行动,集中力量攻击最重要的100多个目标,而不是分散打击数百个目标。这样的话,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首轮打击的成功率。
  不管怎么说,4架J-16X的行动非常关键。
  因为打击行动安排得非常紧凑,所以在6点35分左右,也就是H-9S机群与J-16C机群先后投射了弹药,并且转向返航之后,4架J-16X才到达土耳其的哈卡里省上空,按照设定好的防线飞往土军指挥中心与通信中心。与其他打击行动不同,因为土军指挥中心与通信中心均建在哈卡里郊外的大山里面,顶部有厚达200多米的土层与岩层,侧面则是长度超过2000米的隧道,所以只能使用大威力钻地弹药从头顶发起攻击,而这类钻地弹药都不可能在几百千米外投放,必须到目标上空投放。更重要的是,需要保证4枚炸弹中的3枚先后落在同一弹着点上,所以只能使用精度最高的激光制导方式,即一架J-16X负责投弹,另外一架则负责用激光照射目标。
  正是如此,才需要用这种当时能够找到的最先进的战斗机来完成这次打击任务。
  事实上,对于J-16X来说,部署在哈卡里附近的土军防空部队,特别是那些配备了激光拦截系统的防空部队的威胁非常大。
  用龙宏恩的话来说,在轰炸结束之前,谁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幸运的是,龙宏恩与同样焦急的戢洋浩不需要等待太久。从进入到投下炸弹再到确定轰炸结果,最多只需要10分钟。也就是说,6点50分左右,龙宏恩就能收到J-16X机群发回的报告,决定是否调整打击行动。
  在高强度的战争中,10分钟并不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