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死局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九十五章
  死局
  史塔克来得恰到好处。此时,鲁拉贾帕尼正在与数位印军将领商讨战局。
  “这是我们对东线战争的推演结果。”史塔克拿出两份文件,一起交给鲁拉贾帕尼,说道,“另外还有杜奇威将军针对今天发生的事情做的分析与预测,希望总理阁下、以及各位将军能够引起重视。”
  虽然杜奇威已经卸下军职,但是史塔克仍然习惯称他为“将军”。
  鲁拉贾帕尼扫了眼两份文件,拿起了杜奇威那一份,将兵棋推演那一份递给了坐在他左手边的古吉拉德,而不是坐在他右手边的费尔南德斯。
  史塔克把印度总理这个不经意的动作看在了眼里。
  虽然费尔南德斯仍然是印度三军总参谋长,但是在印度海军全军覆没之后,费尔南德斯已经丧失了原先的地位。即便鲁拉贾帕尼没有撤消费尔南德斯的职务,在以地面战争为主的情况下,古吉拉德已经成为印度的最高军事统帅。
  看完杜奇威的分析与预测,鲁拉贾帕尼长出口气,见到古吉拉德一言不发的样子,他把目光转向了坐在对面的史塔克。
  美国上校不动声色的掏出香烟,2份文件已经把问题说得很透彻,不用他多言。
  “按照杜奇威部长的说法,不但中国军队即将大举攻打恒河平原,我们连百分之一的胜算都没有。”鲁拉贾帕尼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在杜奇威部长、以及上校看来,我们应该继续按照原计划作战,还是应该主动撤退呢?”
  鲁拉贾帕尼所说的“原计划”,实际上是印度陆军司令部根据38军与39军进入战场之后调整了的作战计划。虽然史塔克没有参与印度陆军司令部的指挥工作,但是根据他掌握的情报,印度陆军已经放弃进军孟加拉国的设想,除了第二集团军全速北上支援第一集团军攻打吉申根杰之外,第三集团军将在西孟加拉邦东部地区,也就是恒河下游地区设防,阻止可能借道孟加拉国攻打西孟加拉邦的中国陆军,留守东部地区的东北集团军群放弃围攻西里古里的作战行动,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袭扰东部地区的中国军队,尽可能多的牵制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因为兵力严重不足,无法支撑两个方向上的大规模作战行动,所以印度陆军打算从西线战场抽调10到15个主力师,并且在8月15日之前投入20到30个由退役军人组建的预备役师。
  整套作战计划的核心思想很明确:利用吉申根杰方向上的进攻行动牵制中国陆军2到3个军,在战役的第一阶段死守西孟加拉邦,争取将在8月20日,也就是第一阶段战争动员完成之前守住恒河平原的主要地区,然后利用第一阶段战争动员所得到的180个师,在东线战场上获得绝对兵力优势,最终歼灭进入恒河平原的中国军队。
  与核心思想一样,这套作战计划的缺陷也很突出。
  首先是吉申根杰方向上的进攻行动能不能达到牵制中国陆军2到3个军的目的。虽然按照乐观估计,第一集团军与第二集团军大约还有30万兵力,只要全力进攻,就能迫使中国陆军在吉申根杰方向上投入更多的防御部队。但是从更深入的角度看,第一集团军与第二集团军的主力师只剩下6个,其余的都是二线师与预备师,实际战斗力远没有兵力数字那么好看,更重要的是,经过前一轮交手,印军士气受挫,守卫吉申根杰的77军士气大振,此消彼涨之下,30万印军能否战胜只有3万兵力的77军都是个问题。如果吉申根杰方向上的进攻行动达不到目的,裴承毅就能动用更多的部队发起进攻,从而使印度陆军司令部的战略防御计划全盘落空。
  其次是第三集团军在西孟加拉邦东部地区构筑的防线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虽然第三集团军总兵力超过30万,没有在前面的战斗中受挫,7个主力师建制完整,但是第三集团军按照进攻孟加拉国的任务编制的,能否在防御作战中表现正常,首先值得怀疑。更重要的是,第三集团军的防御正面宽度超过400千米,按照至少配制2道防线的方式部署防御部队,其正面防线的兵力密度仅有每千米400人,除掉防御作战中必须的预备队。每千米的兵力密度不会超过200人。显然,这个防御密度太低了。如果面对的是中国军队的地面装甲部队,还有拼死一搏的本钱;如果面对的是中国军队的空降兵,如此低的防御密度,只会被对手各个歼灭。第三集团军守不住战线右翼,攻打吉申根杰的第一集团军与第二集团军就将面临被中国军队分割包围的危险,第三集团军最终也将面临被中国军队围歼的危险,印度陆军的作战计划变得没有一点可行性。
  再次是东北集团军群不可能起到牵制中国陆军主力军的作用,因为中国陆军没有在印度东部地区大打出手,甚至没有派遣地面部队攻占除西里古里之外的地区。对于丧失了制空权的印军来说,根本无法对付那些从空中通过的中国军队。最重要的是,让东北集团军群化整为零之后,印度将很快丢掉整个东部地区。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印度东北集团军群的处境最艰难,虽然囤积的作战物资还能支撑几个月,但是与本土隔绝之后,印军的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如果让部队化整为零,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出现士兵开小差、出现逃兵等情况,甚至无法保证分散行动的印军不会向中国军队投降。换句话说,化整为零的分散行动,将从根本上瓦解印度东北集团军群的指挥结构,最终导致东北集团军群全面溃散。
  然后是印度陆军寄予巨大希望的的5到10个西线主力师能否在8月15日之前参加东线战场上的作战行动。从西线往东线调运部队,印度国内的运输能力不是问题,而调运的安全性肯定是问题。不管依靠铁路进行战略机动、还是依靠公路进行战役机动,首先就得考虑空中威胁。裴承毅已经摆出了歼灭印军东部集团军群的架势,怎么可能让印度陆军向东线战场增兵?更重要的是,西线战场上的兵力也很吃紧,就算印度陆军司令部横下心来。也最多向东线战场调遣主力步兵师,不可能抽调装甲师。考虑到铁路机动的巨大风险,印度陆军的主力步兵师很有可能以战役机动的方式开赴东线战场。如此一来,5到10个步兵师大约需要3到5日才能到达东线战场。运载作战物资的船队将在10日夜间到达吉大港,从金兰湾出发的陆战队将在11日夜间到达吉大港,在24小时之内向前线运送第一批作战物资。杜奇威由此推断,裴承毅将在11日夜间、最迟不过12日凌晨发起总攻,首先夺取1到2条印孟铁路枢纽中心。换句话说,印军增援部队到达的时候,战役已经打响。就算增援部队能够立即投入战斗,几个步兵师也无法扭转战局。
  最后就是被印度陆军当成救命稻草的20到30个预备役师能否顺利组建。实际上,史塔克认为组建预备役师不是关键,关键是预备役师有多强的战斗力。虽然印度不缺乏优秀退役军人,也不缺少武装这些军人的基本武器装备,但是连印度陆军的主力师都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那些战斗力连二线师都比不上的预备役师怎么可能打败中国军队?人力早已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在战斗力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投入再多的人力也无法扭转战局。即便印度陆军在8月20日之后陆续投入第一阶段战争动员的180个师,也只会为印度徒增伤亡,不会给中国军队造成太大的麻烦。
  在史塔克看来,印度陆军司令部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太理想化了。
  接触到鲁拉贾帕尼的目光,史塔克犹豫了一下,说道:“肯定不能主动撤退。即便不考虑东部地区,也得考虑恒河平原。”
  实际上,史塔克想说的不是这句话。
  如果不考虑政治因素,纯粹站在军人的立场上,史塔克会建议鲁拉贾帕尼立即在东部战场打游击战,将部分军队、特别是主力步兵师以连营为单位分派到各个城镇村落,向平民分发武器装备,组建地区性游击队,利用游击队拖垮中国军队。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游击队牵制了日军驻华兵力的60%。也就是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总兵力的40%;美军在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与伊朗战争中都吃过游击队的亏,而且没有找到对付游击队的有效办法。
  问题是,史塔克是美国驻印最高军事顾问,代表美国国防部长,不能不考虑政治因素。
  至少到目前为止,史塔克还没有看到在印度大规模发动游击战的基础力量。主要就是印度平民看待这场战争的目光与政府完全相左,在中国军队占领的西里古里与吉申根杰,当地居民不但没有自发自觉的抵抗入侵者,反而平静的接受了入侵者。一些之前与中国有过交往的印度人甚至自愿充当中国军队的向导,为中国军队提供服务。没有民众的支持,也就没有发动游击战的资本。除了民众的态度之外,印度复杂的民族成分也是个大问题。在印度东部地区,就有好几支民族独立武装力量。即便在印度斯坦族占多数的恒河流域,也分布着不少希望获得独立或者自治权利的少数民族。以西孟加拉邦为例,拥有大约8000万人口的孟加拉族一直试图摆脱印度,并入孟加拉国、或者建立以独立的孟加拉族国家。如果印度在这个时候放开军权,允许民众拥有武器,恐怕首先遭殃的不是中国军队。
  鲁拉贾帕尼长出口气,似乎听出了史塔克这番话的内在含义。
  “不能撤退,只能继续进攻。”古吉拉德合上手上的文件,说道,“局势很清楚,我们不进攻,中国军队就会进攻。虽然我军兵力远远超过中国军队,但是我军的战场机动能力远不如中国军队。也就是说,在至关重要的局部战场上,中国军队可以依靠强大的战术与战役机动能力,获得兵力与火力上的双重优势。被动防御,只能使我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进攻牵制中国军队。正如史塔克上校、以及杜奇威将军一再强调的那样,中国军队最大的问题是后勤保障难以为继,只要能够消耗中国军队的作战物资,就能延缓中国军队的进攻时间,为我们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听到古吉拉德的话,史塔克对印度陆军参谋长的看法有了改变。
  不管古吉拉德在之前犯了多大的错误,这番分析却非常到位。准确的说,是前面半段分析非常到位,后半段分析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防御作战中。中国军队的主要防御手段不是兵力、甚至不是前线防御部队,而是远程支援力量。不管是部署在锡金的远程炮兵,还是部署在中国本土的战术航空兵,都不用为后勤保障问题发愁。换句话说,中国军队完全可以依靠支援力量提供的强大火力对付进攻的印军。在火力打击面前,谁能保证那些只有步枪的印度步兵敢与中国军队拼刺刀?如果在进攻中出现惨重伤亡,谁能保证印军官兵不会一溃千里?
  换个角度,如果史塔克站在裴承毅的位置上,也希望印军猛攻吉申根杰。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敌人绝不会用自己的短处作战。
  鲁拉贾帕尼再次把目光转向了史塔克,似乎希望美国顾问能够提供更多的建议。
  史塔克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不反对进攻,但是不能把所有力量都于进攻。按照我们的预测,三天之后,中国军队就会发起总攻。虽然对裴承毅来说,在三天之内完成总攻的全部准备工作很有挑战,但是对印军来说,时间同样仓促。印军最大的问题不是兵力不足,而是兵力全部集中在了外围防线上,后方几乎没有防御力量。虽然到现在为止,裴承毅没有大规模动用最具有战略突击能力的空降军,但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裴承毅正在为使用空降军做准备。毫无疑问,空降兵不会参与正面战斗,其主要任务就是切断印军前线作战部队与后方的联系通道,协助主攻部队分割与包围印军。从印军目前的防御部署来看,几乎没有任何办法阻止中国的空降军在其后方着陆,也没有任何办法歼灭出现在后方的空降军。之前的战争说明,只要中国空降军出现在了战线后方,中国的地面部队就将在正面战场上发起猛攻,最终歼灭敌人。”
  古吉拉德的眉头跳了几下,说道:“你是说,首要任务是干掉中国的空降军?”
  “不是干掉中国的空降军,而是尽量限制中国空降军的作战行动。”
  史塔克这句话说得很客气,直接说出来,就是印军没有能力干掉中国的空降军。古吉拉德不是傻蛋,一下就听出了史塔克的意思,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了。实际上,史塔克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的建议,因为他也提不出实质性的建议。即便史塔克的话得到重视,从实际情况出发,印军根本没有能力限制中国空降军。
  对于印度现在遇到的情况,别说古吉拉德这样的印军高级将领找不到解决办法,就连地球另外一端的杜奇威也想不到可行的应对办法。在让史塔克转交给印度总理的文件中,杜奇威只提到中国军机即将发动的总攻,以及印军应该及时填补后方空缺,以大纵深防御应对中国军队的大纵深进攻。而在具体的措施方面,杜奇威没有提出任何建议,甚至没有提到应该采取的行动。
  关键问题就是,印军缺乏有效的战场机动能力。
  丧失制空权之后,印军地面部队的行动就受到限制。虽然中国空军仍然在重点轰炸印度的战略目标,特别是正在向南搬迁的工业目标,在战场支援上没有投入多少力量,但是随着总攻开始,裴承毅肯定会调整空中力量,至少在战役初级重点轰炸印军地面部队,为大纵深进攻创造条件。
  解决不了制空问题,印军就无法安全运动。
  无法运动,就无法对付中国空降兵。
  实际上,就算杜奇威与史塔克提出了实质性建议,也来不及了。东线战场上的印军已经按照印度陆军司令部的部署行动,主力全部集中在前沿阵地上,广阔的后方只有为数不多的二线部队与预备队。即便印度陆军司令部立即调整兵力部署,只要印军大规模调动,裴承毅就会提前开始战役准备阶段的打击行动,即调动空中力量轰炸运动中的印军,大规模歼灭印军的有生力量。
  动是死,不动也是死,差别只是早死与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