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末日疯狂

  情报确凿可靠,再无任何怀疑。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
  24日,得到王元庆的准许后,总参谋部正式启动了“全面打击计划”。
  和平时期,总参谋部的主要工作就是针对可能爆发的战争制订作战计划调整军事部署完善军队建设。战争期间,总参谋部在指挥作战行动的时候,还会针对实际情况完善预先制订的作战计划。
  停战谈判开始的时候,项铤辉与裴承毅就不抱多大希望。
  军人最了解军人,虽然共和**人没有日本军人那么极端,也主要是共和**人必须听从政府命令,没有掌握实权,但是作为军人,项铤辉与裴承毅非常清楚日本“同行”的想法,也非常清楚日本“同行”的极端行径。
  早在日本进行核试验的时候,项铤辉与裴承毅就认为村上贞正迟早会被日本军人推翻。
  按照村上贞正制订的路线图,如果不考虑外界因素,日本很有可能在10多年后成为世界大国。问题是,日本不可能随心所欲,也就不可能不受外界影响。只要共和国有决心解决日本核问题,日本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大国。
  战争必然爆发,只是迟早的事情。
  战争必然对村上贞正制订的“日本发展线路”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按照项铤辉与裴承毅的说法,即便村上贞正不选择自杀,也会在签署停战条约的前一刻被日本军人推翻,日本政局必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战争不会因此结束。
  当初,项铤辉就想提醒王元庆,不要对谈判抱多大的期望。
  受裴承毅的影响,项铤辉没有去找王元庆。不得不承认,裴承毅更加理解元首。共和国在谈判中提出各项苛刻条件,摆明了不把谈判当回事。如果日本签署停战条约,共和国能获得很大的好处。如果日本不签署停战条约,战争必然继续。停战谈判开始前,王元庆就让总参谋部向刚刚占领的屋久岛与种子岛派遣重兵,证明元首早就认识到谈判靠不住。既然元首已经认识到了问题,有必要当面提出来吗?
  总参谋部要做的,只是为战争做好准备。
  项铤辉与裴承毅确实这么做了,在军情局确定日本即将撕毁停战协议之后,总参谋部立即拿出了可行的打击方案,并且启动了作战计划。
  短短数个小时,各方面的部署均已到位。
  主要打击力量仍然是空军,海军岸基航空兵完成了支援琉球群岛的作战行动之后也参加了轰炸日本本土的作战行动,海军舰队则开赴伊豆诸岛海域对日本实施全面彻底的战略封锁。
  与之前的战略轰炸不同,“全面打击计划”完全针对日本的大中城市!
  为了避免造成严重的平民伤亡,使共和国背上“******”的罪名,在此之前的战略轰炸基本上都针对国家基础设施,比如交通枢纽工业中心物资仓库通信中心等。因为空军在战略轰炸开始之后不久彻底打垮了日本空军,掌握了绝对制空权,所以在此之前的轰炸行动中,总参谋部列举的各类目标均被摧毁,没有继续轰炸的必要。
  扩大轰炸规模,肯定会将矛头对准平民。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日本的军事工业并未完全瘫痪。战略轰炸开始后不久,日本就将大量用于生产武器弹药特别是枪支与枪弹的工业设备转移到各大中城市的居民区,利用居民做掩护,躲避战略轰炸。另外,日本在战前购买了大批工业原材料,修建了大批物资仓库,有的仓库甚至“藏”在海里。以煤炭铁矿石与铜矿石为例,战争爆发前,日本至少在濑户内海储存了上亿吨煤炭数千万吨铁矿石与上千万吨铜矿石。这些工业原料全都装在特制的容器内,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打捞起来。战略轰炸不可能摧毁藏在海里的物资,只有在物资被打捞起来之后才能加以摧毁。
  轰炸居民区,后果肯定非常严重。
  虽然日本本土大部分城市都被放射性尘埃污染,但是在日本军队的管制下,仍然有很多平民留在城市里,在东京大阪神户名古屋长崎广岛冈山福冈这些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与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中,仍然有数千万居民。不管这些日本人能否活到2年之后,只要共和国轰炸日本城市居民区,必然背上“******”的罪名,从而遭到西方国家指责。
  在此之前,王元庆严令禁止轰炸城市居民区。
  随着日本一意孤行的继续在战争的道路上前进,共和国别无选择!
  轰炸城市居民区,“难度”并不小。
  虽然军情局为总参谋部提供了非常准确的军事情报,但是军情局搜集情报的手段再厉害,也不可能确定哪栋民房内住的是人哪栋民房内有用于生产武器弹药的工业设备,也就无法实施精确轰炸。
  精确轰炸派不上用场,只能大规模轰炸!
  此时,空军准备的“特种炸弹”派上了用场。
  所谓的“特种炸弹”,并不特殊,只是改进过的燃烧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对日与对德战略轰炸中证明了燃烧弹是对付城市类大面积目标的最有效弹药。不管是德国的砖石结构房屋还是日本的木结构房屋,在燃烧弹面前都非常脆弱。在针对得累斯顿的千机大轰炸中,美国与英国的近千架轰炸机用数千吨燃烧弹在数个小时内烧死烧伤近20万德国人。在针对东京的战略轰炸中,美国的B-29机群创造了在一次轰炸中杀死17万日本人的纪录。与这两次大规模轰炸相比,投在广岛与长崎的原子弹所造成的破坏根本算不了什么。
  当然,现在的日本城市已经不是二战时的样子。
  二战时使用的燃烧弹有很多缺陷,比如燃烧温度过低,持续时间过短,造成的火焰对砖石结构房屋的破坏力不够大,难以对付地下目标等等。针对日本的特殊情况,空军出资研制了改进型燃烧弹,主要就是在燃烧剂中增加新的化学成分,提高燃烧时的问题延长燃烧时间增强流动性。通过改进引信,延迟点火时间,使燃烧剂有足够的时间通过地表裂缝渗透到地下建筑内,从而对地下目标造成毁灭性破坏。更重要的是,新式燃烧剂不但具有燃烧效果,还具有消耗空气的效果。如果大量燃烧弹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引爆,能迅速耗光爆炸范围内的氧气,使附近人员窒息。
  为了达到目的,战争无所不用其极。
  随着技术进步,很多常规武器的打击效力已经超过了核武器。
  做好准备,不等于开始行动。
  “扳机”不在总参谋长手中,而在元首手中。
  25日,阎尚隆通过法国外交部,先后三次向北山志川提出恢复停战谈判。
  当天傍晚,在没有收到北山志川的任何答复之后,阎尚隆在法国巴黎宣布,共和国将给日本最后24小时,如果日本不能在25日18点30分之前返回停战谈判会场,共和国将视日本主动破坏停战协议。
  毫无疑问,共和国向日本发出了最后通牒。
  是战是和,不由共和国决定,由日本决定。
  虽然法国积极从中斡旋,法国总统还抽时间与北山志川谈了2个小时,希望日本能够尽快返回停战谈判,避免战火重燃。但是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暗中支持下,北山志川不但没有答应重返谈判,还提出只有在共和国降低停战条款之后,日本才会考虑与共和国继续进行停战谈判。
  谈判,肯定不会有任何进展。
  26日凌晨,王元庆下令各打击部队进入战斗状态,舰队首先进入相模湾,封锁前往伊豆诸岛的航线。
  数个小时之内,共和国空军与海军岸基航空兵的数千架作战飞机做好了升空准备。
  这不是为全面打击做准备,而是明确无误的表达共和国的态度。
  以美国英国的战略侦察能力,肯定发现了共和国空军与海军岸基航空兵的调动部署情况,知道共和国即将对日进行全面战略轰炸。为了让美英等国知道得更清楚,空军甚至将一批“特种炸弹”露天放置,让CIA与MI5去分析这些炸弹的性质,从而猜出共和国的战略轰炸目标。为了让日本临时政府明白重启战火的恶果,共和国空军与海军岸基航空兵甚至派出远程侦察机,数次对日本各大城市进行反复侦察。除了没有撒下传单没有进行广播宣传之外,共和国用上了各种手段,让冥顽不灵的日本军人相信,战争不会给日本带来任何好处,日本必须尽快返回谈判会场!
  警告有效果吗?
  确切的说,有些效果。
  26日上午,日本内阁与军部高级成员离开东京,转移到了位于富士山东面的地下战略指挥中心。
  显然,东机谷胜等人也知道,灾难即将降临。
  知道不等于做出明智选择。
  逃离东京的时候,东机谷胜不但没有下达疏散命令,反而下达了全民******,要求所有16岁到54岁的成年男性到最近的征兵站报道,领取武器装备,做好抗击外敌入侵的战斗准备。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日本的行为,非常准确的印证了这句西方格言。(,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