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另外的世界
哪怕是逃亡,只怕也是要给老百姓鼓劲儿,给自己建造一座真真假假的都城,哪怕是安慰剂,也是可以骗一些人的安慰剂。
秘境据说幅员辽阔,当然,赶不上浩瀚的华国,但也是一块宝地,起码比一州之地还大,毕竟也是有国千年,该探索的地方也都探索了。
当然了,华国能了解的消息极少,毕竟最近投奔华国的,还是前白帝的公主,现任白帝的外甥女,乔素雅小姐。
但由于各种原因,华国缺乏对这些秘境的了解。
当然了,这也与粗疏的学术,以及被防备战争的态势搅乱有关。
但王剑也只能大概其的推演,却是看不到任何的线索。
神秘,诡异,不合常理。
这世上有三个东西能够凝聚人心,分别是声誉、恐惧和爱。
秘境的国主自称白帝,自然是吹嘘自己声誉的多,王剑也可以想象,他们利用华国作为恐惧的对象,甚至说,华国人会过来,抢走你的棒棒糖什么的。
这就是政治了。
但这三件事都很难啊。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一群哪怕素不相识的人们,有了相同的心理诉求之后,他们就有形成群体的可能,当一群人形成了一个群体,那么就会出现智力整体下降、容易冲动行事以及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等一些心理特征。
这是心理学概念,但又何尝不能用在许多方面。
群体中的领袖人物,一般会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同时他能够提出一个断言,对这个断言进行反复的重复,从而使其他人受到感染,进一步引导群体的行动,从而造成一定的后果,达到一定想要的或者不可预期的目的。
比如传销分子所说的,我一定要成功!
人们聚集成的群体是有定义的,并不是说聚集在一起的一大群人就是一个群体,当一群聚集在一起的人有了同样的心理,他们才能被称为是一个群体,而且群体不一定是必须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理位置上的人,而是这些人心理一致,不管是不是聚集在一起,那么都可以把他们看做一个群体。
举个例子,股票交易者也就是股民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分散的、并不认识的,但是他们有着相同的心理,都是为了通过股市赚钱,所以他们属于这类群体,但是要注意,军人、企业员工、学生等,这类高度组织化,能够遵循一定的规则的人群不能称之为群体。
这些聚集起来的群体有三个特征:群体智力下降、自信心增强、情绪化和敏感化。
群体智力下降,当一个群体形成时,那么整个群体会出现群体智力下降的现象,这个时候理智可能就不会战胜感性,大家意气用事的概率也就会大大增加了,就比如在牛市冲天的时候,很多股民不是理性分析盘面走向,而是盲目加仓,一旦暴跌才会反思自己的操作失误。
当一支新的农民军开始踏入首都的时候,原本的志向与愿景也必然丢的一干二净。
自信心增强,当一群人为了同样的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整体的自信心会被极大地增强,因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时候,群体对一群人的合力的预估就会大于个体简单的相加,反正一群人,不论出什么事都不会归罪到自己一个人头上,才造成了自信心增强的效果。
当然了,自信心增强很多时候都会变成自大。
情绪化和敏感化,群体被情绪所引导,所以会更加快速做出一定的行为,他们在自信心的加持下,直接更加不过脑子为所欲为,相对于理性的人个体来讲,他们更加敏感,而面对外来的回应,同时也会发出群体更大的威力。
群体产生的因素有两种,分别是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因素也就是很多能够激发群体团结起来的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就像一条导火索一样,将整个群体的情绪点燃,从而形成对此事的群体,直接因素导致产生的群体形成速度快,持续时间短,是一个爆发性的群体。
而间接因素就是受一些潜在群体的观念和思想的长期渗透,在脑中长期形成一种潜在的、易发性的概念,一旦有一个领头羊出现,那么群体就会自然形成,间接因素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渗透过程可能是非常缓慢的,但是不得否认的是间接因素所造就的群体也是不可小视的。
对比秘境,这个组织的起源,本身就是当年王莽任命的地方将领,在自己的恩主倒台后,面对强大的位面之子刘秀的进击,选择逃亡进入了秘境。
这些人本身就是原本白帝城的地方居民,以及公孙述当年的部下,以及在外面掠夺的百姓。
可以说,没有血缘和法理上的恩义关系,只有武力上的恐吓。
之前说过,华国的法术制度,要到三国时代,算是勉强定型,而在那之前,还并不完善。
但公孙述明显是一位大宗师,这是非常肯定的。
但是他的儿子,如果有的话,如果统治人心呢,孙子呢,大孙子呢。
儿子,王剑绝对相信,这秘境绝对没有搞过什么皿煮制度,或者新式的政府制度,依然是王权那一套。
这就很奇怪了。
团结人心,本就是世界上最艰难的事情了。
团结和分裂是共存的。如果没有分裂,也就没必要团结;正是因为有了分裂,有了互相对立的利益存在,人们才会选边站队,抛弃自己一些次要的利益,去和一些与自己有次要利益矛盾的人团结对付和自己有主要利益矛盾的人。
超过150人,人类组织就很难管理。向一致的方向前进,分工明确,彼此合作,曾经保证人类的生存和统治地位。
如今可以完成超出个人能力的更大的任务。
科技发展的地球就是团结的结果。
法术地球也是如此。
王剑最初的时候,甚至怀疑,秘境会分裂为不同的国家。
设想这样一个世界中,每个人伐木,盖房,种田,养牛,像鲁滨逊那样自给自足的生活着,那真是一个如田园诗歌一般美好世界啊。
不过,如果一个人突发奇想,说,不如我专心养牛,你来专心种田,然后我们彼此交换产物如何?大家听了这个想法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分工出现了。
在法术华国,是这样的。
人不可能修行那多达几十上百种法术,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你修炼火系,我修炼木系,大家彼此合作可好?
分工所带来劳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使得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劳动产品,于是人们享受到了“生产社会化”的好处,那个人站出来说,看!你创造这种正价值,我创造那种正价值,由于同一种使用价值的效用边际递减,那么我们彼此交换后,就都得到了效用的改善,这就是几千年后人们所说的“帕累托改善”啊!这正是集体的真谛!通过协作与交换,让我们每个人都活得更好!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集体样板,亲,可绝大多数集体都不是因为这个诞生的。
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集体是因为“协作,让生活更美好”而诞生的话,世界上毫无疑问应该只有一个国家,不是吗?更多的人参与到协作中,协作生产的价值就会更多,大家都不是傻子,为什么要拒绝兼并重组呢?因为集体根本不是因为“正价值创造”的协议而诞生的。
因为,在那样一个世界里,是这样的,真实世界。
一个人突发奇想,找来另一个人,说:兄弟!我看那边那个种田的软蛋好像很怂的样子,不如我们去敲丫一笔?丫要不听话,咱就弄死丫挺的。
没错,国家的产生,不是因为合作更好,而是因为利益,因为各种带着感情情绪的短期利益。
最初的敲诈,可能就是这么来的,也许是两个人,看中了一个小伙子刚刚打到的猎物。
也许是他刚刚买到的东西。
而在这种博弈中,可以奋起反抗,也可能认怂,但后来可能也许可以报复,最终,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如果过来敲诈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伙人呢?局面就会完全改变了。因为,一伙人打一个人,十拿九稳,不伤完胜。软蛋如果看到“抗争就是死”这个结局,也就会默然接受被敲的选择了。因为在这个博弈中,根本没有两败俱伤的可能性,也不存在无限博弈的未来憧憬,“吃亏”或者“死”的两难抉择,是人都会选吃亏。
于是,敲诈者用这种方式网罗同党,就形成了和原先的以“正价值创造”作为交换基础的集体完全不同的东西——以“负价值不创造”作为交换基础的集体。
这就是一个部落部族,最初的团伙。
在“正价值创造”的关系中,我想得到你种的粮食,我可以拿我砍的柴禾来交换。
在“负价值不创造”的关系中,我想得到你种的粮食,我可以拿不砍掉你的头来交换。
一个人和一个人的交易,通常是双方互相提供“正价值创造”的交易,因为你可以拿斧头砍我脑袋,我也可以拿锄头拉出你的肠子,大不了两败俱伤同归于尽,所以还不如踏踏实实谈生意。
但是当一方实力明显强过另一方时,如上文所述,反伤和下轮报复都不可能的情况下,一方提供“正价值创造”,而另一方提供“负价值不创造”的交易便有了存在的可能性。
而这样的,对内哥俩好、对外“哥们借点钱否则弄死你”的集体,就成了国家的雏形。
于是,敲诈者的集团规模不断增加,可敲诈的对象也越来越多,直到被敲诈的人也意识到了需要组成这样一个集团来挺身抗暴,随后,几千年的部落兼并和国家间战争就开始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们眼中看到的只是被“外人”的集团敲诈的悲摧后果,却看不到在最开始的时候,创造集体还有另一种路径。
其中,还有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你意识到了,不加入某一个集体,就会被别人敲诈,那你会选什么样的集体进入呢?学富五车的你愿意加入黑社会吗?财高八斗的你愿意加入丐帮吗?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始终要承担一些境遇不同所带来的交往成本。高富帅和屌丝做朋友就要少说些名车豪宅,白富美和女屌做朋友就要少提些巴黎纽约。
这相当于冻结了你的一部分财产、知识的使用权,并因此导致这些东西使用价值贬值,这就是我所说的成本。
所以,遗传着趋利避害生物本性的人类自然而然的会去寻找和自己脾性最对得上的集体加入,于是乍看下来,好像集体也具有了性格一样,也就是所谓“文化”。
但是人以群分啊。
随着群体扩大,内部开始分化也是必然的了。
大家都是富二代,你家是搞猪饲料的,我家是搞化妆品的,所以你不配和我玩。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集体内部,同样也可以有人拉上一帮兄弟,开始在集体内部敲诈。
对于任何一个超过2个人的集体而言,集体内部还可以再产生集体。随着这样的集体的集团规模增大,集体内的每个人都会受到集体内集体的敲诈,除非这个人已经爬到了这个集体的实际权力最高位,敲诈食物链的顶端。
趋利避害啊。
对于任何一个超过2个人的集体而言,集体内部还可以再产生集体。随着这样的集体的集团规模增大,集体内的每个人都会受到集体内集体的敲诈,除非这个人已经爬到了这个集体的实际权力最高位,敲诈食物链的顶端。
这叫做团伙。
团伙对于意思,就是短期内,可以因为某个目标而团结一下,但是长久嘛,人心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