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两场盛事,举国欢庆

  一场国战,两国欢喜。
  这样的结果是任谁也没有想到的。
  只是北渊的主角换成了薛铭,这天他起了个大早,或者说几乎就没睡,天刚刚擦亮就起了身。
  今天,是他的大日子。
  被圈禁在宫中的百官也很高兴,无论如何,至少今日尘埃落定,总算能回去好好洗洗睡个觉了,家里的那几房姬妾估计都望穿秋水了。
  整个长生城的百姓也很高兴,新皇即位,什么赏赐、赦免的总是少不了,何况早点定下来,也少点担心不是。
  至于曾经在皇位上坐了二三十年的那个男人,虽然对子民也很不错,不过死都死了,人啊总要向前看的嘛!
  雍王府,薛雍脱下了麻衣孝服,穿上了正式的亲王服饰,临走之前,独自一人打开了书房的密室。
  看着密室中的一灯如豆,他缓缓道:“我准备出发了。”
  模糊的光线中,一个声音缓缓响起,“一时竟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薛雍笑了笑,“那就别说,等着吧。”
  那个声音也笑了声,但听起来有些勉强,“好。”
  退出密室,薛雍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出了门。
  北渊的登基向来很简单,去祖庙祷告一番,坐上长生殿中的那把椅子,喝令群臣山呼万岁就行了。
  毕竟,兵强者王的传统根深蒂固。
  但如今不一样了,有了先前那场天庭敕封,和紧跟着的渊皇祭天,这登基就必然会再多一项程序。
  当受薛铭差遣,去祖庙祭祖的官员返回,身着一身赶制出来的传统黑色皇袍的薛铭领着皇室宗亲,文武百官,去往长生城中的那处祭坛。
  他竭力地让自己的脚步沉稳些,再沉稳些,但却又总是不由自主地轻快起来。
  春风得意,脚步疾。
  后宫之中,明妃带着几个贴身宫女前行的脚步也很轻快,前行的目的地,正是大皇子母妃德妃所居住的仪安宫。
  宫门外,一个德妃的亲信宫女伸手拦住明妃的去路,“明妃娘娘,我家娘娘还在休息,请您改日再来。”
  “让开。”明妃淡淡道。
  宫女的手依旧伸得笔直,没有丝毫的退缩,“请明妃娘娘改日再来。”
  明妃一声冷哼,右手猛地抬起,一个平静的声音从宫内传出,“让她进来吧。”
  宫女立刻将手放下,明妃却没有放,一个响亮的耳光瞬间将宫女抽了个趔趄,嘴角渗出的那一丝血迹,触目惊心。
  明妃看都没看,扬长而去。
  在明妃身后,几个宫女趾高气扬地朝那个宫女轻蔑一笑。
  宫中一侧的墙上,挂着一幅画像,赫然正是那个骑牛道士的样子。
  画像前的香案上安静地焚着香,青烟袅袅。
  一位穿着道袍的女子端庄沉稳地坐在香案下方的一张蒲团上。
  明妃咯咯地笑着,“没想到姐姐还真是虔诚啊,这会儿还能这么安稳地坐着。”
  道袍女子自然便是大皇子的生母德妃,也是薛律出征前,下旨统御后宫的人选。
  她头也不回,螓首微垂,淡淡道:“有事?”
  明妃左右望了望,德妃宫中的宫女们都承袭了德妃一贯的规矩,默默做着自己手上之事,这让来找事儿的明妃觉得有些无趣,要多点人忠心护主才好玩啊。
  闻着空气中那股香火气,她厌恶地扇了扇鼻子,“如今我铭哥儿就要登基了,你的那位虎将儿子呢,不会是迷恋着南朝的花花世界不想回来了姐姐还指望吧?难不成着这位你拜了一辈子的仙师从天庭上下来救你不成?”
  原本明妃口中应该有更奚落的言语的,但自从先前骑牛道士真的从天而降,显露了那场神迹之后,她便再不敢对其有任何不敬。
  德妃依旧平静,“你儿子登基,关我何事?”
  “瞧瞧,瞧瞧,又是这幅云淡风轻的样子,指不定背后在谋划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明妃摆弄着青葱玉手嘲讽着,惹得身旁几个贴身宫女掩嘴偷笑。
  没想到明妃却走过去,一人一个响亮的耳光,“主子之间的事,也轮得到你们嘲笑?”
  吓得几个自以为得宠的宫女连忙跪伏在地。
  “有什么话就说,没话说就不送了。”德妃对这一切恍若未觉。
  “没什么,我就来看看姐姐。”明妃转身,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看着德妃的背影道:“姐姐,听说你的族里以前有夫死从子的传统,我要不跟铭哥儿说说?”
  德妃猛地站起,转过身来,竟也是一张称得上美貌的脸,鹅蛋脸,明眸皓齿,岁月的痕迹也不过几丝极细的皱纹而已,年轻时的灿烂明媚依旧显而易见。
  不过这张脸此刻充满了愤怒,她怒视着明妃,“你敢?!”
  明妃佯装害怕地抚了抚胸口,那处高耸便愈发挺拔,只可惜大好风光无人欣赏,她笑着道:“姐姐且等着看。”
  说完便转身出了宫门,迤迤然地回了宫,带着满面春风。
  德妃站在原地抿着嘴,这些年她潜心修道,对母族和自己儿子的那些谋划一概不问,只是在他们需要帮助求到自己时,才伸一把手,如今风云巨变,她一时之间又该如何自处?
  她倒不担心自己,有母族势力作保,即使薛铭当了渊皇也不敢真拿她怎么样,她只是担心自己那个儿子。
  若是自己儿子真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又会如何呢?
  她缓缓走到那个宫女的身旁,伸手抚着她的脸,柔声道:“疼吗?”
  宫女摇摇头,德妃也摇摇头,“一定是疼的。不过总会过去的。”——
  天京城,今日也是张灯结彩,人潮涌动,似有要与长生城遥相呼应,一较高下之意。
  凯旋的大军将从东门入城,于是自东门外十里,便已铺上了长长的地毯,沿路大小官员间隔站立等候,同时还有民夫民女带着瓜果花束夹道相迎。
  从城门到皇宫之间的那条主道之上,更是一路妆点,直到宫城。
  永定陛下的銮驾也被簇拥着出了天京城,亲自到城门口迎接。
  天京城东城小乞丐王四娃子也趁机溜出了城,仗着自己瘦弱灵活,挤了半天,终于在城门外不算很远的地方挤到了一处靠近路边的位置。
  没过多久,就听见远远的一阵骚动。
  王四娃子伸长了脖子望去,视线中终于出现了一抹极其鲜艳的红色,那是一顶头盔上的红缨,紧跟着一个披甲的威武军士完整地撞入他的眼帘,而在他的身后,紧跟着许多名披坚持锐的军士。
  红缨、铠甲、长枪、骏马,这些东西汇集到一起,带给人无比震撼的视觉冲击。
  王四娃子顿时感觉脑袋嗡地一下,似有热血不住上涌,这些就是传说中的军士吗?果然跟只知道到处欺负我们的捕快衙役不一样啊!
  这威风!这英勇!
  我今后也要从军!
  只一瞬间,王四娃子的心中就有一个念头深深镌刻。
  忽然,远处响起了一阵更加疯狂的惊呼,让王四娃子不由得好奇起来,踮起脚尖望去。
  只见在那一队威风的骑士身后,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小土堆,被放在一个板车上,由四个军士拖拉着前行。
  嗨!没见过世面的人,这有什么好稀奇的。
  一座小土堆之后,又是一座小土堆,然后再是一座小土堆。
  当视线里出现了十余座小土堆的时候,王四娃子才在四周刺耳的惊叫和嘶吼中瞧见小土堆的真容,双腿一软。
  那哪儿是什么土堆啊!分明就是一个个人头垒起来的小山!他腿软倒地,但四周拥挤的人群根本没给他倒地的空间,反而将他凌空夹在了半空。
  他挣扎了几下,发现挣扎不了,便索性不管了,乐得省力。
  几个护送的军士齐声高喊,“北渊夷狄,侵我河山,今大破之,枭首以筑京观,扬我赫赫国威!”
  霸气啊!
  王四娃子虽然听不太懂那话里的意思,但总是懂那种情绪的。
  他不由自主地挥着拳头和四周的百姓一起疯狂地嘶吼着。
  “大端万岁,大端万岁!!”
  激动之下,他的目光便敢大胆地去看那些人头,只见一颗颗头颅都泛着些灰白,他并不知道那是抹了石灰的缘故,还以为北渊蛮子都是这般。
  有的面目狰狞,铜铃般的大眼睛死死睁着,甚是恐怖;
  有的虽双目紧闭,但嘴角咧开,竟似在阴笑着;
  还有的容貌恐怖,似非人类,看得王四娃子对北渊蛮子厌恶不已,同时也佩服这些大端的军士,敢跟这些凶神恶煞作战,关键是还打赢了!
  头颅小山一座一座地朝前走着,在他们的身后,便是一队军士组成了方阵,缓缓前行,方阵的正中,一匹矫健俊美的红色骏马上,坐着一个披着明亮铠甲的男子。
  男子背上的红色披风迎风招展,如同一团烈火,彰显着战神的英姿。
  “这人谁啊?”
  王四娃子小声嘟囔着,自然无人理会他的问题,但问题也很快得到了解答。
  不知有谁喊出了第一声,渐渐所有人都在呼喊着他的名字。
  “飞龙将军!”
  “飞龙将军!”
  “飞龙将军!”
  征北军大帅,征北将军,韩飞龙!
  整齐的呼喊合成一道滚滚音浪,激荡着每一个人的耳膜,但他们都不在乎,只觉得热血和激动。
  喊声和目光跟随着韩飞龙来到城门处,他迅速下马,朝着眼前明黄色的銮驾,单膝跪地,喊声也在他下跪的同时戛然而止,只剩下灼灼目光依旧聚焦在他的身上。
  他沉声高喊:“末将韩飞龙,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銮驾的帘子被两个宦官缓缓拉开,一身明黄色帝袍的杨灏从椅子上站起,向前一步,走出帘子,走下銮驾,亲自将韩飞龙扶起,笑着道:“有良将如此,是朕之福,是大端之福,是万民之福!”
  杨灏拍了拍韩飞龙的肩膀,转身上了銮驾,立刻有宣旨太监捏着尖细的嗓音,高声诵读着封赏的旨意。
  韩飞龙封镇北侯,加大将军衔,赐良田、金银无数,征北军其余将领也各有封赏,军士们亦有丰厚赏赐赐下。
  宣旨太监的一个个字,似乎都化作了漫天飞舞的馒头和铜板,听得王四娃子一阵迷醉,更是坚定了要从军的想法。
  一片欢乐振奋的气氛中,杨灏站在銮驾上,面朝着凯旋大军和天京城的百姓们,挥动着拳头道:“大端,是我们共同守护的宝贵家园,面对强敌,我们绝不妥协,绝不退让,只要我们君臣共济,军民齐心,那些胆敢觊觎我们平静生活的贼人,都将如这些人头一般,化作我们的荣耀!朕与你们同在!朕为你们自豪!大端万岁!”
  “陛下万岁!大端万岁!”
  銮驾下,韩飞龙带头喊了一声,于是四周又响起了震天的呐喊。
  一派王朝鼎盛,民心归附的好光景。
  王四娃子涨红着脸,甚至觉得,能在天京城里当个乞丐,都是自己的福分了。
  銮驾上,杨灏伸手一按,四周便缓缓安静下来。
  他正要开口,一个人影却猛地冲到了銮驾前的空地上,跪地高声哭嚎着,“陛下,求求您了,救救我晋国子民吧!”——
  北渊的西南,草色渐绿,云落和陆琦,正快马加鞭地赶往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