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而且,这也不是师心自用,胡乱阐发。
而是直追上古素王。
当年儒门素王为大易做传,称之为《易传》,乃是第一次以人道理念来阐述大易的道理。
只是后来儒门发展到大虞时代,却是将其发展成为阐述天人感应,人间祸福的谶讳之学。
而现在陶小吴所讲之学,可以说是直追上古素王的学说了!
能够不远万里,来到这太典山听陶小吴讲学的,自然都是一些认同陶小吴学说和理念之辈。
也正是因为如此,陶小吴这套学说,虽然违反数百年来形成的儒学传统,但是却并没有人站出来反驳,而是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来。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陶小吴名声的关系!
早在当年大虞旧朝时代,陶小吴抄袭的三不朽四名言都已经风靡天下,成为无数儒生的格言警句。
而这四五十年下来,陶小吴的名望在如今这些儒生之中,早已经深入人心了。
否则,换一个人提出这种学说出来,怕是刚刚出头就被诸多守旧儒生群起而攻之了!
“谦为卑巽也,而其道尊大而光显。自处虽卑屈,而其德实高不可加尚,是不可逾也。君子至诚于谦,恒而不变,有终也,故尊光。
故君子令德,德沛生光。
此光便是人心之光,更是人道之火!”
陶小吴这么说着,头顶上浮现出一团淡淡的乳白色火光来。
刚刚一出,就惹得群儒纷纷震动,一个个顶上也都浮现出或浓或淡的光芒来。
大虞时代可不比后世,大虞时代的这些儒生,可是掌握着真正的力量的!
尽管随着玉弶天庭的垮塌,儒门所掌握的力量也在不断地衰弱之中。
然而,这力量毕竟还有着剩余存在!
此时,随着陶小吴的人道之火,所有儒生的力量尽数浮现,呼应,仿佛朝拜一般。
一时间,所有儒生心底震动。
玉弶天庭覆灭之后,儒门再不担负沟通天地之责,因此力量不断衰退。
许多儒生乃至于已经丧失了力量!
便是还掌握力量的,力量也都大幅度衰退。
毕竟儒门沟通天人,就算是大虞时代的儒门,也是一只脚站在人道,一只脚站在神道当中。
便是玉弶神庭覆灭,人道一方依旧还在提供力量!
因此儒门的力量只会慢慢衰退,而不会一下子就彻底消失。
不过现在在陶小吴这人道之火的照耀之下,在场所有儒生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恢复到了当初的巅峰。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场所有儒生不由自主地尽数拜倒,向着陶小吴行礼。
忽然一个声音高声喝道:“新圣出世,光我儒门!”
诸人闻声看过去,居然是泰元公,一时间都是为之震动。
那泰元公可是儒门如今硕果仅存的大贤宿老之一了,名望极高。
谁都想不到,居然是这泰元公出面,高呼陶小吴为新圣,震动之余,不由得纷纷再拜,跟着高呼:“新圣出世,光我儒门!”
原本只是参差不齐的呼喝之声,渐渐就变得整齐划一起来。
一声声高呼回荡在太典山的山谷当中:“新圣出世,光我儒门!”
“新圣出世,光我儒门!”
陶小吴闻言微微一笑,也不谦虚,顶上的人道之火分出一团团细小的光芒,射入到所有儒生顶上。
一时间就让所有儒生都觉着光明充满,浩荡长亮!
……
……
“这么久了,一直都没有动静。
看来我来到这方时空副本,并没有人知道!”
陶小吴若有所思。
那带着太黄三气演真神算的阴阳八卦镜被陶小吴镇压在天宫最深处。
就是为了防止,有人能够找到自己!
这并不是说防备什么,只是没有人愿意暴露隐私,不管走到哪里,别人都知道。
除此之外,陶小吴专门还修行了另外几种掩蔽天机的神通法术。
现在看起来,还是有着作用的!
最起码他陶小吴呆在这方时空副本当中已经这么久了,还没有人发现。
否则,这世界当中的那些关于云纹龙章的秘密,不会还没有暴露!
陶小吴这么想着,一个六品级数的妖怪在人道之火下被烧死,数百肉眼所看不清的云纹龙章飘入陶小吴体内,化为天宫顶上漂浮的星辰。
不得不说,随着陶小吴收集的云纹龙章越来越多,重复的符字也就多了起来。
这数百符字之中,起码有着三分之一重复了!
妖族之中,从天妖到宫主,还算是有着规矩秩序。
然而宫主之下,就完全是一团糟了。
天妖乃是洞天真仙等级,也就是天仙。
而妖王就是洞府真仙,也就是地仙了。
府主乃是一品大妖,殿主宫主乃是二三品。
所以四品以下妖魔就颇为混乱了,有着四品的巡察使,也有着七品巡察使。
在妖族之中,非是只属于宫殿之主的那些节度使,巡察使,顶多也就是被称之为散妖,并不被重视。
所以这位六品妖怪不管他是节度使,还是巡察使,杀了也就被杀了,没有人在乎。
趁着黑夜,猎杀了这个六品妖怪之后,陶小吴的身形迅速没入在了黑暗当中。
而在这处妖怪府邸上,只留下了上千具尸体。
数日之后,当这里的尸体被发现之后,很快就有着一队从妖怪前来调查。
尽管这些妖怪之间互相杀戮,根本就是家常便饭,然而见到这么一幕之后,这些专门被宫殿派下来的调查妖怪们依旧忍不住脸上变色。
“最近数月以来,这种无头案子已经发生了几十次了吧?
各地宫殿之下,都发生了这种案子。此事已经上报给妖王陛下了,再不查出,可是不行!”
“查,怎么查。这人行踪不定,每次作案相隔最少数百里,乃至于数千里。没有一点规律,我等该如何查起?”
说这些话的时候,诸人都有些颓然。
“肯定是那些道门余孽所做,杀戮这些下层妖怪收集云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