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内部的竞争

  第685章内部的竞争
  “呵呵,看来陈总的风控工作,也不是一点都没做嘛。”
  胡杨笑笑,他知道陈嘉霖表面上看起来大大咧咧的,但在工作上却一丝不苟。
  他设立基金之后,其实也建立了严格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所以,张鸣那家伙,想拿到公司的全部机密是不可能的。
  “是啊,律师们也说,现有证据还是对陈总有利的。当然,要完全推翻指控,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要是打算和控方和解,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夏冰点点头,很赞同胡杨的说法。
  正因为陈嘉霖设立了内部隔离制度,每个人掌握的机密都是片面的、不成体系的。因此,陈嘉霖这一次才有了自救的本钱。
  据律师推测,控方会一步步往回缩,陈嘉霖便有了机会。
  “下一次开庭什么时候?”
  胡杨也放松了下来,哪怕是最后需要交一大笔的罚款,也总比让陈嘉霖去坐牢要合算。
  他现在和陈嘉霖都不是缺钱的人,这次事情过后,胡杨会要求陈嘉霖从基金脱身。再也不让他去搞这些名堂了,老老实实做好企业就行。
  “下一次开庭将在三个月之后,估计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老板,未来的一两个月,我除了关注北美的官司之外,还准备做一次全国的调研,好好把咱们整个产业链的配套情况排查一番。”
  香江那边有支援小组在,而易北半导体也派人去了北美。事实上,夏冰只要保持对这两件事的关注度就够了,并不需要把所有的精力都耗在这两件官司上面。
  “行!不过,夏总,有些事你还是要和穆总配合一下。那天想必你也看出来了,穆总对于汇嘉控股的现状是有所不满的。”
  当初胡杨设立汇嘉控股和汇嘉国际投资两家公司,原本的用意是一个主攻国内市场,一个主攻国际市场。
  但汇嘉国际投资从北美撤离以后,业务和汇嘉控股就有很高的重叠。而且,汇嘉国际投资在资本运作、企业并购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汇嘉控股就逐渐有了边缘化的趋势。
  这不是胡杨偏心与否的问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胡杨对于旗下两家投资公司的良性竞争,乐见其成。但到了现在,天平已经发生了倾斜,他就不能置之不理喽。
  “老板,穆总向你诉苦了?真是玻璃心,一点都受不得委屈。好了,我明白了,我会避免和他们过度竞争的。”
  夏冰不禁莞尔,她和慕少青的私交不错,但大家为了工作发生争执,她倒不是很在意。
  胡杨注意到夏冰说的是避免过度竞争,而不是避免竞争。说明夏冰的心里是有数的,这也是胡杨希望得到的答案。
  三天后,夏冰带着一个工作小组离开了深海,开始了她的全国调研活动。
  慕少青也没有呆坐在办公室里,他也同样去了鼎新科技。
  结果他头一天到了地方,第二天却意外地遇到了章汝霖。
  “章董,咱们可是很久都没见面了。您一向可好?”
  章汝霖现在基本上已经不管芯通国际的事情,他去年就辞去了芯通国际董事长的职位,只挂了一个名誉董事长的头衔,但在董事会还是保留了一个席位。
  慕少青和章汝霖并不陌生,整个汇嘉系的高层都挺尊重这位芯通国际的创立者。
  但他没想到会在这样一家小公司,遇到章汝霖。
  “哈哈,我这把老骨头还行。我近些年基本上不管公司的具体事务,身体倒是调养的不错。
  孟总那边很忙,走不开,所以我就主动请缨来看看。毕竟事关生产设备的大事,可不能马虎。”
  在半导体领域,要想做到去北美化,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生产芯片,包含了扩散、光刻、刻蚀、离子注入、薄膜生长、抛光、金属化等步骤,涉及到的设备众多。要想彻底绕开北美,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事情。
  但有些事情,必定要去做。否则等人家彻底断供以后,你总不能把厂子关闭了事吧?
  慕少青听到章汝霖的回答,会心的一笑:“章董,那咱们一起进去吧。”
  芯通国际和汇嘉控股在大战略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目的上,又有所不同。
  芯通国际是为了做好国产化替代方案,而汇嘉控股是为了在资金侧给鼎鑫科技提供帮助。
  整个上午,两人就在鼎鑫国际创始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的全貌,连技术研发部门都向二人彻底敞开。
  吃过午饭,慕少青请章汝霖去茶楼坐坐。
  章汝霖也不推辞,很欣然就接受了。
  “章董,你是行家,你觉得鼎新科技的技术水平到底怎么样?”
  上午的参观调研,鼎新科技的高层也给慕少青和章汝霖做了很详尽的解说。
  但慕少青清楚,像这样的中小企业为了融资,往往都有一部分夸大其词的地方。
  “嗯,我觉得,他们的产品出来之后,能用。至于技术水平,当然和国际巨头有很大的差距。
  穆总,咱们现在没办法挑三拣四啊,能做到替代就是万幸了。不过,下午我会给他们再提一些指标要求,尽可能的减少对于公司良品率的影响。”
  章汝霖自然看不上鼎新科技的技术水平,但他有句话说得对,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有,就比没有强。
  孟如松也是这个意思,等鼎新科技的抛光垫做出来了,芯通国际会参与产品的测试并提出改进意见。
  然后,芯通国际会采购一部分鼎新科技的产品。
  国产化替代也好,还是把供应链逐渐向欧洲、RB转移也好,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芯通国际能主动把关口前移,积极参与到相关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当中,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本身对于像鼎新科技这样的企业,就有着重大意义。
  还是那句话,什么产品都是越做越好,熟能生巧嘛。前提是,得有人给这些中小企业机会,市场才是决定企业发展高度的关键因素。
  以前,整个汇嘉系(包括芯通国际)的供应链顺畅。为了产品的质量,自然会去购买技术最先进的设备。
  但现在汇嘉系面临的是北美断供的危险,汇嘉系旗下的相关企业,只能是千方百计去寻找替代。
  慕少青听懂了章汝霖的意思,同时他也清楚了自己的投资价值。
  目前,鼎新科技总资产才6500万元,他们急需新的资金注入。如果没有资金,他们即将问世的第一代产品就会胎死腹中,公司也生存不下去了。
  晚上,鼎新科技的创始人、公司董事长兼CEO,林柏科,非要宴请章汝霖和慕少青。
  “林总,我们这次来多有打扰,还是我请你吧。你先别急着推让,听我说”
  慕少青和章汝霖交换了一个眼神,鼎新科技已经有两个月都没发工资了,可见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多艰难。
  这个时候,还真不好意思让对方请客。
  慕少青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林总,我们对于你们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信心。走,今天我请客,咱们边吃边聊。”
  听到慕少青话里的弦外音,林柏科觉得融资的事情、以及未来销售的事情,都还是很有希望的。
  他顿时顾不上再和慕少青争论谁请客的问题,屁颠屁颠的和慕少青、章汝霖一起来到了酒楼
  三天后,章汝霖返回了魔都。
  慕少青留下了几名得力手下,他本人直接飞到了深海。
  “胡总,我们和鼎新科技已经初步达成了意向。我方将向鼎新科技投资1亿元,获得对方49%的股权,但只有不超过20%的投票权。
  我方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只实施运营和财务监督。同时,我方承诺,不谋求控制公司。”
  为了稳住创业团队,慕少青给予了对方很优厚的条件。
  所以,他来向胡杨做汇报的时候,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可以的。咱们总不能每投资一家企业,都要亲自上阵吧?不过呢,这笔投资还是有点少了,到时候对方的资金用着用着又不够用了该怎么办?”
  像鼎新科技这样的企业,前期的研发费用会很高昂。
  创业团队筹集了大几千万的资金,连两年都没坚持下来,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胡杨觉得,这种挤牙膏似的投资方式不可取,最起码针对鼎新科技就不是很好。
  目前,鼎新科技的研发已接近尾声,接下来就会面临生产销售等环节,正是需要大笔资金的时候。
  “那,胡总的意思是?”
  慕少青迟疑了一下,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汇嘉国际投资,莫不是夏冰又要来摘桃子了?
  公司私底下倒没有什么胡杨和夏冰之间的传言,毕竟两人平时接触的也不多。但胡杨对于夏冰的偏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也难怪慕少青会多想。
  “不是我的意思,是其他人的意思。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准备扶持鼎新科技。他们昨儿才给我打过招呼,我已经同意了。”
  胡杨微微一笑,既然汇嘉系不准备控股,那么也就不在乎多一个股东参与进来。
  而且,胡杨觉得自己这方面领投,其他资金共同参与,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能分担风险,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胡杨这里所说的集成电路发展基金,指的是新鲜出炉的“集成电路发展基金二期”,和之前的那个基金有所区别。
  集成电路发展基金,是国家牵头成立的。而二期基金,主要扶持集成电路设备、材料等方向的公司,鼎新科技刚好赶上了这一趟车。
  由于汇嘉系捷足先登,基金方面便先给胡杨打了电话,怕的就是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慕少青闻言,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可能连他自己都没发现,再和夏冰的竞争过程中,他是有心理阴影的。
  “胡总,我当然没意见了,绝对服从你的决定。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准备投入多少呢?”
  慕少青心念一动,这才想起一个关键的问题。
  “巧了,他们也准备投入一亿元的资金。我的意思,你再跑一趟鼎新科技,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刚好也要派人去,你们三方尽快把这件事定下来。”
  有了胡杨定好的基调,谈判不会拖延太久。
  慕少青再次来到了鼎新科技,很快就和创业团队以及集成电路发展基金签订了协议。
  按照这份增资扩股协议,汇嘉控股和集成电路发展基金(二期),将分别向鼎新科技投资一亿元。
  本轮融资结束以后,鼎新科技的股权变动如下:创业团队的股份占比为27%,汇嘉控股和集成电路发展基金的股份占比,都是36.5%。
  汇嘉控股和集成电路发展基金,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只履行监督职责。
  五个董事会席位,鼎新科技的创业团队占据了三席,汇嘉控股和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各占了一席。
  实际上,汇嘉控股投资半导体相关的中小企业数量,非常多。但投资规模都偏小,没有太大的项目。这也是慕少青的一块心病,仅靠这些小项目,汇嘉控股是比不上汇嘉国际投资的。
  汇嘉国际投资呢,和汇嘉控股恰恰相反。他们投资项目,在数量上并不多,远远比不上汇嘉控股。
  但汇嘉国际投资的单项投资都很大,动辄上百亿,投资总额要远远将汇嘉控股甩在身后。
  这样带来的后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每一年的利润,还有就是公司的体量。
  汇嘉控股早已落在了下风。
  在胡杨的眼里,手心手背都是肉,谁赚钱了他都高兴。但慕少青和夏冰不会这么想,毕竟同在汇嘉系的旗下,还各有小团体的利益不是?
  因此,慕少青在完成了针对鼎新科技的投资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转战多地,和二十余家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
  一个月后,慕少青抱着一摞协议书回到了羊城。
  而在全国转了一圈的夏冰,却两手空空的回到了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