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听起来很美,博隆光学
胡杨说完这一番话,孟如松看看章汝霖,章汝霖看看孟如松,两个人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这算什么?套在脖子上的绞索又稍微的松了一些?那是不是未来还有继续收紧的可能呢?
非常有可能!
“胡总,在咱们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占据了ASL全年营收的19%。可是,我们有一点VIP客户的待遇吗?哎,狗屁的自由市场经济,全特么的是骗人的把戏。”
孟如松忍不住破口大骂,这基本上颠覆了胡杨之前对他的印象。
不过吧,这种事情真的令人非常恼火。花钱买气受,莫过于此!
章汝霖也是连连摇头,道:“胡总,你一定要多多支持微电子设备公司的发展啊。我是真的希望国产高端光刻设备的世纪难关,能被他们攻克。”
“二位,都消消火,气着了自己可不划算。高端光刻机这玩意,本身就是小众产品,但对于半导体行业又至关重要。咱们不仅缺乏技术,还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我觉得微电子设备公司能做到今天这个样子,其实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暂时,他们也不缺少资金,咱们只能耐心的等待他们出成果吧。”
胡杨今天来告诉孟如松等人这个消息,本想着让他们稍微放宽点心。结果,反倒挑起了孟如松和章汝霖心中的怒火。
但是,没有实力的怒火是苍白的,也是软弱无力的。
孟如松和章汝霖毕竟是行业精英,发泄了一通心中的不快之后,两人很快恢复了理智。
“胡总,按照目前的进度,微电子设备没有能力在短期内做出来45nm光刻机。我想,趁着来年对方恢复对我们的供货,再多订购几台45nm光刻机,你说呢?”
孟如松收拢了心思,还是决定稳扎稳打,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继续研发下一代(28nm)制程工艺。
28nm光刻机,最近一两年就不要想了,人家只会给英特、台电、S星等企业供货。
根本轮不到芯通国际。
孟如松的思路是,用45nm光刻机,经过设备改造和提升先进工艺,利用辅助技术手段实现28nm制程的生产。
这个研发过程,大约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基本上能做到和台电的先进制程保持一致,能为芯通国际争取到差不多两年的时间。
胡杨没有马上答复孟如松,而是看向章汝霖,想听听他的意见。
“具体的经营策略,我就不发表意见了。胡总,你和孟总商定就好。二位,消息我已经知道了,你们慢慢商量,我先走一步。”
章汝霖由于身体原因,已经不再过问生产经营方面的具体事项。诸如订购设备的事情,他也懒得参与,于是就提前离开了办公室。
“章董的身体一直就没有完全恢复,如果不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也不会惊动他。”
孟如松等章汝霖走了以后,给胡杨解释了一句。
胡杨点点头,便岔开了话题:“孟总,订购设备的事情,你看着办。回头写一份报告给我,我会批准的。”
芯通国际经过整合,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已经落到了胡杨的手上。
章汝霖由于身体的原因,已经将大部分的职责都交给了孟如松。在他和孟如松的支持下,胡杨事实上拥有芯通国际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基本上胡杨批准以后,孟如松就可以执行。
当然,回头还是需要补充一个董事会决议。
“好的,胡总,回头我和几位董事再另外沟通一下。”
虽然其他的董事已经左右不了公司的决策,但必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好在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家都相处的不错,也都习惯了公司这种管理风格。
在魔都呆了一周后
胡杨才给张潇打了电话,来到了微电子设备公司。
“张董,我可不是来催命的哦。我就是来看看,你该干嘛干嘛,不用专门陪着我。”
胡杨再次见到了张潇,发现对方清瘦了很多。想必是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压力很大,休息不好的缘故。
“胡总,你可是我们的财神爷,事实上的老板,我敢不陪你?走吧,我带你四处转转,中午我请你吃饭。”
张潇苦笑了一声,其实都不用胡杨说什么,只要胡杨站在他张潇的面前,他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胡杨对于微电子设备公司的巨大支持,是毋庸置疑的。别的先不说,人家先后给公司投入了多少资金?又拉来了多少融资?
张潇心里很清楚,高科创投基金的幕后控制人,还是胡杨。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
张潇从胡杨那里直接或者间接拿走了巨额的资金,但目前企业在65nm光刻机的研发上,进展并不顺利,张潇心里很过意不去。
“张董,高端光刻设备号称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技术难度之大,我是清楚的。企业在研发上遇到了困难,这很正常,但难关总有突破的那一天,不用太在意,平常心对待就好。”
近一段时间,微电子设备在65nm光刻机的研发上有一点进展,之后就停滞不前了。
胡杨没有责备张潇,而是给予了一番鼓励。
他知道张潇和他的团队尽力了,技术上的事情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踯躅前行。
“胡总,你越这么说,我越不好意思。哎,不说了,我们一定会尽早攻克这些技术难关的。”
张潇无法给胡杨一个准确的时间,但他希望能尽快拿下65nm光刻机。
芯通国际的危局,张潇同样也知道。他这段时间吃住在公司,人都瘦了十几斤。
“张总,身体最重要,咱可是要量力而行啊。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你和你的团队的努力,我看得见。”
胡杨在公司认真的转了一圈,时间也就到了中午时分。
张潇请胡杨出去吃了一顿午饭,然后他就匆匆赶回了微电子设备公司。
“这个张董,还真拼命呀。”
胡杨回到了汇嘉国际大厦,心中虽然很钦佩张潇的敬业精神,不过对于微电子设备在短期内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没有报什么希望。
“胡总,汇嘉国际投资浦东公司的王总来电话,他想见你。”
在办公室旁边的休息室歇了一会,胡杨就回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准备处理公务。
吴馨慧敲门走了进来。
“那你让他过半小时上来吧,直接来我办公室就行。”
胡杨不知道王清泉找自己有什么事,就想着先把手里的几份文件赶紧处理好。
吴馨慧应了一声,转身退了出去。
过了半个小时,王清泉准时来到了胡杨面前。
“王总,请坐。说吧,找我有什么事?”
胡杨放下手里的签字笔,抬头看了一眼王清泉。
王清泉在沙发上坐下来,然后说道:
“胡总,公司最近遇到了一个投资项目,涉及到的投资总额,会比较巨大。我给夏总打电话说过此事,她说,老板你反正在魔都,就让我来找你。”
“这个,夏总,呵呵王总,那你就把项目评估报告拿给我看看吧,我倒要看看这个项目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胡杨很了解夏冰,知道对方肯定不是偷懒,才把这件事推给了自己。估计是这个项目本身有什么独特之处。
王清泉赶紧递过来一摞资料,胡杨一瞅,只见上面写着:博隆光学项目投资风险评估。
胡杨开始翻阅风险评估报告,随着的深入,他的心神渐渐被这份报告所吸引。
魔都博隆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立不到一年的企业。
企业是由一名归国博士创立,企业属于超精密光学行业,主要的经营方向是,研发超大规模IC制造投影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并实现产业化。
“这这一套光学系统可是光刻机的核心部分,他们有这方面的技术吗?”
胡杨看完报告,内心不禁激动不已。
高端光刻机,简直成为了胡杨心里的一道魔咒,做梦都想着能及早实现设备国产化。
这种高端的设备,一台机器由三万多个零部件构成,但核心的核心,绝对是曝光光学系统。
这套系统涵盖了光源、物镜、高精度对准器件等等,可以这样说,有了这套系统,国产高端光刻设备的研发工作,就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博隆光学的创始人,戴远军博士曾经在尼康和欧泰克做过技术负责人。目前,他和他的团队,手上掌握着200多项专利技术。
公司预计三年内将拥有110nm节点、90nm节点、28nm及以下节点极大规模IC制造投影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产品的研发、设计与批量生产供货能力。
与此同时,已研发成功的超精密光学加工、检测、装调装备,以及正在研发的高性能显微物镜、紫外成像探测系统等产品,也将陆续投入市场。
此类高市场价值的衍生产品将与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产品一道,共同构建起博隆光学市场成功的产品基础。”
王清泉跟踪这个项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很看好博隆光学的发展前景,因此,一开口就是滔滔不绝。
嗯听起来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