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换婢

  霎时间,床上、地上、白振轩和白云暖的衣裳和手上都沾了那血迹,殷红触目。众人惊叫的惊叫,送水的送水,递巾的递巾,七手八脚,慌乱无措。
  白云暖一边握着王丽枫的手,一边给她擦拭唇边的血迹,哭道:“长嫂,你不要急,都怪阿暖不好,阿暖答yīng
  你便是……”
  王丽枫奄奄一息躺着,给了一个白云暖满足的虚弱的笑。
  ※
  王丽枫呕血之后又昏迷了数日,高烧依旧不退。
  白云暖在药房见到刘郎中对着火苗上“咕咚咕咚”的药罐子一筹莫展。
  白云暖上前福了福身子,道:“长嫂的病就无望了吗?”
  “再这么高烧不退,只怕真的回力无天了,除非……”
  “除非什么?”
  刘郎中摇摇头,“不可能的,那书已经失传太久,这世上只怕不会再有这书了。”
  白云暖一颤,他们白家的强金阁内还缺书吗?于是便问刘郎中道:“刘大夫所言何书?能治愈长嫂的病吗?”
  刘郎中点头:“少夫人所患乃是伤寒之症,只是较之一般伤寒凶猛重急,如果有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指导,定能找到治疗少夫人的良方,只是这书失传已久了。”
  白云暖记起前世父亲曾陪嫁了两本书,其中一本便是《伤寒杂病论》。
  此书乃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张仲景去世后,失去了作者的庇护。此书在晋朝便已失传,幸而有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见到了此书,虽是断简残章。亦兴奋难耐。他利用太医令的身份,全力搜集此书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
  《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
  父亲曾说过,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后来,父亲也不知从何处搜罗了《伤寒杂病论》的另一部分论述杂病的,至此,白家便拥有了《伤寒杂病论》的完整版。
  这一世。自己尚待字闺中。那么《伤寒杂病论》应还在强金阁内才对。
  白云暖这么一想,便有些喜出望外,拔腿便往芝阑馆跑去。
  白玉书正在督工,工人们在整个强金阁楼上楼下忙得不亦乐乎。忽见白云暖满头大汗跑了来,白玉书一惊道:“可是你嫂嫂不好了?”
  白云暖喘着粗气,摇头道:“父亲,快把《伤寒杂病论》找出来给我,对长嫂的病有用。”
  白玉书道:“咱们强金阁内只有收藏了《伤寒论》。《杂病论》父亲还没有搜罗到呢!”
  “《伤寒论》便够了。”
  白玉书便亲自上强金阁半边暂时放书的楼上寻到了那本《伤寒论》给白云暖,白云暖得了书赶紧去找刘郎中。
  白玉书在后头喊:“孤本。千万别弄坏了!”
  白云暖头也不回答道:“知dào
  了!”
  原来,按照《伤寒论》上所著的药理,这伤寒之症若太过凶猛除了用药,还当配以针灸,手指头脚趾头皆都扎针放血,祛除体内湿寒之气,再辅助用药,便可痊愈。
  刘郎中得了这方儿,便请示白家,白家以救人为要,顾不得男女之防,让刘郎中对王丽枫用针。只见刘郎中对王丽枫施以针灸放出来的血清淡得近乎像水,湿寒之气浓重至极可见一斑。
  王丽枫的烧终是退了,只是整个人都虚脱无力,在床上又养了半月,方才渐渐有了力qì。
  这半月,白云暖一直在听雨轩的书房内默写《杂病论》原文。原来这一世,父亲手头上只藏了《伤寒论》一书,《杂病论》苦寻不获。而前一世,父亲陪嫁的《伤寒杂病论》上部《伤寒论》被章思颖的大儿子林琪溜进屋内淘气毁去,真娘好抢歹抢只抢救下下部《杂病论》。
  章思颖以孩童无知,大人不可计较为由,将此事不了了之掩盖过去。
  白云暖也只好吃哑巴亏。后来她常于病榻之上翻阅剩下的半部《杂病论》,竟然熟能生巧,墨背了下来,于是将《伤寒论》还给父亲,听父亲叨念起《杂病论》苦寻不获很是失落时,白云暖一回听雨轩,便着手默写《杂病论》。
  半月时光,终将《杂病论》墨完,于是拿了手稿去献给父亲。
  白玉书拿着那《杂病论》手稿惊诧不已,女儿自今年以来做了太多离奇惊艳的事,已叫他不能用常态的眼光看她了。
  当即将手稿教给温诗任,组织了府里会识字的小厮开始誊抄,又与《伤寒论》合并成一本。
  一日,父亲让婆子到听雨轩传话,请白云暖过去兰庭一趟。
  到了兰庭,只见父亲母亲端坐厅上,真娘立在母亲身后。
  父亲笑眯眯扬着手里的蓝皮书,上面赫然“伤寒杂病论”的字样,道:“阿暖,这书终于是完满了。”
  白云暖接过那书,欣喜地抚摸着。
  母亲道:“你父亲说了,等你将来出嫁时,就将这本书做你的陪嫁。”
  白云暖一颤,旋即哑然失笑。竟然又是以书陪嫁,便故yì
  玩笑道:“就这叠薄薄的纸张做陪嫁,是咱白家寒酸,还是父亲母亲小气呀!”
  白玉书扬着手指指了指白云暖,摇头笑道:“你别小看这书,就那半本《伤寒论》,父亲我花了十万两收购钱。前年,永定州官员得知强金阁内藏有此书,欲出二十万两银子买此书,我都没有答yīng。要不是说你是我的宝贝女儿,父亲我如何舍得让这绝世好书离开白家?”
  白云暖当即愣住。内心的震动硕大无朋。
  ※
  王丽枫病中,王家人来探望过几次,见其昏迷不醒。只道是不行了,便也只能哭哭啼啼离去。
  听闻王丽枫病好康愈,王祥康和王邵氏夫妻俩喜出望外,第一时间便赶来了。
  王丽枫大病初愈,面上还是没什么血色,人也清瘦不少,与做女儿家时的婴儿肥样子相距甚远。
  王祥康和王邵氏到了梅香坞厅上见到她时。少不得辛酸一把。
  与王邵氏相拥而泣了一阵,王祥康将二人劝住了。
  于是一家人坐着闲话家常。
  允姑在旁道:“少夫人病中特想念家,与老爷夫人提了要求。老爷夫人不允,说是白家的媳妇断没有回王家养病的道理,怕落了个待亏媳妇的口实。现在少夫人病愈了,舅老爷还是将她接回去住一阵为好。你瞧少夫人都瘦成了什么样!”
  允姑一边说。一边抹泪。
  王丽枫正襟危坐,淡淡笑道:“公公婆婆的话也不无道理,我那病又凶又急,几乎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原都以为我救不回来了,若是回王家去养,万一死在娘家,岂不带累了娘家?”
  “呸呸呸!说什么晦气话呢?”王邵氏道。“眼下,妹妹的病好了。若想家,兄嫂这就接你回去养一阵。”
  王丽枫道:“是要回王家去住一段时间的,瑛姐儿明年就出嫁了,我想和她好好处处,只不过不是让兄嫂来接,而是我自个儿回去探亲。所以今日,兄嫂先回去,明日我再自回去。如果今日我就跟了兄嫂回王家去,恐婆婆跟前不好交代,以为是兄嫂撺掇我认为婆家不好,住不得了。”
  王邵氏怜惜道:“妹妹竟如此时时处处替婆家考lǜ
  ,也不枉我王家教女有方,家教断不逊白家。”
  提起白家的家教问题,王丽枫和允姑二人皆都在鼻子里微不可见冷嗤了一声。
  旋即,几人又聊了聊瑛姐儿的话题。
  瑛姐儿是王祥康长女,王祥康早婚,因而瑛姐儿的岁数和王丽枫不相上下,虽是姑侄,却如平辈般亲厚。明年她便要嫁入邻县永定州的一户大户人家。
  聊了半日,兰庭那边厢派了真娘来请,说是白姜氏和白玉书备了筵席,请舅老爷和夫人过去用膳。
  王丽枫推说自己身子刚愈,不宜久立,便只让白振轩陪兄嫂去兰庭那边用饭。自己则让允姑去听雨轩将白云暖请过来。
  不多时,白云暖过来了,给王丽枫见了礼,王丽枫让她一旁雕花椅上坐了,又让南湘、宝蝶给她上了茶和点心。
  见王丽枫穿的是母亲上回给她做的新衣裳,今年最流行的秋款,白底绣着丹红牡丹的缎裳,竖着加了毛的硬挺衣领,袖口和领口全用金丝滚边,下头配了翠绿的孔雀裙,虽不施粉黛,颜色却若朝霞映雪,又梳了个华美风流的发髻,插着各色花儿和玉石簪子,端的一个美人胚子。
  白云暖笑道:“长嫂上回还说穿不上母亲做给你的这身新衣裳,现在可不穿上了吗?”
  王丽枫心里生冷,面上却笑容和煦,声音也一如从前般温文尔雅,道:“妹妹躲了我半月不肯相见,今儿好不容易见到妹妹,可不要盛装打扮一下吗?”
  白云暖一怔,想来王丽枫误会了。
  这半月自己在书房埋头默写《杂病论》,实非有心躲着王丽枫之故,便道:“阿暖心里记挂着长嫂呢,只是刘郎中说长嫂久病初愈,需yào
  静养,不宜打扰,母亲便特特嘱咐阿暖不许来纠缠长嫂,只等长嫂身子养好了再来叨扰。”
  允姑立即冷嗤一声,道:“夫人也怕少夫人会将病气过给了小姐,夫人原就说过小姐体弱……”
  “奶娘,不可胡说!”
  允姑阴阳怪气,白云暖听了很不舒服,却见王丽枫先行呵斥了允姑,自己也不好发作了,只能讪讪道:“对不起,确是妹妹冷落了长嫂,长嫂既已病好,横竖妹妹明日起多过来陪陪长嫂便是……”
  王丽枫却不动声色打断她道:“不必了,明日我就回娘家去住一段日子,只怕要好长一段时间见不到妹妹呢!”
  白云暖愣住,她抬眼仔细打量王丽枫,长嫂依旧那么美,只是清瘦了些,依旧那么温柔娴静,却总觉得哪里不对了。
  “回……回王家去住一段日子呀!也好。只是阿暖要好长一段时间见不到长嫂了,一定会想念的。”白云暖怔怔的。
  王丽枫笑道:“知dào
  阿暖你疼嫂嫂我,我还记得当日病榻之上,你曾将心砚许诺给我,我明儿就回王家去了,择日不如撞日,你今日就让心砚过来梅香坞吧!”
  白云暖彻底愣住,心下五味杂陈,却不好启齿。
  而允姑早已欢天喜地地蹲身向王丽枫道:“如此,我这就让紫藤收拾收拾,午饭过后就让她过听雨轩去。”允姑说着,自去了。(……)
  PS:今天又人品大爆fā
  了,吼吼。今天还有木有和氏璧加更的机会?这样有点贪心哈!不要揍我,姐顶锅盖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