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四章 收复四门
至于南门,情况真的如宇文忻所料。
西域各部收束兵马,既没有进攻之意,也没有配合汉军之意,摆明了隔岸观火。
你们慢慢打,我们就看戏。
反正最后谁赢了,我们就跟谁混。
明知道大汉还有取胜的可能,我们就跟着吐谷浑拼命的话,那以后的日子保不齐不好过啊,尤其是吐谷浑下属的大小部落现在一个两个都跳了出来,说明慕容氏都快混到众叛亲离的地步了,我们西域各国这个时候坚决不能凑热闹。
因此当东门和北门重新为大汉所有之后,南门内的汉军只是挥了挥旗帜,用火枪来了几下,南门上的西域各部以及其余的一些吐谷浑各部落兵马就果断的后退。
或许是因为知道自己这些小部落卷入大战之中根本就是炮灰,所以这帮家伙甚至连依托南门坚守一下的心思都没有。
这让和平接收城门的汉军将领哭笑不得,要知道他麾下实际上不过就只有十多名火枪手再加上百余名轻伤员以及一些丁壮罢了,可能人数都不够人家的零头。一开始宇文忻让自己前来夺占城门,这偏将还以为自家主帅得了失心疯,结果现在才知道,真的不是自己太强大,而是对手根本就没打算和你打。
至于西门,本来吐谷浑兵马就不多,慕容孝隽一走、各部落一反,剩下的吐谷浑兵马撑不住场面,很快就主动撤退。
因此这一晚,汉军竟然神奇的又收复了白天丢掉的四面城墙。
当然了,汉军将领们自己心里清楚,之所以能够反推回去,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宇文忻在之前的防守中就没有用全力,而是打算引诱敌人进入城中进行巷战,以拖延住更多的敌军,此时抓住时机发动反攻,自然会有不错的收获。
但是实际上更为主要的原因,其实敌人自己的内乱,一下子打乱了吐谷浑的兵马布置,而且吐谷浑留守城墙的军队,一时间也都乱了方寸,甚至还有从属于不同部落的兵马直接刀兵相见的情况,不然的话吐谷浑军队扼守城墙,凭借着自己的人数优势,说什么也不会让汉军直接杀过来。
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汉军只是单纯的夺回了城墙罢了,并没有多少能力可以在吐谷浑主力的继续进攻下守住城墙。
慕容孝隽引兵到西门,慕容车重引兵到北门,而慕容世伏收拢各部,在东门外列阵。
摆明慕容氏已经被触怒了,不管是为了打通这条关乎到吐谷浑主力撤退的大路,还是向世人表明慕容氏和吐谷浑的威严不容侵犯,他们都必须要把张掖拿下,甚至有必要把城中的汉军全部挫骨扬灰!
南门的西域各部显然也不敢再磨磨蹭蹭,同样正儿八经的列阵。
昨天晚上我们可没有给你们大汉添乱,没有能战胜吐谷浑慕容氏,反而继续龟缩在城池中,那就别怪我们下手无情了。
此时的宇文忻倒是并没有太多的紧张,他很快就见到了韦圆成和梁屈葱。
韦圆成显然昨天杀得很痛快,凭借不到两千名骑兵,撕开敌人的营寨、又一路横冲直撞,搅乱了整个东门外的战场,韦圆成自然是很高兴的。
这一次西北之战,自己作为前锋屡屡建功,回去之后少不了赏赐晋升。
而梁屈葱则是一脸的憋屈。
一番冲杀下来,自己麾下的兵马,包括不少嫡系兵马,都有惨重的损失,这还不是最气的,最气的是梁屈葱很是信任的两个手下临阵倒戈,正是因为他们主动放入慕容氏的兵马,才导致梁屈葱明明也坐拥上万大军,却最终连一晚上都没有支撑过去,狼狈不堪的退入城中,甚至就连自己都受了轻伤。
除此之外,他本身也存在着试探慕容氏之反应的意思,结果发现,慕容氏岂止是对他有所提防,甚至这左右两处慕容氏嫡系的营寨,摆明了就是对付他梁屈葱的。
这让梁屈葱更是心灰意冷。
不管怎么说,这些年自己也算是鞍前马后,给慕容氏做了不少事的,结果在慕容氏的心中,自己只是一个需要提防的墙头草,甚至是叛贼。
换做谁,都不可能舒坦。
“梁兄!”宇文忻正在跟韦圆成讨论着东门外的情势,见到梁屈葱走过来,当即大步迎上前,“在下宇文忻,梁兄可是受伤了?”
宇文忻?!
梁屈葱打了一个激灵,没有想到宇文忻竟然亲自迎出来了,看他身边除了几名浑身浴血、显然也是刚刚从前线回来汇报工作的将领之外,甚至连亲卫都没有几个,显然对自己一点儿提防都没有,并且开口就直接关心自己的伤势,这让梁屈葱顿时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这是自己在吐谷浑慕容氏的麾下卖命那么多年都没有感受到过的信任和关怀,而且这还来自于大汉在此地的最高指挥。
同时一声“梁兄”,既避开了梁屈葱身为吐谷浑的名王,却并不被大汉认可的尴尬,同时也直接和梁屈葱拉近关系,让梁屈葱听去了,心中也没有不满,甚至有一种亲近的感觉。
当然,感动归感动,利益归利益。
梁屈葱是一个地方枭雄,自然不会因为个人情绪影响到为自己争取利益。
笑着表示自己的伤无妨之后,梁屈葱又和韦圆成等人一一见礼,旋即带着担忧说道:“城外兵马云集,慕容氏恐怕不会善罢甘休,攻城应该就在不久,将军打算如何应对?”
一道道目光顿时落在宇文忻的身上。
说一千道一万,现在大家焉能守得住这座城?
守不住,还不是玉石俱焚?
宇文忻登时看向韦圆成,韦圆成向前迈出一步,在场的都比自己官衔高,他也不敢失了礼数:“末将奉晋国公之命率领骑兵先行入城,便是要告知诸位,晋国公的作战计划,需要诸位全力配合。”
这一下,无论是史万岁和萧珣等大汉文武,还是梁屈葱和其余几个刚刚归顺的部落酋长,都打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