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
“如果不是你们羽林骑干得漂亮,现在朕应该还要看着武关发愁呢!”李荩忱沉声说道,“朕可不是那么不容易满足的人。之前的任务的确艰巨,而且又有宇文盛和宇文亮等人的变数在,你们能够在长安的大浪之中平安离开,朕已经很欣慰了。至于牺牲的将士们,朕也不会亏待他们。”
“臣,谢陛下!”程峰正色说道。
对于他们这些保密战线的人来说,能够不被忘记、能够被记住功绩,就已经是谢天谢地的事情了。
到了他们这个层次上的人,荣誉已经胜过了对于物质的追求。毕竟没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也不可能担任这样的重任。
李荩忱紧接着说道:“现在长安城中都是什么情况?
程峰急忙道:“整个长安城已经完全戒严,杨坚把宇文赟囚禁在皇宫之中,另外百官文武都以杨坚为中心,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得到长安城之中具体的消息了。”
李荩忱微微颔首,杨坚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已经把长安城之中的那些变数给撵走了,宇文亮父子投降了李荩忱,宇文盛父子北上去了银州,可以说那些墙头草们几乎都已经离开,剩下的大多数都是杨坚的铁杆死党。就算是其余的人还有别样的心思,在这种情况下也已经很难翻起什么风浪。
“李穆怎么说?”李荩忱想到了在之前的长安之乱中曾经派人帮助过羽林骑和白袍的李穆。
程峰摇了摇头:“自从上一次我们离开长安之后,就没有再和李穆联系上过,似乎他就当这件事完全没有发生一样。”
“这也是一只老狐狸啊。”李荩忱无奈的说道,“显然不到关键时候,他也并不打算暴露自己,至于我们能不能指望得上他,恐怕还得两说。”
本来看在李询的面子上,李荩忱就很难真的把李穆怎么样,而且还有上一次长安城开门的恩情在,李穆可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以应付杨坚的盘查,但是李荩忱不能真的装傻。
这个老家伙手中已经有了足够自保的筹码,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多冒风险。不过李荩忱也相信,真正到了兵临城下的时候,李穆应该也不会坐看李荩忱和杨坚双方鏖战。
毕竟就现在的关中战局来看,李荩忱如果想要占据上风的话,也不可能在长安城下耽误太长的时间,否则那就等于给了宇文宪机会。
如果李穆能够留到最后帮助李荩忱解决入长安的问题,那李荩忱自然不吝惜于给他高官厚禄,但是李荩忱至少在现在也不能把希望都放在李穆的身上。
关键还是得靠自己。
“在长安城中还有多少人?”
程峰无奈的说道:“长安之乱后,人手基本上都撤了出来,留守的人本来就很少,还有一些已经牺牲,剩下的也只能隐姓埋名。否则现在消息也不可能几乎一点儿都探听不到。”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长安城之中的情况务必要尽可能的摸排清楚。”李荩忱喃喃道,“也罢,远来辛苦,你先去休息吧,这些事情朕会交代给白袍去做的。羽林骑是朕手中的利刃而不是耳目,就不用羽林骑出手了。”
程峰急忙一拱手,这一次长安之乱羽林骑损失也不小,正是要抓紧补充力量的时候,程峰从本心上来说实际上也是不愿意带着羽林骑再卷入到长安城之中的斗争去。
更何况白袍和羽林骑融为一体本来也不是李荩忱愿意看到的,程峰当然也不会傻乎乎的去推动这件事。
“现在长安的情况已然如此,我们不可能寄希望于白袍能够有太多的斩获。”李荩忱的目光回转,看向杨素等人。
他前来视察军队,作为军方官员的杨素和唐中乃至于老将蒋元逊都陪同在侧。刚才李荩忱和程峰说话,他们也都很聪明的保持沉默,毕竟羽林骑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算军方的力量,甚至都应该算是一支不存在于账面上的力量,所以大家在这个时候保持沉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杨素沉声说道:“陛下,杨坚既然有胆量亲自率军出城救援蓝田,说明他对于长安城的防务还是有信心的。现在我们也是时候完成对长安的合围了,当我大汉军队从各个方向压迫上来的时候,杨坚也就只能返回长安固守,到时候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不再是如何和敌人决战于山野之间,而是如何发挥我们的器械优势,战胜长安的城墙。”
“哈哈哈!”李荩忱和唐中等人莞尔。
蒋元逊紧接着补充了一句:“陛下或许可以易地而处,如果现在老夫站在杨坚那一边的话,就算是身为杨坚的左臂右膀,恐怕也应该能够明白前路已经愈发渺茫,就算是心中没有别样的盘算,已经打算和杨坚‘同生共死’,恐怕惶恐和不安也是有的。杨坚在长安城中戒严,又何尝不是因为内心的恐惧?”
李荩忱笑了笑。
他知道臣子们所说的话一半是揣测,一半也是为了让李荩忱安心。
毕竟李荩忱之前可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把杨坚这样的人物逼迫到这样的地步,所以他自己心中又何尝不是激动和紧张的。
而陈智深伸手一指点将台下那些阵列森然的将士,朗声说道:“陛下,一力破百巧,现在我大汉兵强马壮、将士们斗志昂扬,杨坚就算是有再多的阴谋诡计,难道又能够阻挡我大汉大兵压境?他的阴谋诡计最多也就是在自己逃命的时候用用罢了。”
“一力破百巧,此话不假。”李荩忱点了点头,下意识的向西北的方向看去。
希望这一次一切都能顺利吧。
拿下长安,逐鹿中原。
某都已经走到今天这一步了,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和等待,老天也要保佑啊。
轻轻呼了一口气,李荩忱转而看向点将台下的将士们。
那一道道目光早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朕的旗帜在此,尔等可愿追随?!”
“誓死效忠陛下!”
“誓死效忠陛下——”
数万名将士高声呼喊。
襄阳城外,岘山脚下,声音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