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
宇文述看着眼前的乱象,再看着队列森然的汉军,感慨万千。如果自己也能够指挥这样的一支军队,或许也能够做到所向披靡吧?
更甚至是让自己主持这一场战事,恐怕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仓促和狼狈吧?
城头上因为这一发石弹再一次混乱起来,一时间也顾不上越来越近的敌人,宇文盛的亲卫们也忘了及时把少将军请下去。
宇文述深深吸了一口气:“弓弩手准备,床子弩准备!”
因为宇文盛的离去,城头上的将领们也都在等待着命令,他们当然不知道宇文盛和宇文述父子刚才爆发的短暂的矛盾和冲突,这个时候只道是宇文盛派宇文述过来主持,当即开始下令准备放箭。
箭矢呼啸而去,扑向越来越近的汉军。
“盾牌!”带队冲锋的汉军偏将大喊道。
盾牌一面一面的举起来,这些负责开路的汉军甲士脚步几乎没有任何的停顿,这样的箭矢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所谓甲士,就是全身披甲的真正精锐,秦有锐士,赖以横扫六国,而这锐士很有可能就是甲士,诸如后世出土的兵马俑,被甲率就已经很高了。
而在汉代,有甲士万名就可以横扫天下,毕竟其余的士卒最多就是带上护腕和护膝或者胸甲之类的,剩下的部分就是普通的衣衫,根本没有办法抵挡刀剑的劈砍,这也是为什么在格斗的时候,士卒们都会优先攻击敌人的手臂或者腿部,更甚至戈这种秦汉之前更为流行的武器,甚至还有专门横扫来进攻敌人腿部的战法。
而在历史上到了唐代,随着明光铠等新式铠甲的普及以及国力的上升,甲士的数量自然也就越来越多。身披明光铠、手持横刀、跃马葱岭的唐军将士几乎成为了那个华夏鼎盛时代的象征。
因此甲士不但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国力的象征,没有足够的国力可养不起这么多的甲士。当然了甲士也需要有将领妥善的指挥,宋代也有不少用来对付北方骑兵的重甲士,可是终究没有办法阻挡从北方南下的滚滚潮流。
至于李荩忱的新大汉,随着各地工坊的设立和全力运转,现在这一支崭新的汉军之中已经有了不少甲士,但是大家依然把甲士当做宝贝,如果不是韩擒虎看到眼前周军的混乱之后,决定一击直接突破城墙,恐怕也不会直接把甲士放在最前面。
汉军和城上的床子弩几乎同时释放,一支支铁矢从城头上跃下来,这应该是对汉军甲士唯一有威胁的东西。铁矢带着雷霆万钧的力量撞击在盾牌上,硬生生的把迎面的两个盾牌撞开,盾牌后的甲士躲避不及,直接被铁矢贯穿。
“散!”带队的汉军偏将大吼。
人群开始稀稀疏疏散开,但是向着城墙冲击的速度却丝毫没有减下来。
汉军的霹雳车再一次开始咆哮,它们的目标就是刚刚已经暴露出来的敌人的床子弩。
石弹跃上城头,有一些目标准确的直接就砸中了床子弩,不过其余大多数只是起到威慑的作用。
城墙上的士卒四散,床子弩也只能先拆开后撤。
“弓弩手,继续放箭!”宇文述大吼道。
一支箭矢几乎是擦着他的头皮飞过去,但是宇文述根本不为所动。
“砰!”石弹重重的撞击在城墙上。
士卒们开始搬运檑木和滚石。
“撤退,准备突围!”此时宇文述的身后却响起了和这一切格格不入的声音。
宇文述惊诧的回过头去,发现传达命令的正是父亲的亲卫。
“少将军,越王下令准备突围!”
“为什么?!”宇文述一下子扯住他的衣领。
那亲卫意识到宇文述是真的生气了,讷讷不敢多说。
而宇文述一把把他丢在一边,径直向父亲的位置走去。
这个时候,宇文盛已经在亲卫的护卫下退到了上城步道的位置,正惊慌失措的看着周围,见到宇文述走过来,急忙说道:“你这孽子,跑到哪里去了?!”
“殿下,为什么要撤退?!”宇文述大吼道。
这个时候他完全顾不上他和宇文盛是父子关系。
这一战不过才刚刚开始,为什么就要撤退?!
宇文盛躲躲闪闪没有回答。
“还请殿下收回成命,我们还能战!”
“你疯了么,这怎么打?!”宇文盛似乎也来了脾气,“你自己看,这是扶风刚刚送过来的消息,李衍难以在短时间内派来援兵!”
“扶风援兵不可动,”宇文述的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这是我们之前就已经认定好的,殿下又不是不知道!”
宇文盛冷哼一声:“难道你要抗命?!”
宇文述梗着脖子说道:“某身为殿下之属下,不敢抗命,但是绝对会向隋王弹劾殿下!”
宇文盛一挥手,看也不看自己这个不听话的孽子,径直向城下走去。他很清楚,当韩擒虎把甲士排在最前面的时候,说明韩擒虎对拿下豳州已经是在必得,既然如此,那就没有必要和韩擒虎在这里死磕,真的让敌人登上城,那自己就没有逃走的机会了。
“殿下,冒犯了!”宇文述突然说道,手中的佩剑已经架在了宇文盛的脖子上。
“你,你要干什么?!”宇文盛大惊失色。
周围的亲卫们也都诧异的看过来。
这一对父子搞什么?
“请殿下下令阖城死战!”宇文述果断的说道,“我们还能战,我们不能丢下豳州!”
宇文盛激动的浑身都在哆嗦:“孽畜,混账,你放开!”
“还请殿下下令!”宇文述只是高声喊道。
宇文盛闭上眼睛,似乎放弃了抵抗。
而宇文述也不管他,径直回过头:“各回各位,各司其职,我们把这些南蛮杀退!”
那些年轻的将领们对于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撤退早就心有不满,这个时候纷纷应诺,驱赶着自己麾下的士卒们回去继续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