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归流
巴人八部的概念消失,整个部落从上到下融入到蜀汉体系当中,这是李荩忱为了加强对这些部落的同化,也是这些部落为了生存。毕竟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巴人八部要是不这样做的话,部落就真的得饿殍满地了。
萧世廉并不知道,在另外一个时空中,这种处理办法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便是改土归流,后世的那些土司和现在的这些部落首领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更成气候罢了。而冼夫人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岭南最大的土司。
可是现在如果李荩忱也打算用相同的办法来对待冼夫人的话,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冼夫人和她麾下的岭南各部可不是已经穷困潦倒甚至可以说是走投无路的巴人八部能够相比的。
这些部落在岭南几十年发展,已经自成一体,说句不好听的,和百越这些部落的听调不听宣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冼夫人可以接受名义上的管辖,只要朝廷保护他们在这一方的自治,那么朝廷是谁并不重要,作为回报,冼夫人也会确保这一方的安宁和平,相比之下,谋求真正的独立的百越部落自然更为激进,所以也就是冼夫人的敌人。
可是一旦大家联手解决了百越部落,这之后呢?
李荩忱难道会放任冼夫人在岭南自成一体?
萧世廉虽然不太清楚李荩忱到底要干什么的,但是他很清楚,李荩忱是要把南方打造成以后北伐的大后方,所以也不会早早地派人进入南中,也不会在灭国之战最关键的时候依然抽调这足足三分之一的兵力南下岭南。
李询沉声说道:“将军,战百越只是一时,我们也要训练自己麾下擅长于山野作战的兵马,随时要做好和冼夫人翻脸的准备啊。属下也曾经研究过,冼夫人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能够稳定一方,手段自然不差,我们更是不能掉以轻心。”
“言之有理啊。”萧世廉伸手撑着沙盘,李荩忱还真是给了自己一个足够让人头疼的任务,这肃清岭南远远没有自己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不过好在李荩忱也答应会在近期之内派遣援兵南下,到时候或许可以有更多的筹码。
轻轻咳嗽一声,萧世廉沉声说道:“一步一步的来,我们先把百越这一块地方吃下去!”
——————————————-
晨光透过窗户洒在并不算非常大的寝殿之中。
乐昌缓缓睁开眼,毕竟已经是初秋时节,清晨已经带着一丝凉意,让她下意识的扯了扯被褥,然后更紧的贴在李荩忱的手臂上。而李荩忱似乎也被她这个动作惊醒了,睁开眼睛打了一个哈欠,对着乐昌笑了笑。
“抱歉。”乐昌歉意的说道,“还早呢,要不要再睡一会儿?”
李荩忱并没有接话,而是直接看向乐昌:“我无妨的,倒是你怎么这么早就醒过来了?”
乐昌伸出手臂环住他的脖子,低声说道:“妾身有一件事不知道应不应该问。”
“你这丫头,怎么总是吞吞吐吐的,”李荩忱笑道,“但说无妨。”
乐昌瞪大眼睛,好奇的问道:“张丽华漂亮么?”
李荩忱皱了皱眉:“某不得不承认,的确是个美人儿。”
同时他在心里暗暗道,难道自己的一点儿小心思被察觉到了?不过好像乐昌的关注点似乎并不在这里?只听乐昌低低的应了一声:“是不是夫君你也觉得,张丽华是红颜祸水?”
李荩忱登时明白过来,感情是拐弯抹角的问这个问题,显然乐昌对于昨天白天的时候那些人的指责还是心中难受。
“男人不争气,怪什么女人。”李荩忱冷笑一声,“你没做错什么,没有必要天天这么想。当初你父皇让你前来巴蜀,就是不想让你在这之中再挣扎担心,现在你这个样子可要让他老人家无法放心了。”
感受到胸膛上有一丝凉意,李荩忱急忙低头,乐昌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抱住他哭了出来,泪水恣肆横流,似乎要把这么长时间来的担惊受怕和委屈都发泄出来。
“好啦好啦,哭出来就舒服了,”李荩忱微笑着说道,“今天你也有好多事要做呢,这后宫的架子得搭起来。刚才你说的话也提醒某了,听闻张丽华颇为聪慧,若是你放心的话,让她帮帮你。还有那位孔嫔,也算是半个自己人,让她们管理一下后宫秩序,也算是让你那位兄长还有孔范他们安心。”
乐昌下意识的翻了翻白眼。
你还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不过这本来就是必然的事情,放着这么一个美人不吃也不用,反倒是乐昌得想想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对了,免得再让百官说自己刻薄,听说北朝杨坚家中就一个独孤氏,任何的妾室都不纳,倒是切页怪哉······
当然本朝也不是没有,比如萧世廉萧大将军,不过现在应该称之为驸马爷了,而且驸马爷家中也有两个还没有过门的小妾,还是李怜儿张罗的。这位未来的长公主殿下可不是傻子。
后宫不调,子嗣不多,也是皇后之罪,乐昌担不起。想到这里,她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腹,怎么还没有动静呢?
顿了一下,李荩忱抚摸着她有如上好缎面的秀发:“今天中秋节,某回来吃饭,叫上宁远,我们一小家也算是乐呵乐呵。”
李荩忱这等于变相承认了宁远的身份,让乐昌再一次松了一口气,至少这说明李荩忱真的没有把南陈皇室怎么样的意思。而实际上她并不知道,李荩忱本来也没打算虐待这帮“亲戚”。
有才能的丢到地方做个官,没才能的去戍守边疆或者开发个矿产什么的,至于陈顼的那些女儿,更是没什么好担心的,朝中打光棍或者家室单薄的人多了去了,不妨大家做个连襟。
或许在别人看来陈顼丢下的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包袱,但是在李荩忱看来,这既能够让朝中群臣至少又多了一层关系,也能够弥补地方上的人才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