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节 伐谋
七月,刚刚结束金融战后,南直隶市场在波动中慢慢稳定下来,战局却有些扑朔迷离。
洪承畴南下后十分神mì
,没人知dào
他在哪里,也没人知dào
他的策略是什么。
杨潮以静制动从六月到七月,竟然也没有等到洪承畴动手。
反而通过江西方面甚至北京方面,同时受到了江西清军撤tuì
的消息。
不是全军撤tuì
,而是小部分八旗兵调往了北方。
江西南昌谭泰率领一万八旗兵撤回北京,就将的河洛会也带一万八旗兵撤回了北京,留在江西的八旗精锐只剩下一万人。
“去了山东!”
对于这两股清军的动向,杨潮十分在意,终于从北京传回消息,刁二斗探听确定,谭泰部调往山东临清,河洛会部调往济宁州。
本来多尔衮就在山东部署了三万八旗,现在直接就有五万了,可以说八旗主力基本上都在这里了,杨潮不由不信清军打算从山东南下强攻江淮。
自古守江必守淮,江淮一失,长江方向就是千里漏洞,靠着船是不可能挡住没有寸江岸的,杨潮怀疑是不是因为豪格的失败,让清军彻底死心从上游攻打江南了,虽说有守金陵必守荆襄的说法,可是清军没有水军优势,占领荆襄不过是占据上游之利,可以沿江而下,到那时他们的水军实在是太次,就算有上游优势,上次还是被杨潮水军杀的全军覆没,他们放qì
从长江而下的攻击战略也是有道理的。相比而言还是从江淮直接沿运河南下作战。更适合八旗兵。
可是杨潮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因为这根本算不上什么谋略,这根本就是打算拼实力了,从北往南碾压,就刀对刀枪对枪,没有任何虚的,如果是这种战略的话,要洪承畴干什么,多尔衮就没必要让洪承畴出山了啊。
“命令李五六试探一番。看看山东八旗是不是真的主力,别被他们用虚假旗帜迷惑了,如果是一群打着八旗旗号的绿营兵,真zhèng
的八旗兵躲在暗处,那就被动了。”
杨潮想了想,还是让李五六试探性攻击一番。
“让姜阳出海州攻打沂州,李五六出徐州方向攻打峄县,如果八旗是虚张声势,拿下两地后继xù
向山东腹地推进!如果是真的不可强攻,立kè
退回原地驻守。”
杨潮接连下命令。
连海州的姜阳都调动了。这个姜阳是东海千户所的百户,后来因为防守海州有功。海州之战后就升到了千户,可是杨潮二次救援海州后,他还是选择跟随杨潮。
不是姜阳不想当一个千户官,而是因为他这个军职本就是借的。
明朝卫所武官是世袭制,父传子代代相传,但是军户是不禁止参与科举的,有的科举中举的军官子弟就不太愿意接受官职了,于是朝廷就出台了一种叫做借职的政策,就是科举后做官的武官,如果没有儿子,或者儿子太过年幼,可以暂时将武职借出,借给兄弟或者侄子之类的近亲。
但如果自己儿子成年,兄弟侄子就必须将职位归还。
姜阳的百户当年就是借中举的兄长的,但是侄儿渐渐成人,他这个职位还是要归还的,但是姜阳却有些不舍得将千户交回去,他更想留给自己的儿子,思前想后,杨潮大军第二次到海州的时候,姜阳配合李五六守城之余,于是表露了这个想法,投靠杨潮。
杨潮没有犹豫就同意了,这个姜阳还是一个靠谱的人,当年也是一起拼杀过的,东海千户所姜阳手下又有近千跟东虏打过仗的军户,那时候又遇到杨潮扩军,于是直接任命姜阳为千总,让他将这些军户招募到手下,经过李五六的严格训liàn
,并且给他配备了一批军官后,就是一只老兵。
之后李五六打到了徐州,姜阳却负责在海州镇守,这次也得到命令出击了。
两人进入山东境内,就被八旗兵迎头痛击,而且八旗几乎全员出阵,五万八旗精锐都集中到了鲁南地区,李五六和姜阳全都败回原地。
“五万八旗都是真的!”
得到这个结果后,杨潮就更迷惑了。
难不成清军真的打算从北往南强攻,这就是洪承畴的战略?
虽然不清楚其中的阴谋,但是确认清军主力在山东之后,杨潮还是要把江北作为防御重心的,江南只留下许多男、吕末和谢飞,其他军队全都调回江北驻防。
“太被动了!”
面对这种军事态势,杨潮发xiàn
自己极为被动,清军可以攻打自己的地方多了,而自己不可能处处设防,那样对兵力压力太大。
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以攻代守,那就是自己占据战争主动权,自己采取攻势的话,就该清军猜测自己会从哪里进攻了。
但是以目前杨潮的情况来看,却没有主动进攻的条件,杨潮依然在努力练兵,打算将手下三十万大军都至少练到清军中汉军的水平,才会跟清军决战,此前必然需yào
采取守势,来争取时间。
清军因为军事实力强,因此可以在战术上采取攻势,始终占据着主动权,这让杨潮越来越感到形式对自己不利了。
“既然清军都在山东,此时江西势必空虚,是不是可以试着攻打江西之敌人。如果能将江西攻占,就彻底绝了清军对我侧翼的威胁。如果占领江西,我部就能跟湖南何腾蛟连成一体,只需yào
面对湖北之敌,战略态势会大大改善。”
杨潮对着军情图反复思索。
但是江西金声桓和王体忠两人已经佣兵二十万,以他们对明军的战况来看,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这两部金声桓的核心是左良玉的精锐。而王体忠的核心则是李自成的精锐。肯定有能打的悍将,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而且杨潮知dào
小朝廷一直在劝降这二人,听说情况很乐观。
金声桓和王体忠两人跟清廷派到江西的文官关系十分僵硬。
根本原因是因为钱,金声桓、王体忠二人在攻取江西时凭借武力勒索了一批金银财宝,成了暴发户;清廷任命的江西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看得眼红,危言耸听,胁迫他们献上钱财。
而金声桓和王体忠两人手握重兵,实力越来越大。因此也变得跋扈起来,尤其当江西八旗兵大部回调后,两人更是不可能将财物交出来。
但是文官不依不饶,章于天差官票追其饷三十万,并且威胁要上书弹劾他们。
江西的清军文武不和矛盾极深,福建朝廷想利用这一点,郑芝龙也通知了杨潮,希望杨潮配合,那就是如果这两人反正,希望杨潮带兵进逼江西。拖住一万八旗兵,给这两人行动的机会。
此前杨潮一直在整顿内部。一面跟拿骚谈判通商事宜,一面还要解决金融问题,所以杨潮一直都没有对江西采取措施,现在打算攻打江西了,郑氏却传出这个消息来。
杨潮没有拒绝的理由,如果金声桓和王体忠两人能够反正过来,杨潮在出兵消灭盘踞在南昌的八旗兵,整个江西就活了,不用自己一城一池的攻打,顷刻间扭转局势。
因此杨潮继xù
按兵不动,静等朝廷的消息。
同时开始跟多尔衮展开心理战。
余继业已经到了北京,按照杨潮的指示,一路上大张旗鼓,打着大明使节的旗号,一开始清军也没有阻拦,但是很快他们就宣扬是要跟清廷谈判用豪格交换朱慈烺的消息。
结果多尔衮很快采取行动,虽然没有杀余继业灭口,但是却让人把他扣在山东。
扣住余继业后,杨潮又让北京的刁二斗大肆造谣,将多尔衮扣留明廷谈判使节,是别有图谋,因为使节是打算用豪格来交换朱慈烺的。
不出杨潮所料,这让八旗中的老权贵们又抓住了多尔衮的小辫子,纷纷指责不说,甚至有老家伙,皇太极时代的重臣,结伙前往山东,要去迎接明廷使者。
多尔衮见阻拦不住,只能让余继业进京。
但是却始终不跟余继业谈判,又是那些老权贵施压,多尔衮才勉强表态,说朱慈烺是大明皇帝,怎可轻易让出,豪格是阵上被俘,有损八旗军威,岂能拿大明的皇帝,交换一个败军之将。
给多尔衮找的麻烦,让杨潮非常开心,总算是扳回了一局,报了被多尔衮利用的一箭之仇。
可是多尔衮很快也让杨潮恶心了一把。
他派人通知了福建小朝廷,说杨潮要用豪格换取朱慈烺,询问福建小皇帝朱慈焕,这是不是明廷的意思,如果是,清廷打算就此跟明廷谈判,而杨潮只是一个武将,他们信不过杨潮。
朱慈烺哪里敢让朱慈烺回来,回来了,他这个皇帝怎么办。
这就好比是当年南宋皇帝赵构始终不敢从金国手里接过徽钦二宗一样,因为两个老牌皇帝回来了他该如何自处,退位让贤?显然不可能!
当年金朝就不断用释fàng
两个老皇帝吓唬赵构,而赵构手下大将岳飞也整天嚷嚷着要北伐迎回两位先帝,内外压力之下,赵构最后选择杀了岳飞,否则真给岳飞打到黄龙府将两个皇帝救出来,他估计皇帝做不成还不说,命都要交代了。
大明朝也有先例,明英宗应战瓦剌被俘,于谦在北京不顾皇帝被俘,大声嚷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但不答yīng
瓦剌投降的条件交换明英宗,反而在北京城让英宗的弟弟景帝继位,最后明英宗被释fàng
后,囚禁了景帝,杀了于谦。
朱慈焕感觉如果哥哥朱慈烺回来,他的结局不会比明景帝强多少,而且明英宗那时候只是一个人,而朱慈烺身后可是站着杨潮的。
于是朱慈焕立kè
一封圣旨发到了南京,要杨潮立kè
将豪格递解到福建去,他打算在福建向列祖列宗献俘。
朱慈焕的理由也很正当,俘虏了豪格这个满清前皇帝的儿子,确实值得给朱元璋他们烧纸说道说道。
可是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啊,你在福建献的哪门子俘,于是杨潮立kè
上书,表示希望皇帝驾临南京,在太庙和孝陵献俘。
可是小皇帝哪里敢来南京啊,为此郑氏每年都给杨潮三百万两银子呢。
于是用豪格交换朱慈烺的计划就在杨潮,明廷和清廷之间开始扯皮,先是杨潮让多尔衮不舒服,多尔衮又利用福建小皇帝恶心杨潮,杨潮又用南京城的地位恶心小皇帝。
好好的一个伐谋之策,最后弄成了相互恶心。
而多尔衮借此有了理由,告sù
清廷老权贵们,说不是他多尔衮不想谈,而是明廷根本没有诚意,明显只是想骗自己释fàng
朱慈烺,这买卖不能做。
但是老权贵依然不依不饶,希望放了那个没用的明朝皇帝,让这个皇帝回去跟另一个皇帝斗去,清廷正好坐收渔翁之利,还能借此救回清廷王爷,何乐不为。
多尔衮则又拿出用皇帝换败军之将不划算的道理来,跟老权贵们争的不亦乐乎。
杨潮也看的开心,可是却没有发xiàn
,在热闹的表面下,真zhèng
的阴谋,真zhèng
的威胁,正在慢慢逼近!(……)
top
wwwcom,更新快、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