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节 风波起
好诗。
李香君读着读着,眼看仿佛出现了一个横刀立马的将军,骑着雪白的战马,披着血红的大氅,秋风烈烈,氅衣飘扬。
将军眼前是烽烟尚未消散的城池,城池上是一个个凶神恶煞的蛮夷。
将军身后是一众威武不屈的战将,众志成城气能摧山。
就在将军正要与部将冲杀之际,突然诗兴大发,换过随从,取出纸笔,随风洋洋洒洒,几笔立就!
之后将军一摧战马就杀了上去。
虽然场景不对,但是那种情绪很对。
很显然剽窃,这又是剽窃。
但是当时杨潮真的觉得陈大将军写的这首诗很能彰显他的心情,他当时正决定要杀回扬州,但是面对敌我悬殊的劣势,杨潮心里却不无一股悲意,面对几十万人,又有坚城凭借的敌人,带着一万人要打过去,实在是让人乐观不起来,但是不打又不行。
杨潮其实当时是有战死的准bèi
的,或许是一股热血上涌,或者是内心的自责,或许是其他什么东西,哪怕是一股男儿血性使然,但是他确实决定反攻了,后来他自己想想,都一直不敢肯定那个决定是不是正确,毕竟让上万人的部下冒着战死的风险,跟自己去做一场怎么看都没有希望的反击,不是一个负责人的统帅该做的事情。
一种决死的心境,加上刚刚看过的顾湄要求还债的信,这首诗立马就浮现在杨潮眼前,平时就是专门去想一首好诗都未必想的起来,可是那情那景,立kè
就让记忆打开了闸门,放出了这首汹涌的诗句。
这首诗也确实将杨潮面临强敌。身处险境,扑死反击的精神传达到了南京。
李香君看过后,深深触动。许久之后,才回过神来。发xiàn
大家都在看她。
尤其是顾湄,看着她神色古怪。
李香君不由一羞,娇哼一声:“好啊,顾姐姐。你瞒的大家好苦啊,原来你跟杨公子,早就——”
李香君还没说完,顾湄一把就夺过她手里的抄纸。
立kè
还了李香君一句:“呦呦,我们香扇坠还没过门呢。就知dào
吃醋了!善妒可要不得啊。这啊,不过是还债罢了,他区区一个武弁,本姑娘怎么能看得上他!”
给皇帝报捷,给百姓报捷,甚至给眉楼送信,杨潮怎么可能把自己家人忘了呢。
与抛洒捷报的骑兵,进宫报捷的谢飞同时,一匹马直接赶去杨家。
李良亲自给杨家送信。
被杨夫人抓住问了几个时辰,各种细节都要过问。从太平府阻击左良玉开始,一直问道了李良出发前才停止。
听完了杨潮一路有惊无险到了扬州,却战败逃走。让杨夫人的心就平静不下来,直到最后已经听到杨潮打赢了,正在安抚百姓的时候,杨夫人依然不住的念着阿弥陀佛。
最后听到连续不断的咕咕声,才总算放qì
了盘问更多的细节,让人给李良准bèi
饭菜,还专门强调了,一定要有酒肉。
李良饱食一顿之后,本以为就到此结束了。可没想到被杨夫人叫过去继xù
问。
这次关心的问题成了,既然已经打赢了。那杨潮什么时候回家的事情上。
李良说,杨大人正在安抚百姓。鞑子兵随时会打回来,大概一时半会是回不来的,让杨夫人不要着急。
这能不着急吗,一听鞑子还会来,杨夫人一听更急了。
不住地问为什么鞑子打败了,还要来打,往年不都是退了就不回来了吗。
李良开始解释,这次鞑子入关不是抢掠来的,是来跟大明皇帝争天下的。
这话又让杨夫人大念阿弥陀佛不止,争天下啊,天哪,哪一次争天下不杀的血流成河,流血漂橹的,儿子竟然卷入这样的危机之中,让她如何心安。
“佛祖保佑,让我儿子平安归来,善女愿意食素三年!”
还没问完,杨夫人已经在心里开始许愿了,但是觉得还不保险,已经决定改日就带着公主一起去庙里祈愿,相信公主的面子,佛祖应该更会给的。
又回到眉楼。
跟顾湄一向交情颇好的杨文骢也回到了南京打探消息。
他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杨潮的前途,杨潮保他三年内再升一级,其实杨文骢不打算用三年时间,今年他就打算在进一步,有他姐夫马士英关照,他看重了户部尚书一职。
但是杨潮如果失势,显然会影响到他,毕竟他是杨潮保荐的左侍郎,坐守市舶司。
市舶司现在就是给杨潮筹集军费的,要是杨潮倒了,市舶司的命运如何就不知dào
了,市舶司如果倒了,显然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成是他的功绩,那么他要升迁一步,可就没有坚实的政绩了。
打探消息不难,见过马士英后,朝堂上的动向就都清楚了。
所以他又来到眉楼跟故人叙叙旧,话头自然少不了杨潮,少不了杨潮,自然就会联系到杨潮那首诗。
杨文骢也向顾湄讨过了纸抄看。
看完之后他突然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
“诗是好诗啊。就是这用词,怕是不够审慎!”
顾湄并不觉得诗哪里有不对的地方,但是看到杨文骢慎重的神态,也感觉好戏有问题。
“这诗哪里有不妥?”
顾湄问道。
杨文骢指着上面两个字。
顾湄一看:“创业?”
杨文骢点点头:“没错,创业,他杨潮一个武将,创的什么业啊!”
顾湄心里一激灵,果然如此,她们此前并没有往哪个方向想,因此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创业也被她们理解为武将的功业。
可是在有心人看来,一个武将要创业。这大有明堂可做啊,乱世、手握重兵、决心创业,这几个词堆积在杨潮身上。绝对不是什么好词。
顾湄不由皱起眉头:“看来杨公子这是惹上麻烦了啊,怕是言官要弹劾了。”
弹劾。也仅此而已。
幸好这是大明,要是放在满清,仅仅这两个字,就足够杨家满门抄斩了。
“哎,这首诗是杨公子写给我的,所以用词未加斟酌,谁料想会在朝堂上念诵啊。看来是我给杨公子惹麻烦了。”
顾湄苦笑。
但是就如同顾湄说的,朝堂上已经热闹了起来。扬州刚刚收复,没人考lǜ
扬州如何经营,一众言官就揪着杨潮诗句不放,直言杨潮有曹满之心,要求朝廷召回杨潮,收回兵权。
而极力弹劾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宗周。
这个刘宗周好名如命,常有惊人之语,崇祯时期屡屡惹的皇帝不高兴,一度入狱。但是给他博取了一个直臣的名声。
朱慈烺登基之后,按照东林党的建议,自然是要起用这个忠心耿耿的直臣的。
但是一脸三封诏书。刘宗周才慢慢悠悠的来赴任,非要让人用三顾茅庐的旧历来满足他的虚荣心。
到了朝堂,他依然是言官,官拜左都御使。
他战斗力超强,什么人都敢弹劾,什么人都不怕得罪。
包括弹劾江北四镇,惹的江北四镇联名要朝廷诛杀他。
原本的历史上,刘宗周就是在江北四镇的联名压力下,被朝廷罢免的。
他在明明知dào
朝廷惹不起军阀的情况下。历次上书要求朝廷惩治四镇,拉出四镇毫无功绩可言的事实。让朝廷尴尬不已,让四镇恼怒异常。
只是在这个时空。因为杨潮的横空出世,四镇还不是那么跋扈,有杨潮坐镇江南,朝廷对四镇的顾忌也有限,因此并没有将刘宗周罢免,四镇也不了了之,没敢继xù
向朝廷施压。
他以前也不是没有弹劾过杨潮,不过不是从功绩上下手,而是觉得朝廷不该将财权交给杨潮,希望朝廷收回杨潮手里的市舶司大权,关闭市舶司,遵循旧例,继xù
禁海。
但是朝廷里明白人多的是,江北四镇一年几百万的供给,而杨潮一分钱都没要,就是靠着市舶司支持着,如果关了市舶司,那几百万两银子从哪里出,就是收回来都不行,朝臣们看的清清楚楚,市舶司那生意,也就是杨潮能做,朝廷做不来。
要是朝廷来做,保管不出几个月,市舶司就会形同虚设,江南豪族继xù
走私通海。
虽然也有文官在豪族走私中取利,可是相比时刻压在头顶的军事压力,他们还是选择暂时让杨潮主掌这个市舶司,换取不向朝廷伸手要钱的承诺。
当然也有几个反对者,但是支持杨潮的更多,最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刘宗周这次又一次盯上了杨潮,让朝廷开始头痛起来,因为杨潮那首诗实在是太容易让人挑毛病了,所以这次不同上次,附和刘宗周的朝臣极多,而且都是那些自诩清高,胆大的家伙。
但真zhèng
掌权的,比如内阁首辅马士英,礼部尚书钱谦益,内阁辅臣王铎等人,都保持沉默,决意不插手这件事,让皇帝自己定夺去。
朝仪汹汹,小皇帝一开始是向着杨潮的,虽然那个创业也让他心跳了一下,但是想到当时杨潮决死反击的时候,肯定是做好了赴死的准bèi
,这种情绪从诗词中小皇帝也看得出来,可是言官一遍一遍的弹劾,奏疏中详细分析,还是影响到了小皇帝的想法。
小皇帝承认当时杨潮恐怕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但是写这首诗却也更证明他真实的想法,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吗,说明杨潮是想过创业这个问题的。
于是小皇帝在文官一遍又一遍的灌输下,慢慢觉得,杨潮似乎真的有做曹操的想法。()
top
wwwcom,更新快、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