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节(外篇) 熊明遇的选择

  top.wwwcom,更新最快的无弹窗网!
  “过血续命!什么玩意?”
  熊明遇是书生,自小熟读圣贤书,根本不信什么神神鬼鬼的东西。
  仔细的问了熊三后,熊明遇才知dào
  ,原来杨潮是用自己的血来救手下的命。
  让熊明遇感慨的同时,他也生出一种神mì
  的敬畏感来。
  对不知dào
  的事情,人总是如此惊惧。
  让熊明遇不放心的是,杨潮的军队似乎真的情况不好,熊三汇报说,有好多个受伤了,可谓是损兵折将了,但是杨潮现在手下有四百多个士兵,死几个也算不得什么,只是少了几根毛而已,没有伤筋动骨,那么就不是那么容易动的。
  加上如果没有了杨潮,熊明遇也不知dào
  怎么处理书生的问题,最近的书生行为越发让他看不懂了,成立了一个二立社不足为奇,江南的文社多了,可是这个二立社似乎跟其他文社都不同,组织竟然极为森严,里面的书生行动统一,态度坚决,极难对付。
  熊明遇请了三次四公子,四公子都没有应邀,博了他兵部尚书的面子。
  现在想想,熊明遇突然觉得那个杨潮还真有一些他看不懂的手段,尤其是哪个过血续命出来后,更是让熊明遇对杨潮产生一种神mì
  感。
  “左道旁门!哼。”
  寻思了良久,熊明遇还是冷哼一声,感觉不过是一些邪门歪道的手段,登不得大雅之堂。
  但是也更相信杨潮能对付这些书生了。
  不过这过血续命熊明遇还是弄不太懂。
  明朝的文官大都懂一些医学常识,因为大明朝把医学的地位提升的很高,因为能够给父母看病,算是一种孝道,所以相当多的明朝官员都看医书,学文和学医是明代两种最高尚的职业。只有大夫文人不会看不起。
  熊明遇也看过一些医书,但是对输血这种事却讳莫如深,因为有些古怪的大夫也做过类似的试验。人失血死亡,这很容易联系到输血。可是试验的结果都很惨痛,救活的人远没有被救死的多。
  因此迷信的古人认定,血与命有关,妄动血既伤命,有的还大言不惭的表示这涉及到阎王爷的权力,因此给人输血是要折寿的。
  熊明遇不相信什么折寿不折寿的说法,但是却相信输血不是救命而是害命,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杨潮竟然用自己的血输给手下的兵。
  输血未必折寿,但是输自己的血,熊明遇却觉得肯定会折寿啊。
  血乃命根,人老则血衰的道理熊明遇深信不疑,人之所以会老死,中医的观点认为是血气衰老,杨潮输自己的血给人不折寿才怪,这跟阎王没关系。
  “不过也有些义气啊!”
  熊明遇也不得不承认,杨潮肯拿自己的血给手下输血,这种做法未必能救人。但是却很仗义。
  无论如何,熊明遇都抛不开杨潮这根活结,只有他才能解开书生哄闹的死结。
  因此熊明遇依然让熊三每天都去催促。
  “老爷。活了,活了!”
  第三天,熊三回来后,惊讶的告sù
  熊明遇,杨潮真的用过血,救过了两个手下,现在两人已经醒来了,对杨潮感激涕零,反倒是杨潮还躺在床上。显得有些气弱。
  熊明遇脸皮都不由抽动了几下,感觉杨潮不但神mì。还有些疯狂,事实很明显了。他的血救了手下,但是却伤了自己。
  半晌后熊明遇突然道:“再给我送封信去镇远侯府!”
  熊明遇已经夜宴过顾肇迹了,可是当时顾肇迹态度强硬,表示杨潮就是杀良冒功,有家属为证,杨潮未经命令私自调兵也证据确凿,损兵折将这条顾肇迹更是信心十足。
  但是经过熊明遇调查,杨潮虽然确实有伤亡,但是远远到不了损兵折将的程度,反而听说又斩获了不少人头,这点上顾肇迹肯定说错了。
  熊明遇打算给顾肇迹写封信说明一下,他必须站出来,否则这个死结就解不开了,那些书生很多都是不回家过年的,因为明年开春就是科举,很多书生就是远道而来考试的,比如四公子肯定都是不回家的。
  他们不回家,熊明遇还想过个好年,过个清静年呢,皇帝也想过个好年,让皇帝这年过不好了,熊明遇可吃不了兜着走,因为皇帝已经下严令,让他尽快解决此事的。
  熊明遇因此必须尽快解决,但是他却绝不会冒险派兵,宁可丢官也不能冒险让士兵跟书生冲突,死一个书生都是千古的骂名,老了老了熊明遇不想背这样一个名声,他可以无所谓了,但是他的子孙后代可还得继xù
  读书科举呢,杀读书人的名声背上之后,他的子孙后代都洗不清这个污名。
  所以哪怕是皇帝严令,熊明遇也绝对不会派兵,再说了皇帝的中指中本就没有让他派兵的指示,就算有熊明遇也打算驳回这个中指,皇帝没说让派兵,自己派兵做好了没事,做坏了,以崇祯皇帝的德行杀他都与可能。
  顾肇迹的态度依然很明显,就是要整死杨潮的架势。
  甚至不惜威胁要将官司打到北京去,让皇帝去定夺。
  如果捅到皇帝哪里,很显然仅仅是一个私自调兵,就足以让多疑的崇祯下狠手收拾杨潮了。
  一个把总闹到皇帝哪里去,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死罪了,不死也得扒一层皮,谁都保不了。
  熊明遇不由有些退缩,为了保一个小小把总,跟顾肇迹这样的勋臣撕破脸,到底值不值啊。
  第二天,熊明遇刚刚睡醒,一封从无锡来的公函送到了他的案头,熊明遇一看大惊。
  当即在没有妥协:“来人,拟一份公文,责令新江口中部左司把总杨潮清剿江匪。”
  熊明遇打算彻底介入了,既然顾肇迹咬定杨潮私自调兵,调兵权是兵部的。这是他熊明遇说了算,顾肇迹虽然是侯爵,但也只有掌兵权。没有兵部行文,就是他顾肇迹也不能随意调兵的。
  补一封调兵公函。告sù
  顾肇迹,杨潮出击是执行兵部的命令,虽然绕过操江提督衙门,程序上似乎不太严格,但是打官司打到皇帝哪里去,也不会输了。大不了到时候多咬一咬,说之所以这么调兵,是为了保密。真跟顾肇迹撕破脸了,就表示兵部怀疑操江提督衙门里有江匪的内应,因此不放心。
  这样坐实杨潮的军功,让皇帝也挑不出毛病来,杨潮杀的人头越多,更显得兵部行事果duàn
  正确,绕过操江提督就取得了战绩,不绕过操江提督,江匪就越闹越凶,这样的实情将来打官司的时候。不但打的赢,而且要让顾肇迹很狼狈。
  但这样一来,也算是跟顾肇迹撕破脸了。为了一个把总,跟一个侯爷撕破脸,这事情放在以前的熊明遇身上,绝对不可能发生,可是现在他不得不这么做了,就因为无锡传来的那份公文。
  这段时间受到南京书生哄闹的影响,整个江南的读书人都有些不稳。
  但以无锡闹的最凶,最近无锡的生员更是将无锡县令驱逐出了无锡县。
  取得秀才功名的生员,按照规定可以减免五钱税粮银子。但是不是每个书生家里都有田地,也不是每个书生都将自己的免税额度卖出去了。
  有的书生既无田。也没有投充,这种情况朝廷也有规定。若无田需免,可直接在官府领取银子,这种银子称为“扣散米”。
  现在已近年底,但是无锡县还有许多生员没有从县衙领取到扣散米,过年都成了问题。
  这情况这几年很常见,朝廷缺钱严重,各个衙门也都缺钱严重,缺额非常大,迟滞书生的散米钱,也成了一种救急的行为。
  但是在无锡书生中已经积攒了相当多的愤nù。
  结果南京书生哄闹的事情传到无锡后,无锡书生也闹腾了起来,围攻县衙要求发米。
  要求未遂之后,昨天生员终于怒不可遏打进了县衙,打碎了堂上的纱橱,知县庞昌胤惊吓之余逃走了。
  无锡生员已经完全失控,县龙教谕官以自己管理一县学政的身份,正好管着书生,喝令闯入大堂的生员下跪认错,可是最后生员反而迫令教谕下了跪。
  更有一些看热闹的百姓跟着起哄,将县令轿伞、执器等代表官员身份的东西都打碎了。
  庞县令没有车马轿子只得步行到了无锡西门,坐船出城,极为狼狈。
  无锡有一个习俗,因为往往只有辞官、调任或者致仕、死亡的县令离开无锡时候才走西门,所以有无锡县令出西门,不得复入的陈规。
  当时庞县令急切之下根本就顾及不到这个陈规,只想着逃走,因此才慌不择路从西门跑了。
  县令的逃跑让带头的生员们更是气势嚣张,写大字一封“逐出无锡知县一名庞昌胤,不许复入。”还用朱笔傍竖,粘于芦席上,作为牌子高擎,并将县衙吏役笞散。
  庞昌胤出城后,城门即关闭。
  庞县令后来悄悄入城,写下文书上报,结果第二日秀才又哄闹县堂。
  庞昌胤哭诉于巡抚,巡抚将此事加急上报到了南京来,转到了熊明遇案头。
  ————————————
  最近外篇写的比较多,外篇其实也是剧情,只是我的定义是,在主角之外又是同时发生的剧情,相当于平行剧情。之所以写这么多外篇,是想把具体的情况呈现出来,因为最近的事件确实比较复杂,如果不好好交代,很容易让人混乱。所以大家是可以将外篇当做剧情来看的,可以忽略那两个字就好。()
  top
  wwwcom,更新快、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