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王子安和诺兰的宏图

  “贝尔还是有点年轻,年轻的影帝,含金量不高是真的。”诺兰心中感叹。
  王子安无影帝头衔,但演技和敬业已经比许多年轻的影帝强出一截,还是大截。
  “诺兰,有没有第二部的计划?”贝尔询问诺兰。
  诺兰没立刻回答。
  他确实有搞个蝙蝠侠IP的计划。
  现在的这部,是第一部。
  原创电影,折戟的太多。
  所以,一旦某部电影票房爆炸,甚至稍微赚点钱,这个团队都第一时间考虑拍续集,搞系列。
  诺兰现在的名气足够,拍第一部的时候,当然也会考虑IP、系列。
  “计划……远着呢,还得等票房,票房可以,才能拉到投资。”半晌,诺兰保守说道。
  他跟不是纯粹艺人,有投资者身份的王子安探讨过原创电影和IP电影。
  往前的二十年中,几乎所有大宇和好莱坞巨头的原创电影都在逐渐减少。
  二十年前,大宇和好莱坞巨头们尚有51%的原创电影,今年,则只剩25%不到,去年更是只有10%左右。
  IP电影的票房在过去十数年来逐渐走高,系列衍生产品更是做得风生水起,很多巨头的实景娱乐等相关产业收入已经远超电影票房收入。
  系列片、IP片独占山头,原创电影很难有机会翻身。
  翻拍片、系列片、改编片(包括真人真事、文学、动漫、游戏、电视剧、玩具或戏剧等改编)都属于非原创作品。
  除以上类别之外的所有电影,以及非翻拍或改编的系列片首部作品,则属于原创作品。
  四十年前,是原创电影占主流的时代,大宇和好莱坞高达70%的电影出自原创剧本。
  拿到各大电影节提名最佳原创剧本的,拿到票房冠军的,也多是原创电影。
  电影市场巅峰时期,原创仍然占了半壁江山(56%),许多当年叫好又叫座的原创片,至今都是影史经典。
  但之后,巨头的原创电影在接下来的时间像是坐了过山车,系列大片横出,原创电影已缩减至38%,全球票房TOP10里仅剩3部。
  巅峰期后的十年,原创这个数字骤降至25%不到,票房前十只有唯一一部,还排在末尾。
  在去年,巨头仅有10%左右的原创作品,放眼望去,整个银屏都被系列片和改编片霸占。
  有的巨头,其原创剧本几乎只在动画片领域。
  很多巨头旗下的原创动画,不少都是为IP系列片准备的。
  这几年,不仅原创剧本极少,一些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也几乎消失不见。
  改编的那些影片虽然口碑不算差,但在过去总是排在巨头们出品的电影的票房末尾。
  也因此,有些巨头甚至只剩下系列动画这样的真人翻拍电影——全是著名IP。
  也正是靠着这些IP电影,有些巨头一步步超越其他老牌巨头,成为现在的领头者。
  比如去年,第一巨头推出13部电影,全球狂揽73.3亿美元票房,北美赚得30.9亿美元,占北美市场26%。
  排在第二位的巨头推出了49部电影——比第一巨头三倍还多,北美票房却比第一巨头少了10亿多美元,市场占比仅16.3%。
  每年仅推出区区十余部电影,第一巨头便轻松傲视群雄,靠的正是IP。
  不止是第一巨头,翻开其他几家巨头的片单也可以看到,近几年来,除历来类型片最丰富、电影产量最高的第二巨头,连续两年拿到最佳原创剧本的第三巨头,以及排名垫底、苦苦挣扎的第七巨头每年仍有少量原创电影产出之外,其他几家公司都出现了原创片可有可无的迹象。
  去年,全球不少巨头一整年零原创影片上映。
  这似乎是一个IP时代。
  IP当道、原创衰落,与巨头的产业结构转型密切相关。
  几十年前,大宇和好莱坞出现了影片过量生产的情况,再加上制作资金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几大制片厂的财政危机。
  后来,为了抵抗风险,大公司开始实行控制影片数量和大范围放映的策略,所谓商业大片便从这一时期兴起。
  上映于四十年前年的《宇宙之战》作为全球第一部卖座的系列大片,在上映当年收获了5亿美元票房,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相关衍生产品的销售额不久之后便超过了这个数字。
  《宇宙之战》衍生品让人们对这个话题持续保持关注,赚取的大量资金也为系列续作打好了基石。
  观众兴趣离开了影片自身,进入到围绕影片的商业化框架之中。
  受此形势影响,几大制片厂就开始扩大业务版图,逐渐成为综合娱乐媒体集团,电影凭其巨大号召力,成为强大的IP宣传器,隶属产业链的一环,而不再像过去一样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当今坐拥庞大IP库的大宇龙头,其业务现在已经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媒体网络、乐园及度假区、影视娱乐、消费品与互动媒体,IP是其整条产业链的核心。
  轮次收入是大宇龙头主要商业模式。
  先在电影院推出作品,在影视界赚到第一笔票房后进入发行环节,通过DVD、网络和电视等获得第二笔收入;在影视作品推升IP热度之后,将其加入旗下主题公园,实现场景联动,通过礼品店、食宿、门票等消费赚取第三轮财富;最后是IP授权环节,每年都会召开授权大会,为未来一年的新IP寻求消费品合作商,并从合作商的销售额中抽取一部分授权费。
  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娱乐版图中,电影公司越来越把IP当做其深耕的重点:作为一种跨媒介内容,IP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能渗透至各个板块,经营好IP不光能票房大捷,还能在其他领域赚到盆满钵满。
  即便是原创电影,不少也是为原创IP及其产业链服务的。
  大宇某巨头公布的去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594.34亿美元,主要收入来自媒体网络(245亿)以及乐园和度假村(202.96亿);其次才是影视娱乐(99.87亿),仅占总收入的16.8%,其中票房收入73.3亿美元仅占总收入的12.3%。
  制作IP电影不仅可以扩充产业链收入,IP系列电影另外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宣传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一部原创作品需要花费大量的认知时间成本,而已有的IP及系列片则天然自带话题。
  IP电影因其既有知名度,从项目开始之初就能有明确的目标受众,而原创电影因其多样性以及制作过程中的反复和不确定,很难从一开始就精准定位受众,往往要等到上映前的一段时间才能凭借网络声音摸清势态。
  除去产业链对IP的需求以及更低的宣传成本,IP也是影企出海的最稳妥选择。
  过去二十余年来,几大电影公司的海外票房占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背后除去全球电影市场的发展,IP电影同样功不可没。
  跨地域、跨文化观众的增加意味着电影文化和价值观雷区越来越多,为了最大化海外市场,电影能够呈现的内容自然也愈发单一,既然不能横向发展多样内容,那就纵向深耕IP。
  王子安和诺兰讨论过,原创还有翻身的机会么?
  尽管在过去的二十年来系列电影大行其道,观众的审美疲劳依然是一颗定时炸弹悬在每一个IP头上。
  曾经一度辉煌的《机器人》系列便面临着这个问题。首部《机器人》诞生于十年前,以7.1亿美元拿下当年全球票房第五,接下来的三部续作在全球票房排名稳步上升,到第四部取得了11亿美元票房。
  而去年的第五部全球票房仅有6亿美元,比十年前第一部还少了1亿美元。
  《机器人》第五部的陨落,除了影片质量的问题,观众对缺乏剧情创意的特效片审美疲劳也是关键原因。
  在知名影评网上只有4.9分的惨败大作,差评几乎都围绕着“除了特效什么都没有”,“毫无故事,毫无逻辑,全是套路”。
  这是所有IP电影都容易陷入的危机。
  《机器人5》的遭遇并非个例,观众吃腻了“IP套餐”,产生审美疲劳。
  现在的各大公司几乎都是职业经理人,他们的做法就是越来越多拍续集,这样不会犯错误,但是他们也缺乏了创新,缺乏了对题材、故事、对人文的理解,大家越来越不敢去冒险。
  “不敢创新”的巨头们也在尝试自救。
  自救的主要方式便是“原有IP+类型片创新”。
  虽然面临审美疲劳,但目前仍然拥有强大号召力的IP依旧是个不能轻易放弃的宝库,只消让内容耳目一新,照样能挽回口碑。
  系列电影不代表就一定没有创意。
  除了给IP增加创意以外,巨头们近年来也比较重视“科幻大片+作者导演+原创剧本”的路子。
  过去五年,全球票房TOP30的影片中,一共只有13部原创电影,其中有5部是科幻影片,并且每一部都集中了当今一流的导演。
  在这个娱乐休闲方式越来越丰富的时代,谁保持了新鲜和原创,谁可能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权。
  从今年的片单来看,几大公司的原创稍有复苏。
  毫无疑问,在电影产业全球化和电影产业链发展的影响下,IP电影仍然是巨头的主攻方向。
  但诺兰和王子安坚信,随着观众对“IP”的逐渐审美疲劳,原创电影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