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回 元始出手走教主 张恪报捷见天子

  话说天神教教主夷希微道人出手强夺阐教镇压气运的先天法宝盘古幡,广成子受制于人,全身法力无法运转,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那盘古幡被夷希微道人强行从泥丸宫中搜了去;旁边的阐教众仙被天神教教主祭出的铁制荆冠挡了去路,无法冲杀过来。
  夷希微道人取了盘古幡在手,正待顺手镇压此宝;猛听半空中一声巨响,夷希微道人心中一动,急忙抬头观瞧,只见空中一个三宝玉如意当头砸下;夷希微道人用手连指,哪里能定的住?知dào
  是阐教圣人元始天尊亲自出手,不敢怠慢,急忙放出一具法身,迎了上去。
  只听“托”的一声,三宝玉如意已将这具法身砸得飞散开来,在空中一个转折,又是当头砸下;夷希微道人知dào
  元始天尊是不让自己染指盘古幡,哼了一声将盘古幡丢在半空,那三宝玉如意稳稳当当托了盘古幡,也不再砸下,竟是往昆仑山方向直直飞了回去。
  夷希微道人望着昆仑山方面,不知dào
  想些什么,少时收了天蜃气和铁制荆冠,身子一晃就化作一道白色神光,往华都城去了。
  广成子见自己老师出手,松了一口气,见夷希微道人遁走,急急喊道:“教主还请放了吾教纯阳子长老!”
  夷希微道人恍若未闻,那道白色神光投入远处华都城中,须臾不见,阐教众人也是无可奈何,广成子带领众人面朝昆仑山方向跪拜道:“多谢老师出手!”广成子站起身来,茫然若失,旁边赤精*子道:“道兄何须如此?还是早早回山,请老师出手就出纯阳子罢。”
  广成子叹了一声,带了阐教众人回归大营;方才斗得天翻地覆,这边中原大营中邓九公等人都出营远远观瞧,后来见一道白色神光遁回华都城方向,识得是天神教教主夷希微道人,心下疑虑;此事见阐教众人归来,邓九公率众迎了上前问道:“诸位仙长辛苦,不知事情如何了?可否镇压了天神教教主夷希微道人?”
  广成子见邓九公有此一问,旁边截教弟子都是似笑非笑的表情,只觉面皮上火辣辣的,咳嗽两声道:“贫道等人学艺不精,却是未能镇压夷希微道人,八门金锁阵也被破去;幸好掌教老爷及时出手,逼得夷希微道人遁走。”
  邓九公嗟叹不已,安慰道:“天意弄人,诸位仙长也勿要自责;还是早早回了玉虚宫请得圣人来此,也好镇压夷希微道人。”
  陈太玄眼尖,见出去九人,回来只得八位,细细看了看,却是不见了纯阳子,不由问道:“怎么未见纯阳子道长回来?”
  广成子回道:“纯阳子不幸被天神教教主夷希微道人所擒,想必此刻已经失陷在华都城;贫道等人马上回山,求得老师出手,必要救回本门长老纯阳子。”
  邓九公点头道:“既是如此,吾等先在此驻扎,等阐教圣人来时,即行攻打华都城。”
  广成子苦笑道:“刚才吾教已和夷希微道人相约:天神国眼下不会主动来犯,阐教弟子均需回转昆仑山玉虚宫。”
  杨戬大惊道:“怎会如此!”
  广成子也不解释,玉鼎真人上前道:“杨戬你已是邓元帅乘龙快婿,回山还是在军中,都由得你。”
  杨戬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边上邓婵玉暗中掐了一把,知dào
  邓婵玉是不想自己回山,忙回道:“老师,徒儿在军中效力罢。”
  玉鼎真人点点头,招呼阐教众人,道行天尊也上前带了自己两个徒弟韩毒龙、薛恶虎,辞过了邓九公,驾去云来,一行人往昆仑山而去。
  赵公明见状暗中对乌云仙道:“这回阐教只有杨戬在军中,无法和吾教争功了罢。”
  乌云仙笑道:“道友不可只看功劳,莫忘记夷希微道人法力精深,阐教的八门金锁阵也被其破去;看这情势,即是阐教圣人元始天尊来时,也要费些手脚。吾等不妨协同邓九公驻守三山关,随时掌握动向罢。”
  陈太玄也点头道:“乌云师兄说的在理。虽然天神教教主应承不提兵进犯中原,但狼子野心,随时可能翻脸不认,依旧来犯吾中原。”
  截教众人商议一阵,各自散去不表;邓九公见阐教众人离去,若有所失,但见截教弟子受了朝廷册封,此时也是不离不弃,这才心里安定下来;号令三军拔营回转三山关,只等天子降下旨意,再做打算。
  经过数次大战,三山关这才算是安稳下来;天神教中人也从不越过那道深沟,连探马也不来刺探,邓九公也深知天神国未必遵守承诺,当下只是借机会休养而已;但旨意未下,倒也不好贸然进攻。
  话说邓九公派出的八百里加急送到京都城,不过数日光景;兵马大元帅张恪得此捷报,喜不自胜,也等不得第二日早朝,持了邓九公写的奏本径往皇宫而来。
  黄门官见是兵马大元帅到此,急忙引入宫来,赔笑道:“大元帅来的正是时候,陛下在书房批阅奏折,问了好几次三山关的事情。”
  张恪“嗯”了一声,脑子里面想着如何奏对,少时穿堂过院,来到御书房;黄门官先进去禀报了,少时喜气洋洋的出来对张恪道:“陛下听是三山关消息,让大元帅即刻觐见。”
  张恪跟黄门官进了御书房,见天子正在书案后批阅奏折,急忙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躬身道:“陛下,邓九公八百里加急送来捷报,三山关已经收复,实在是可喜可贺。”将天子停笔抬头,问道:“可有奏本?”
  张恪回道:“有邓九公亲笔奏本在此。”从怀中取出奏本,交予黄门官呈了上去,天子放下笔,取了奏本在手,细细读了起来,又吩咐黄门官给张恪看座,奉上茶来。
  张恪躬身谢过,入座静候天子邓九公奏本;天子反复细读了数遍,将奏本一合,大喜道:“原来不止三山关收复,邓九公还将天神国军队驱逐到三山关百里之外,天神军短期内再无反扑之力。好!好!好!”
  张恪心里欢喜,也笑道:“陛下洪福,天神国奉了邪教做立国之本,发兵入侵吾中原,乃是不义之师;邓九公得三教弟子协力,收复三山关,更是歼灭敌军主力,实在是了不起的功劳。”
  天子大喜,不由站起身来在御书房来回踱步;张恪不敢做了,也陪着站起身来,在一旁伺候;天子猛的收住步伐,对张恪道:“这次邓九公功劳甚大,吾欲将其唤回京来,做了你的副手,管理兵部,你看如何?”
  张恪拱手道:“陛下所见甚是。邓九公文韬武略,之前就在三山关驻守多年,此次又收复三山关,居功甚伟,兵部正缺这样的人才。”
  天子满yì
  的点点头道:“那么三山关由谁驻守为好?需多少人马?”
  张恪略一沉吟道:“可让张奎、高兰英夫妇,再加上数名三教弟子,拥兵八万,定可依托险关,抵御天神国。”
  天子道:“张恪你就写个折子报上来罢,邓九公奏本上的有功之士一一赏赐,你一并酌情办了吧。”
  张恪躬身道:“臣明白。”顿了一顿又道:“陛下,另有天神教俘虏一名,乃是天神教十二正神之一,正在押送路上,不知如何处置?还请示下。”
  天子不耐烦的挥手道:“些许小事,何须问我?等到京都时,打入天牢之中,等问个明白,处斩即是。”
  张恪唯唯而退,天子走到墙边,看了那副中原全景图,长叹了一口气;呆了许久才返回书案后坐下,又复批阅奏折起来。
  时光如梭,邓九公在三山关接了天子降下的旨意,命人唤来张奎、高兰英夫妇,将旨意说了,又道:“从明日起,要依仗贤夫妇驻守三山关,吾会点齐八万兵马,交予贤夫妇指挥,剩下人马还需带去京都复命。”
  张奎淡然道:“末将自会派人日夜巡查,时时警惕,不叫天神国入侵。”
  倒是高兰英在一旁听了旨意,笑道:“却要恭喜元帅晋升,到了兵部必然是如鱼得水。”
  邓九公笑道:“吾去了兵部,却是远离战场,非吾所愿。”命张奎夫妇退下,又寻了杨戬和邓婵玉过来。
  邓婵玉听了旨意倒是满心欢喜,杨戬却是皱了眉头道:“如此小婿不如留在三山关协助张奎夫妇罢。”
  邓婵玉嗔道:“你要在三山关,莫非把我丢在京都城守了空房不成?”
  邓九公劝解道:“眼下三山关并无战事,贤婿不如随吾去京都城小住一时,若有战事时,吾和兵马大元帅张恪说了,依旧派你过来。”
  杨戬听邓九公这等说法,倒也无话可说,沉吟半响道:“自娶亲以来,还未有机会带婵玉回去玉泉山金霞洞拜见老师玉鼎真人,住些时日。”
  邓婵玉倒不反对,满口答yīng
  了;邓九公原本要享天伦之乐,看情形也只好作罢——
  看书的道友有号的收藏下,不花钱的;没号的可以免费注册,用个邮箱就可以。有红票的砸过来,没有的就不勉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