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节 法礼(1)
他是相信法制的,认为法制是最好的治理模式,所以在他管辖之下,法律执行的非常严格,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从不徇私,也不特赦。他一直很反感特赦,凭什么皇帝娶个妃子,就要大赦天下,犯过罪的人就可以不受惩罚?没这个道理嘛!
可他想来想去,他如何走出牢房,恐怕最好的结果是,赵构下诏特赦他。他没有过错,但他确实擅自兴兵了。以前每次用兵,他都会上报朝廷。而这一次当然就不能上报了,用兵的对象是朝廷,怎么上报?
他为岳飞伸冤,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没有别的办法,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他只能自己趟一条路出来。而这条路,是现行法律所不允许的。不是他不顾法律,而是当权者将法律当做了工具,把持了所有的法律话语权。他们杀岳飞,罗织罪名,是他们擅杀,而后李慢侯才擅发兵。不过擅杀岳飞的罪责,秦桧替赵构扛了,擅发兵的罪名,李慢侯却不想让任何人替他抗,就是他做的,他认。
他承认自己的行为,但不认罪,他不觉得他有错,没错当然没罪。綦宪是杀不了他的,别看李慢侯在坐牢,但里里外外都是他的人。綦宪真要杀他,那得他同意才行。以綦宪的秉性,他很可能会派人来牢房提人,尽管他知道提不出去,但他一定会做,而且拼尽全力。李慢侯肯定不想这么死了,他会反抗,杀了綦宪,至少是杀了綦宪的手下,落下一个抗法的名声。
綦宪就是这么一个人,抱着国法,敢跟任何势力斗,伤害了所有势力,最后连他的国法都伤害了。本质上来讲,他跟不断上书朝廷要北伐的宗泽,跟岳飞是一路人。刚性太强,刚则易折。
历史上这种人层出不穷,而且最后都会获得好名声,从而让无数后人效仿。这种人用的好,就是直臣,比如李世民用魏征,用不好,就是祸害,比如汉景帝用晁错。
在山东的时候李慢侯比较能容忍他,所以山东的律法刚性十足,谁都不敢碰。可也太刚性,搞得许多政治手段无法使用。所以李慢侯最后不得不将他扔进了府学里。最后更是把他送给了朝廷,谁能想到最后他还是把所有人逼上了梁山。
李慢侯老实待在牢房里,是等着有人救他。赵构下诏书特赦,是影响最小的。李慢侯认了罪,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皇帝赦免了他,赵构已经无法在下滑的脆弱皇权还能得到加强。朝廷又回到了以前强于藩镇,却灭不了藩镇的平衡状态。
不出他所料,各路势力已经展开行动。
朝堂上已经吵翻了天。
分为两派,一派说既然证据确凿,判决都下了,那就该执行。一派极力辩护,说燕王兴兵,情有可原。
这两派事实上都算不上是李慢侯的人,他在朝里一直没人,晏孝广算是他送进去的自己人,可是也不太靠得住。作为地方势力,往中央安插人手,比想象中难得多,因为不管安插的是什么人,都会受到猜忌和排挤。
要杀他的,是一群刚性十足的主战派,就是张浚那一派。有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做事不计后果。为他辩护的,则是赵鼎那一派人。老谋深算,三思而后行。
赵鼎势力为李慢侯辩护,当然不是他们爱这个藩镇,而是知道杀不得。别说杀得了杀不了,就算杀得了也不能杀。杀一个燕王容易,灭掉整个东藩势力很难。削藩,并不是杀一个藩王能解决的事情。不然唐朝中后期也不会那么难受了,派几个刺客过去,诛杀了节度使不就行了?藩镇问题,主要是一大批扎根藩地,利益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于是朝廷换掉一个节度使家族可以,撤销藩镇,恢复郡县,当地立刻叛乱。
在赵鼎他们看来,至少现在还不是削藩的时机。朝廷这几年积极图强,重新恢复了家军制度。韩家军、张家军、刘家军和杨家军都得到重建。其中张俊和杨沂中驻守临安府,韩世忠镇守长江一线,分驻建康和镇江;刘琦镇守四川,各拥兵五万。
看着家军总数比任何一家藩镇都多,但根本不具备灭掉任何一家的实力。别说最强的东藩集团了,就是最弱的徐明都灭不掉。或许能击败他们,但很难灭掉他们。
因此削藩的时机还远远不到。就只能虚与委蛇等待机会。至少目前能保证脆弱的平衡。家军恢复很容易,晏湲在江北的政治手段,也取得了让人赞叹的成果,拉拢了半个江藩,得到西藩支持,加上朝廷的力量,已经对东藩集团形成压制态势。再不用担心李慢侯一个不高兴,提兵南下立马就能打到江南,而朝廷无一兵可用的窘境。朝臣们已经将三年前李慢侯南下,用“渔阳鼙鼓动地来”隐晦的跟安史之乱划上了等号。幸好李慢侯不是安禄山,没有打破临安,否则这几年他们恐怕都在忙着维持,哪里能有如今的局面。
现在局面扭转过来,压制住了东藩,可一旦朝廷想灭掉东藩,西藩集团、江藩集团恐怕都会分崩离析。一旦他们不配合朝廷,而是在削藩的威胁下自保,朝廷的力量不但灭不掉东藩,甚至连压制都做不到。
果然消息刚刚传来,就有藩镇为燕王鸣冤、求情。第一个就是势力强大的林永。
林永一直是江藩头领,这几年江藩被朝廷分化瓦解,他的地位开始尴尬起来。林永也默认了朝廷这些动作,十分低调。低调归低调,实力却很强。
跟其他藩镇比,他坐拥四州之地,而且经营的都很富庶,人口殷实,百业兴旺。通州、泰州靠海沿江,舒州、蕲州不但沿江,而且靠近四川,承接四川货物出海贩卖。且这些州都有不错的耕作条件,更多广大,灌溉便利。
林永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而且还有制度,他采用的是典型的封建化藩镇制度,没有什么科举制,所有官职,全都是各级军官把持;上到林永这个镇抚使,下到最基层的保甲,都是他的手下。复制的根本就是西军边塞的堡寨制度,同样是军政一体,土豪带私兵。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可以低层面的养兵。劣势是,控制力实际上不强,因为大兵头带小兵头,利益分配不均,容易产生裂痕。
跟唐朝藩镇其实是一样的制度,唐朝之所以制约不住藩镇,主要是唐朝没钱。如果有钱,其实藩镇就不是问题了。因为不需要广开藩镇,让各级军官通过掠夺土地,贩卖私盐来养兵,朝廷能用税赋直接发军饷即可。唐朝晚期,全国各地都是藩镇,朝廷能控制的只有长安周边的关中地区,就是因为财政崩溃,发不出军饷,才让各地藩镇化自筹的。
宋朝始终不存在财政问题,因此西军虽然已经存在了几代人,却并没有形成藩镇。现在的藩镇割据,主要是政策造成的,是赵构初期没钱,范宗尹提出的藩镇化政策的遗留问题。
林永用土豪养私兵的方式,打造出了一大批西军将门,就像唐朝的河朔藩镇一样,是大大小小的一堆军阀。如果朝廷不动他们,没准他们内部还会冲突不断。朝廷一味试压,反而使他们抱团。
林永集团现在还很强大,跟徐明、田氏兄弟比,不管是战斗力还是兵力,都占优势,甚至他一个人,占着四个一直没有受到战争威胁的地盘,就比江藩其他人加起来都强,一旦全面动员,甚至能拉出二十万乡兵来。跟西军吴阶兄弟相比,虽然军队战斗力不行,比拼动员能力也未必比得过,但他比吴阶集团有钱多了。
因此可以说他就是除了东藩之后最强大的藩镇。
之前一直很低调,可能也是觉得自己太强大,又没强大到足以自保,这次东藩遭难,他第一个站出来,恐怕就是表明一个立场。也是认准了朝廷其实不会收拾东藩,还能卖东藩一个人情。从这方面看,林永手下确实有很厉害的人。
就算没有林永求情,赵鼎派都要为李慢侯说话。要求绞杀李慢侯的官员以法律为武器,赵鼎派则以礼制为道义。他们声称,当时岳飞蒙冤,秦桧专权,朝中多是秦桧党羽,燕王与岳飞亲近,为岳飞伸冤无门,只能兵谏。綦宪将皇帝跟燕王都拉低到“人”的平等地位,认为这是寻私仇,想斗殴。赵鼎坚持这是君臣之间的矛盾,是兵谏,不是谋反。
认为燕王是在“宰相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之际,为友兴兵,是“守礼而行义”,绝不是谋反。赵鼎派官员,认为大理寺裁决不公,要求重审此案。
皇帝下诏,诏大理寺卿綦宪回京复命,綦宪来扬州,是走公务程序的,但没告诉别人他是来审燕王的,否则他的行程朝廷肯定不批。现在要他回来,也是走的正规手续。綦宪立刻接旨,离开了扬州。
赵构又下旨,让燕王先回山东,待朝廷详查,一定给燕王一个公道。
比特赦更好,赵构连定罪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