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节 双犬(2)

  “塔塔尔人势穷来投,我并他部众。不义!”
  萧灭女真说道。
  李慢侯叹道:“你不并塔塔尔人,蒙古人就会并了他们。大鱼吃小鱼,你在草原上怎么不知道这个道理?”
  萧灭女真道:“可塔塔尔人并非契丹。”
  李慢侯道:“你手下还有几个契丹人?不都是辽东汉人、燕云汉人甚至还有宋人吗?”
  萧灭女真道:“他们都是辽人。”
  李慢侯道:“塔塔尔人与契丹人习性相近,语言颇类似。你不并塔塔尔人你壮大不了。耶律大石西征之际,会盟十八部草原部族,也都不是契丹人。如今不是复兴大辽,雄霸西域吗?你如果能吞并塔塔尔,在契丹故地复兴大辽,才能招纳契丹人来投。”
  契丹人还有,草原民族没那么容易杀尽,躲入一座座山林,躲入一条条谷底,小氏族、小家庭都能生存。然后悄悄发展几年,遇到机会掠夺其他部族,氏族变成部落,部落再次变成强族,只是很可能不在叫契丹人了。
  这样躲避起来的契丹人,在临潢府有多少,萧灭女真不知道,所以他很想尽快得到临潢府。
  萧灭女真道:“可是塔塔尔人虽然只剩一部。却依然有数万部众,我并不了他们!”
  塔塔尔人就是活该,始终团结不起来,他的六部是以六大氏族凝聚在一起的,互相之间攻占不断。即便跟蒙古人交战期间,他们也没忘记互相吞并,现在被打的剩下一部,反而变强了。因为这一部通过吸收其他氏族的奴隶、牛羊,反而更壮了。这个残部就是察阿安塔塔尔,之前南迁到中京避祸。距离蒙古最远,遭受的损失最小。
  察阿安塔塔尔和阿勒赤塔塔尔,是六部塔塔尔中的主要部族,两部就占了塔塔尔三分之二的人口,塔塔尔部的大汗也多出自这两部。
  现在就剩下一个察阿安塔塔尔,以后就只有他们能出大汗了,他们就是塔塔尔部的黄金家族!
  李慢侯道:“这种大部你肯定并不了。但可以招降纳叛,塔塔尔人不是打散了。一些小部族,无依无靠。你打出大辽的旗帜,他们肯定愿意投你。安置在临潢府一带,也是你的藩屏。”
  萧灭女真点点头,虽然看不上这些塔塔尔人,但他缺人手。他要那么多武器,并不是给的精锐要的,而是打算武装妇女和儿童,让老弱守城。
  “那塔塔尔人的事情?”
  “大凌河他们来不了。你把他们安置在土河一带,该征调他们打仗就征调他们。他们跟蒙古人是世仇,你不能白给他们挡着蒙古。还有,我会给大石写信。以后大辽发来的军饷,都给你一部。耶律破金那边是没希望了。你记住,你是你们辽国最后的希望!”
  最后李慢侯还不忘给萧灭女真打一剂强心针。
  他确实准备给耶律大石写信,大石不是蠢货,旅顺府投靠了东藩,他们不可能继续给那边供应军饷,看大石的战略,很可能放弃东方了,甚至有可能完全断绝给东方残部的支援。没有每年一百万的军饷,萧灭女真和耶律破金要支持下去,就得李慢侯掏钱。
  所以他打算借助萧灭女真恢复辽国中京、上京的机会,以此为诱饵,继续让大石掏钱。只要大石心里放不下复兴辽国的执念,他就得不断往东方送钱。
  李慢侯支持这些契丹残部的原因,是因为他目前控制不了草原,他控制不了草原,就会有新兴势力占据,与其让一些他不了解的新兴野蛮民族控制这里,不如让熟悉的,半汉化的契丹人占据这里。至少契丹人的历史表明,他们可以跟汉人和睦相处。
  消灭女真猛点头:“塔塔尔人那边怎么说。他们给燕王送来了一百个塔塔尔美人儿!”
  李慢侯无语:“算了。无福消受,你如果想要,自己留着吧。还有我给你个建议,大石送来的军饷,你不防都拿去跟蒙古人买奴隶。有不少以前的契丹别部投靠了这些草原人,很多景况并不太好。也有一些契丹人、辽人沦为奴隶。你不防赎出来,安置在你的军中。甚至普通草原奴隶,你也可以作为部众,必对你感恩戴德!”
  草原民族,尤其是漠北民族,生产落后,落后的生产力注定孕育出落后的社会制度,他们盛行奴隶制。掠夺奴隶是他们对外劫掠的最大动力之一,蒙古人中,甚至有一个部族,都是由奴隶构成,后来这个部族出了一个很厉害的人,叫做木华黎。
  萧灭女真跟汉人接触,他的部众其实已经没多少契丹味道,反而更像是军事化的汉人社会。或者类似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军民一体。不过他排斥女真人,不可能叫猛安谋克,而是模仿东藩乡兵制度,实行保甲,十户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居则为民,出则为兵。
  由于土地够多,半耕半牧,不需要奴隶也能过得不错,所以没有奴隶制。而且以前契丹人势弱,从女真人手里逃出来的逃奴,也不可能把他们变成奴隶,否则就没人来投靠了。奴隶制就一直没形成,但他们也不买奴隶并入民户,那样代价太大了。李慢侯之所以提这样的建议,是因为旅顺府的刘佶就这么做,刘佶治下的老百姓是很穷的,不穷也不会去做海盗。但大石给耶律破金的军饷,分给刘佶的部分,他全都用来买奴隶,然后安置到海边渔村。
  就这样刘佶用巴掌大的地方,养了上万人,个个凶悍。如今更是不止一万,跟兀术一战之后,又有三万民夫被刘佶收编。从曷苏馆人手里,赎出了八万奴隶,也都交给刘佶安置,如今刘佶手里,已经有了十万之众。
  萧灭女真如果不解放奴隶,他的势力想扩大到能跟蒙古抗衡,需要很长时间。
  “谢燕王指教!”
  萧灭女真道。
  李慢侯也不想指教他,只是他水平太差,如果是刘佶那种人,李慢侯反倒要防。
  没搭理塔塔尔人,让萧灭女真羁縻塔塔尔人,强力扶持萧灭女真部在辽河上游立足,这样跟阴山北麓的白鞑靼部一起,就构成了抵御克烈、蒙古草原二虎南下的两道屏障。
  只要给李慢侯五到十年的时间,他的力量就将强大的无法想象。
  他急需几年时间,好好埋头内政。
  形势已经彻底扭转,在他的各种手段打击下,几乎所有敌人都在走下坡路,而他的力量却在快速恢复,甚至是膨胀。但膨胀太快,带来一种繁荣中的隐忧,相对混乱。一直有各种问题困扰着他,无法理顺这些,现在时机合适,他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经济上,山东已经成为北方龙头,黄河流域的主要出海口。境内手工业、矿冶业发达,金融业方兴未艾。
  他跟朱聪、平氏三家开拓别子铜山已经卓有成效,那座铜山背山靠海,运输条件优越,平氏修建了私港,每年有大量铜矿出口,运到山东冶炼,去年产量还不大,今年就已经可以生产两万斤纯铜了,影响铜矿开采的主要是人力,平氏弄了不少日本流民,但远远不够,已经开始购买女真矿奴挖矿。别子铜山潜力巨大,每年产个一两百吨不是问题,相当于三四十万宋斤。
  有了大量铜矿涌入,让山东的铜价已经下跌了不少,铸钱已经不用亏损太多。李慢侯打算开铸铜钱,依然用绍兴年号,这既有政治象征,也是为了便利。这种小平钱,是要跟宋朝铸造的其他铜钱一起流通的。因此跟南宋朝廷保持一致,方便流入江南。
  继小平银之后,去年李慢侯铸造了小平金,今年打算铸造小平钱。三大金属货币体系建立之后,粮票、盐票这种实物货币,就该逐步退出流通领域了。这些实物的季节性太强,其实并不适合作为货币。只是朝廷钱引滥发严重,才导致这些货币更有信用而已。
  府学民业科的精英们这几年不断研究,他们认为宋朝钱荒问题不一定是铜钱紧缺造成。因为他们统计了历代鼓铸的铜钱量后发现,宋朝竟然铸造了两亿多贯铜钱。流通中根本没有这么多铜钱,除了大量熔铸后制作铜器的,大多数铜钱是被藏起来了。如果能把这些铜钱撬出来流通,其实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钱荒。
  但钱引劣质,劣币驱逐良币,只要钱引滥发,老百姓就会用钱引和藏铜钱。钱引和铜钱分别承担了货币的储藏和流通两大功能。
  另外他们还发现,朝廷储藏,才是铜钱不流通的最大根源。宋朝朝廷太过精明,他们印钱引又不收钱引,纳税他们要铜钱,换钱引他们要铜钱,卖茶引、盐引,他们要铜钱。总之就是不要他们自己印的钱引。
  大量铜钱作为赋税每年递解到朝廷的库藏中储备起来,导致铜钱大量向都城集中。民业科的学生研究了大量笔记后发现,以前开封就没有钱荒,钱荒主要是在边疆地区。因为京师将这里的铜钱掠夺了,导致这里的钱荒不断。四川、河东发行铁钱还有防备铜钱流入西夏、吐蕃的考量,可是福建也很缺铜钱,不得不铸造铁钱,就主要是因为流通量不足。这里是外贸港口,对货币需求很大,偏偏铜钱被掠夺到了京师,只能用铁钱应急。
  说白了,还是金融系统跟不上经济发展,货币发行量满足不了交易需求。要增加市场流通性,除了铸钱还有许多其他办法。一个合适的金融体系,是能自己创造货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