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宫变

  赵京康震惊无比,瘫坐在地上。
  “原来如此!竟是朕一手将你提拔到大将军之位,是朕养虎为患!谢长东,你藏的真深!朕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会败在你的手中!”赵京康悔恨不已。
  千算万算,要重用一个完全没有家族依靠的人,结果竟然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看似可以重用的人,实际是最不能重用的!
  “都是先皇的儿子,凭什么你养尊处优,时时刻刻高高在上,而我却要自小受人嘲笑?这不公平!不过,现在公平了,这天下,由我做主!”谢长东说到兴奋处,忽然觉得天下尽在他脚下的荣耀感,一脚蹬倒赵京康。
  赵京康长年养尊处优,根本就不是长年在战场的谢长东对手,刚来得及反应手护住胸口,结果就被一脚踹倒。
  始料未及的狼狈!
  赵京康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会落得如此难堪的境地!
  “你以为你会笑到最后?名不正言不顺,就是他人的垫脚石!”赵京康声音无比阴沉道。
  “如果真的有这一日,你也看不到了!何必逞一时口舌之快!”谢长东冷笑道。
  赵京康沉声道:“如今并非是好时机,你隐忍了多年,为何突然行动了?”
  他总觉得背后有一双手在推动一切,似乎,他以及谢长东都是这局中人。
  然而。
  这一席话,完全没有入了谢长东的耳中,谢长东正极度兴奋极度畅怀之时,梦想了多少年的一切就在眼前,他如何不激动?如何听得进去赵京康的疑惑?
  在他眼里,赵京康狡诈多疑,手段又多,此刻所言所语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
  所以……
  未免夜长梦多。
  未免突生变故。
  谢长东手中的长矛,直接刺入赵京康的腹部之中!
  赵京康圆瞪双目,低头难以置信的看着鲜血喷涌的腹部之中。
  “你该死了!”谢长东半眯着眼盯着赵京康,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
  太疯狂了!
  今夜的一切都太疯狂了!
  北赵国的王死于他的剑下!
  这座皇宫属于他的了!
  这一切都属于他了!
  赵京康嘴里不断的吐血,大睁的双目始终都没有减少震惊,用了很大的力气,才说出他在人世间最后一句话,“朕竟会死在你的手里!”
  谢长东用力的拔出剑,傲然道:“对你来说很震惊,对我而言,这一切都蓄谋已久,根本无需震惊!”
  赵京康再不甘,再觉得这一切荒唐,依旧止不住血流,止不住流逝的生命,最终死不瞑目。
  确定赵京康毫无气息后,谢长东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面无表情道:“赵京康,去死吧!你这天下在我手中,定会比你掌控时更加繁荣!以后天下都是我北赵国的天下!”
  房顶上。
  谢小早看到这一幕,目光幽深。赵京康倒死都不闭上眼睛,一是死不瞑目,二是如果他这几日没有被赵明宇的事情烦扰的话,绝对不会败的如此容易,败的如此彻底。
  而谢长东现在的癫狂,正好说明他内心的阴暗,但凡是能冷静片刻,就会意识到赵京康刚刚的话在提醒他,可惜啊。
  她又移目看向了赵京康,眼眸闪烁着寒光,眼前似乎浮现了南宫默的身影。
  这一日,比她预料中的要早。
  如若南宫默没有死的话,这一日怕是还要等几年。
  前方不远处传来了一些动静。
  夜幕下,似有血光在飞舞。
  谢小早低声道:“走。”
  ……
  听闻外面传进来的声响,谢长东问:“外面怎么还有动静?怎么回事?”
  可惜。
  他这一问,完全没有人进来回话。
  疑惑中,要走出去,结果不小心被赵京康的尸体拦截了一下,他低头看了一眼赵京康,结果一不小心触及到了赵京康的眼睛!
  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
  心中陡然一抖!
  谢长东原本还处于激动中,结果被这一眼看的心惊胆战!一丝恐惧萦绕心头。
  不详的预感铺天盖地的袭来!
  谢长东紧皱着眉头,刚走到门前。
  结果,一道血光从天而降,溅到了他脸上,热乎乎一片,差点儿糊住了他的双眼。
  紧接着,一道凛冽的声音传入耳中,“谢长东谋反,罪不可赦!抓住他,本王要活的!如此才可以在百官面前审判,让天下人知晓谢长东的贼子之心!”
  随着这道声音越来越近,谢长东看到了来人。
  “宁王!”
  竟是一直不争不抢,看似无欲无求的宁王!
  此时一看,心机最深者就是宁王!
  谢长东脚下一软,控制不住的退后了一步。
  鹬蚌相争,渔人获利……
  ……
  翌日。
  天早就亮了,但京城百姓无人敢出来。
  等到天彻底大亮,有官府的人在路上高喊:“大将军谢长东昨夜起兵谋反,皇上惨死,宁王已平乱!”
  喊了一路后,渐渐的,大门紧闭的人都走了出来。
  这一夜,发生了这么多大事啊!怪不得皇宫的动静那般大,百姓居住的地方距离皇宫很远,都能听到动静,可以预见,昨天晚上在皇宫内究竟有多凶险。
  竟是……
  大将军谋反!
  宁王竟然平乱了!
  这一夜,北赵国皇宫内必定乱成一团!不,不光是昨夜,今天皇宫内依旧会乱得要命!千万不要波及到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啊!
  太平了这么多年,若是被波及,那真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边百姓们战战兢兢,那边皇宫内因为赵京康的死而乱成一团。
  不过,很快的,在宁王赵云哲的安排下,一片乱象中,又回归正轨,一件件事,有条不紊的解决着。
  一场谋反,皇帝和谋反者都死了,唯一立下功劳,平定乱局的宁王,成为了继承皇位的人选之一。
  很快,御医们都站出来称,辰王患有花柳病,不适合继承皇位。宁王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皇位。
  在忙碌中,几乎所有人都遗忘了赵明宇,无人知道赵明宇身在何处。
  在查探谢长东谋反的罪证中,有人想要乘此机会将谢小早牵连其中,告知宁王时,宁王只简单的说了一句话,“本王能顺利的借兵回京城,最主要的原因是平阳王妃提前告知谢长东意图谋反,平阳王妃不仅无罪,而且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