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全歼(2)
其实连弩改进之后第一个试用的就是特战队,后来发现连弩并不适合装备在特战队,一是因为体积比臂弩大,二是因为射程不如臂弩,三是因为发射的时候产生的声音太大。
特战队常常承担的是一些军队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潜入,比如千军之中夺敌将首级,这些作战任务对装备的需求很严格,体积要小,威力要大,最好都可以贴身使用,这样就能保持特战队员的灵动性。
经过多次的使用,齐景还是觉得连弩这种东西,最适合在军队中大面积使用,虽然不如攻城弩的效果,但是对付和自己距离较近的步兵和骑兵,都有不俗的威力。
这次羽林前卫使用连弩,就是在测试连弩在实战中具体的威力。
从敌人的落地速度来看,郑亨很满意连弩的威力,冲过来的骑兵向下饺子一样从马上掉落,这让郑亨没由来的笑了一下。
这是他郑亨这一辈子对付蒙古骑兵最轻松的一次。
溪得尾的大军已经乱成了一片了,这让齐景肯定了石头的说法,这不过是一群武装起来的土匪。
齐景高举黑冰,大喝一声,“推进!”
话音刚落,最前一排的士卒迅速的分到两边,猛地拔起地上的木桩,抬着铁丝网迅速的向中间靠拢,而挡在前面的都被后面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弓箭给射杀在地。
明军的靠近和同伴的死亡,终于让这一群土匪反应过来了,一些人已经开始抽出弓箭向明军反击了。
游牧民族的特性如今才表现出来,似乎个个都是神箭手,明军开始有了伤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游牧民族从小是在马上长大的,他们小时候的游戏就是拿着弓箭打猎那些小动物,哪里是明军这些小时候挥舞锄头的人能比得上的。
不过华夏民族虽然武力上比不上这些游牧民族,但是智慧上绝对碾压,刚开始出现伤亡,就有一排举着一人高大盾的士卒冲到了最前面,所有明军的身子纷纷压低,尽量躲在盾牌连成的盾墙后面不停的推进。
齐景挥了挥手,左七放下头盔上的水晶眼罩,带着特战队冲了上去。
站在远处,齐景被于虎护在身后,拿着望远镜看着战况,看了好一会儿,放下了望远镜,淡淡的说了一句,“战斗该结束了。”
于虎闻言点点头,从腰间拔出一根信号棒,点燃之后信号棒冲天而起,红色的烟花在空中绽放。
远处的战场忽然发出了一阵冲天的怒吼,所有的明军士卒,纷纷扯开了保护自己的铁丝网,将一人高的大盾铺在倒塌的铁丝网上,然后冲到了敌人的面前。
肉搏战没什么看头,尤其是和一群已经乱了章法,毫无优势,没有了马匹的骑兵。
——————
大明的朝堂上对齐景挂帅出征的事情反对的声音不小,不是说齐景没有能力,而是因为齐景在福州城下坑杀两万降俘,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
这个问题还没有处理完,齐景又匆匆跑去了战场,这一次指不定又要杀多少人。
每次一想到这个问题,杨士奇就头疼想呻吟,齐景去前线已经快一个月了,但是直到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皇帝和太子已经有点坐不住了,百官都开始悄悄向自己打听了,别说是他们,就连杨士奇自己都有点担心了。
十天前朱瞻基主动和朱棣提出自己想要去前线帮助齐景杀敌的想法,惹的朱棣开怀大笑,当下便封了朱瞻基为皇太孙。
很多人都以为朱瞻基是为了获得朱棣的欢心才这么说得,可是杨士奇知道不是,朱瞻基早就有准备,据说自己都整理了一个小小的包裹,被太子妃发现了告诉了太子,太子很明确的告诉了朱瞻基他不能上前线,所以朱瞻基才去找的朱棣。
杨士奇很头疼,他以为自己会辅佐一群上古的明君,结果从老到小都是战争狂人,朱瞻基才几岁?这就要跟着齐景上战场了?!
不过朱瞻基确实是个好孩子,自从上次在比武场上被齐景从太子妃那里带走之后,也不知道齐景和他说了什么,朱瞻基竟然主动搬出了东宫,住到了太子的行宫,就是和齐府连着的那个府邸。
上午跟着几位太傅学习四书五经,下午的时候跟着朱高煦学习军事知识,晚上就坐在齐景的书房,翻看齐景平时里随手写下的一些东西。
这些平常活动都是朱棣允许了的,自己也曾对朱瞻基观看齐景随手写的东西产生担忧,杨士奇怕齐景写了一些不该写的东西,皇太孙还小,若是被影响到了,就不好了。
朱棣对杨士奇的疑惑并没有当回事情,齐景虽然走了,可是他的那个谋士离断还在,不会让朱瞻基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事情的。
朱棣对朱瞻基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上次齐景只不过是稍稍提点了朱瞻基两句,这个孩子就主动去改变了,这实在是让朱棣满意极了。
虽然这次主动要求去前线的主意有点鲁莽,但是有这个心,总比没有好。
今天中午朱瞻基没有回太子行宫,而是留在宫里陪着朱棣和徐妙云吃了饭。
朱棣坐在主位上,看着今天陪自己吃午饭的人,笑了笑,很好,自己的儿子除了朱高燧之外都在,孙子也在,徐妙锦也在,就差个齐景了,不过这样的生活,朱棣已经很满足。
徐妙云就更加满足了,吃饭的时候都在笑,朱瞻基给她夹菜笑的更加灿烂了。
几个人说说笑笑,好像找回了在北平时的温暖。
皇宫外的人们都在吃饭,可是当三个头盔上插着红色羽毛,全身尘土的骑兵出现在京师城门的时候,所有人都吃不下饭了。
三个红翎急使清清嗓子,骑在奔腾的马上整理了下装容,对视一眼,扬起马鞭,狠狠的抽在马屁股上,猛地加速冲进城门。
“大宁大捷,奉天侯全歼五万敌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