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力量
大明陆军总参谋部根据张诚的命令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在陆军司令部的指挥下,规模庞大的军队调动集结以及海量物资的运输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为了击败德国人,整个大明的战争机器都在快速运转。陆军,海军,陆航以及众多后勤辅助部队都在尽自己最大努力。
仅仅是在三月份的时候,大明海军的强大运输力量就通过苏伊士运河向欧洲前线运输了超过四十万吨的粮食,三十八万吨的各种油料,以及数十万吨的其它各种物资。除了物资之外,大明海军的运输力量还从本土以及其它殖民地将大批军队送往了欧洲前线。
单单只是在三月份的时候就有至少三十个师的兵力被送去了欧洲战场,其中有不少殖民地部队。而这些运输数量在进入四月份之后又被大大加强了。现代化机械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补给。数量充足的话甚至直接使用足够的火力投射就能够结束战争。
大明的外籍军团在张诚掌握权利之后就被全面改编。所有部队全都转入陆军名下指挥。部队重新编组,依据其所在地进行组建。因为大明本身拥有着充足的人力资源,陆军实际上并不愿意接受这些在他们眼中战斗力不强的乌合之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一直都在大明流传。
只是张诚却认为虽然大明有着几乎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可是每一位大明的子民都是宝贵的。所以他们必须要有能够为他们去做牺牲的炮灰。这个时候的德国依旧拥有着强大的实力,而且强力的盟友们还在。虽然本土已经被炸的乱七八糟,可是凭借着美国人的援助德队的战斗力并没有下降太多。他们依旧有着一战之力。
可以预计的是,一旦等到明军大举杀入德国本土的时候,必然会遭遇极其激烈的抵抗。而抵抗就意味着会爆发战斗,战斗就会死人,而且以德国人的坚韧和实力来看。必然是会出现巨大的伤亡。
在这种情况下,张诚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那些炮灰们。
张诚从大明的后花园东南亚,大明的粮仓印度,大明的肉类和矿石供应地澳洲大陆以及中东与北非等地征集了数以百万计的炮灰部队。在将这些部队武装起来之后张诚当即就将他们送上了战场。与此同时。张诚可没有忘记了那些附属国们。
朝鲜、越南、尼泊尔、缅甸、泰国等大明的附属国纷纷接到了调集部队上前线的命令。这些国家没有拒绝的权利,他们也不敢拒绝。这个世界上敢于拒绝大明的国家都已经被打的头破血流。这些附庸国的小胳膊小腿的哪里敢不看大明的脸色
对于这些附庸国来说,大明就是天。
别说是找一帮整天没事干就会消耗粮食的男人们去打仗了,就算是大明在附庸国之中征集女人去随军他们也不敢放个屁。这些附庸国的女人们一向都是以能够将嫁给大明的男人做妾为终生追求。而且她们还是大明之中清楼的主力。
虽然是附庸国,不过这些国家的军队在上了前线之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毕竟是让人家来打仗。最基本的物资供应还是要满足的。毕竟大明有的是各种物资,慷慨的大明从来不会在钱财货物上面有所吝啬。他们所拥有的实在是太多了。
对于这些附庸国的军人们来说,在欧洲打仗远比在家里待着等饿死要强的多。至少在战场上他们能够吃的饱饭,能够穿上整洁的新军服。如果立下了战功还能够得到奖励。有了明军给予的奖励,他们回到贫瘠的家乡之后就将过上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
而且,为明军打仗的话他们是不需要缴纳任何赋税的。敢于向他们征收赋税那就等着来至大明的怒火吧。所以说,这些附庸国的军队在被明军抽调之后其战斗意志之高昂有些时候甚至于超过了明军本身。
到了五月中旬的时候,大明军队已经在中欧地区集结了大量的军队和军用物资。来自附庸国的约四十个师的部队,来自各处殖民地的超过六十个师的部队以及作为主力的明军陆军一百五十二个步兵师,六十一个装甲师。四个炮兵师以及大量的后勤支援部队和直属部队。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七百五十万人。
除此之外,明军在伊比利亚半岛和亚平宁半岛上还部署有超过七十个师,近二百万的军队用来牢牢牵制在法队与美国远征军的部队。
同时明军在巴尔干地区也部署有百万大军威逼德国南部地区,牵制了数量不菲的德队。北边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军队在不断进攻挪威与瑞典,同样也牵制了大批的盟军部队。
明军在俄国,波兰还有南部欧洲地区还保有约二百万以上的军队用于镇压地方游击队活动同时保持陆地后勤运输线通畅。同时明军在波兰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战略预备队,随时可以用于支援德国战场。
到了五月二十九日,明军正式发起代号为雷霆的超大规模会战。动用超过七百万军队,两万五千门火炮,两万六千辆坦克装甲车以及超过一万四千架的战机向着德国发起猛烈攻击。
德国人早在明军占领俄国之后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尽最大努力来扩充自己的力量。在明军全面进攻开始之前。德国人已经动员和组建了超过四百五十个师,包括预备军在内总计近七百万的军队。
德军拥有各种型号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超过一万九千辆,各种型号火炮一万八千门,各种型号飞机一万七千架。此外德军还得到了部分法队和美国远征军的援助。同时盟国也已经尽最大努力的集结航空力量前往德国进行支援。
虽然从纸面上的实力来开德国人的力量并不算弱。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从北非开始。到后面的亚平宁之战,再到之后的巴尔干,俄国,罗马尼亚以及波兰等地的战斗之中德军基本上都是惨败在了明军的手中。这就直接导致了大量的精锐部队的损失。最为著名的就是高加索会战之中以第六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为首的上百万精锐部队的全军覆没。这极大的打击了德军的实力。
从开战之初到德国会战发起之间的数年时间里,德国人死伤被俘失踪的官兵数量已经超过了二百五十万。以德国的人口基数和可征召男性数量上来看,他们已经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一点从德军大量组建地方民兵部队算入后备军之中就能够看的出来。
许多老人和孩子都在保卫德国的口号下被征召入伍。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重型武器。手中使用的都是老式步枪以及德国人自己研发的铁拳反装甲火箭筒等老式武器装备。换句话说,这些人都是炮灰。
除了军队之外,在武器质量上双方的差距也非常大。
就像是炮兵来说,德国人的统计火炮数字是口径在三十七毫米以上的都被计算,而明军却只是计算口径在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这之间的威力差距就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了。一百毫米口径的火炮与三十七毫米口径的火炮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向来都是大明陆航占据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就更加不用多说了,明军大规模装备的喷气式战机数量已经超过四千架之多。而且在全力开始爆发生产能力和不断扩建生产线的情况下,明军每个月都能够生产出来千余架新式喷气式战斗机。同时还有数量不菲的发动机备件。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提高。
而相比之下,德国人的手中只有不足六百架的262暴风鸟,这已经是他们拼劲全力在这段时间之内生产出来的数量了。虽然已经将技术共享给了自己的盟友们,尤其是生产能力强大的美国人。
可是,建造生产线,培训工人,准备各种原材料等等事情哪怕是在国家全力安排之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盟国生产的喷气式飞机想要登上战场至少也要数个月的时间做准备才行。
而对于大明来说,几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他们横扫整个德国了。而那个时候基本上就已经是大局已定。
双方在地面作战的主力,装甲部队上面的差距更加严重。
德国人的装甲部队数量很多,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战斗力不强的老旧轻型坦克。例如装备二十毫米机关炮的马克一型坦克,装备三十七毫米火炮的马克二型坦克这些自己生产的早期型号坦克。。
ps:ps:感谢书友木二少、风忘之、铁人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铁人、半夏灬夜微凉、半面君的ufo、sd2005、zsdata的打赏支持。感谢所有为辉煌之世点击,投票,打赏,订阅,收藏的朋友们。感谢大家的支持。
求月票和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