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河
离天更近一些,却也有五百万里之遥。
莲花山下的石碑上写着“天欲坠”三个字,那是三百多年前,天河决议之后,莲花山上一位决意孤身前往天外的大仙师留下的手笔。
莲花山上,每个人都知道,这不是危言耸听。
这个世界,就像是一枚鸡蛋,天是蛋壳,呈椭圆形。
地是蛋清,浮浮沉沉。
而蛋黄,早不知哪去了。
四十多万年前,天曾崩塌过一次。那一次,有割裂一切的罡风从天外吹进来,城与城碰撞、消失,山与山挤压、爆裂,海与海融汇、倒卷……世界被撕裂成了千丝万缕的碎片,水上燃起了大火,火里裹挟着寒冰……所有的常识与规则,都出现了彻底的崩坏。
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终于将那个崩塌的缺口给堵住,重新为这个世界建立了秩序。
并从此留下了补天或者刑天的传说。
不过那是四十万年前的事情了,即便是对于生而永生的人类来说,也是一个漫长到足以遗忘的远古时代。
人类生而永恒,但却从来没有人真正的永恒过。
能活上一万年,已经算得是高寿了。
关于远古的记忆,如今只存在于尘封的藏书室里,或者化作一个个符号存在于某些记忆灵阵中。不会再有人去刻意翻起。
直到三百年前,天穹震荡,南北倒转。
在那场普通人甚至都不会察觉的变动中,莲花山、太阳山、正余山合聚到一起。
于是天上便多了一条雪白的天河。
三山形成的统一意见,便称之为天河决议。
天河决议甫一公布,便震动了所有人。
直到这时,人们才又想起,四十万年前那场倾注了所有人目光和精力的,轰轰烈烈的补天行动。
三百年前的天空中,其实有四座浮岛。除了莲华山、太阳山和正余山之外,尚有一座金铁山。
被三山排除在外的金铁山,对天河决议大为不满。
他们搬出了四十万年前补天的详细资料和计划,企图说明,第二次补天才是正确的道路。并且有意效仿四十万年前旧事,领导这第二场补天行动。
不过未等到他正式发布他的主张,便被三山联合给围灭了。
不仅如此,所有关于补天行动和金铁山相关的信息,一律被销毁,荡然无存。
地面灭城三十座,死人百亿余。
时至今日,即便是在青剑宫的藏书楼里,也再找不到金铁山和四十万年前补天行动的任何记载。
若非青剑宫大仙师曾亲自参与了灭绝金铁山一战,温凉也不会知道这么多故事。
若说一开始,温凉还想着要逆转天河决议,在见到青剑宫大仙师之后,便彻底熄了这个心思。
天河决议的意志,绝对不容侵犯。
天河决议的内容,四个字足以概括,叫做:“破壳而出”!
四十万年,人们可以补天,那是因为那时候天只是塌了一角,其它地方尚算完好。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同四十万年前那一次不同。
天壳稳固如常。
但是,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
每天缩小一公里,每月缩小四十公里,每年缩小五百公里!
一万年后,天就在莲花山的头顶。
当天壳缩小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按照三山各自进行的推演,世界会迅速塌缩成为一个极点。
极点之后的世界不可知,但唯一可以知的是,那绝对不是现在的这个世界了。
所以,悬浮于高空的莲花山、太阳山和正余山,就是这个世界最后的防线。
“破壳”是唯一的选择!
“破壳”的关键在于破开天幕。
然而天幕之坚,远非人可以想象。
按照正余山最悲观的一种计算方法,天幕的坚固程度,恰好等于这个世界所有灵力所能形成的动能之和。
这种计算方法的原理,叫做能量守恒。正余山所有的灵阵和法诀,都是在这一条原理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正余山存在的历史和辉煌,证明了这条原理的正确性。即便是刻意找茬的灵阵师,也无法反驳这一条原理的合理性。
也就是说,天幕内的世界,根本不存在能够打破天幕的力量。
太阳山和莲花山的计算结果,比正余山要好一些。
至少,在他们的灵力理论体系中,不存在着绝对稳固的东西。
尤其是莲花山,他们相信自己手中的剑,可以斩破一切阻碍。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是他们的剑斩不破的,那只能说明自己的剑还不够锋利。
天幕虽坚,但只要剑够锋利,迟早可以斩破。
就在这绝望混合着希望的氛围中,他们决定在天幕上划一道天河。
天河以三山为枢纽,汇聚了世界里所有能够汇聚的灵力,化为剑锋,在天幕上日夜切割。
每日切割前行一里,每月四十里,每年五百里。
万年之后,在天幕降临在莲花山顶之前,至少可以切割出一个五百万里的豁口。
他们就不信,这天幕之厚,会有五百万里之远!
天河在三山的头顶上往返流淌,每当势弱之时,山上的人便会为天河添一把力。天河日夜流淌不休,山上负责添力的人,便也日夜不休。
莲花山有九剑宫:冀、兖、豫、雍、扬、荆、徐、青、幽。
太阳山有八星门: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正余山有十二剑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这一条汇聚了世界上所有能够汇聚的灵力的天河,便掌握在三山之上,所有的大仙师的手中。
山上的人,每个都知道,那条横亘天空的银白色天河,意味着什么。
他们所做的所有事情,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一万年之后,能够逃离这个行将崩溃的世界。
他们也许会失败。
但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够成功。
一万年后,他们所有人都不在了。但是他们希望,他们的文明,还能够继续存在着。
即便是连这个世界都已经抛弃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