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七章 开发琉求
“看来美食吸引力不小,可以照例在城中开设,士庶可以就近享用美食,多半会呼朋引类,携家带口,增加朝廷收益。”费苏坏笑道,他举一反三,开始勾画城中的美食街道,商业税赋远超农桑,一个行在能带来多少?整个江右各大郡呢?想想都让人笑了。
王秀对看到世家子弟吃喝不以为意,又不是理学禁锢时代,这个时代是相当市民化的,除了重臣正式出行,就算是达官显贵出行游玩,也没有让平民回避的道理。
只是,他却知道赵柔嘉来了,范离没有陪同公主,竟然和吴宣他们来吃喝,小两口似乎矛盾很深啊!不过,费苏的话让他眉头微蹙,道:“不可。”
“哦,为何不可?”费苏非常疑惑地道。
“办多了,就不吸引人了。”王秀没有说明原因,只是悠悠来了句。
费苏不愧是经年的老手,立即明白过来,你要是城里办美食街,城外的贸易区怎么办?就算城内有了固定的美食街,更会引起恶性竞争,最终非但发展不起来,还会导致市政规划的不合理,造成行政干预时常,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
这不是不可能发生的,而是只要做绝对发生的,万国博览贸易区属于批发市场或高档购物中心结合,城内你可办级商业饮食为一体的商贸中心,却不能强行规划街区。
“不过,你的法子稍加改动,倒也可以在南城实施。”王秀眼珠子一转,似乎想到了什么。
说到南城也就是外城,是因随着人口增多,城外商业区也大大增加,朝廷决定把江宁向南扩张。
原先的外城和内城合并,称之为内城,城池向南扩张,南北延伸城墙十五里,东西延伸二十五里,把江宁府建成江右大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南京。
当然城区县城也不能一个江宁县了,而是设置玄武、江宁、上元三县。
外城添设个商业中心,也是蛮不错的,费苏心下盘算着,却兴致勃勃地道:“还望山长指教。”
“谈不上,外城城区的设置,居民区留出些许小型街道,由官府出钱盖店面,搞一些地方特色的美食物品街道,既方便百姓购物生活,也能弥补到达城北的不便利。”王秀把小型美食街主张拿出来。
虽说,大街小巷有酒肆美食铺子,却不影响规划几条小街道,还能够形成资源上的互补。
“山长设想大善,如此,北部形成统一的贸易区,南部是零散特色商业区,朝廷又能收入颇斐。”费苏呵呵地笑了。
“先生设想是好,只是六个带回的种子,我看还是不要官府强制推广。”宗良眼前一亮,立即想到了玉米种子推广,感觉官府推广弊大于利。
“如今,各地民田多种米麦桑麻,若要令百姓大量种植玉米、甘薯和土豆,恐怕会引起民怨。先生可曾记得,真宗皇帝取三万斛占城稻种,饬令士民改种,至今尚未在江右、荆湖各部推广,也是民间的阻力。”
“近年来,朝廷推广甘蔗种植,也是成效不大,并非农户不愿种植,而是地方官的缘故。”
王秀立即警觉,宗良说的很不错,就像某些技术应用,往往是商人推行开来的效果,远远高于朝廷推行,因为商人会殚精竭虑让利益最大化,自然会不遗余力地宣传,朝廷却不可能做到这点,地方官为了省事往往摊派,为了尽快赚到政绩,还用行政权力强行推广,引发抵触情绪。
就像玉米不可能种植到南方,你要真让官府推行,南方各军州不翻了天?地瓜也是,种在山地的甘甜美味,你放在江南水乡试试,农户不跟你拼命才怪。
“大哥说的有道理,差点忘了这茬,是不应该官府来推行,定要交给商人来办。”
“先生,琉求还有崖州气候湿润,完全可以鼓励当地居民种植,不用强求江右福建生民种植。”薄章发表了建议。
王秀一阵难堪,那么多年来,自己竟然没有看出来,恍然道:“好啊!说的不错,琉求土人稀少,福建渔民经常来往,可以让他们带去,命琉求巡检司派员散播,相信海商必然会蜂拥而至,白糖可是有大利的,可交给兵部、司农寺定下条陈厘款。”
宗良看了眼王秀,又道:“朝廷殖民南海,又向南州迁移,琉求却不得不充实。此处和南海不同,荒年流民可以迁徙到岛上,逐步取代土人,又能解决厢军靡费。”
果然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能和当代精英探讨问题,王秀认为收获是巨大的,朝廷遇到灾荒就流民青壮编练成军,解决了大半流民问题,逐渐形成惯例,只是军队数目增加了,战斗力却减弱了,他也没有好办法,除了鼓励海外殖民,依然把流民编成厢军。
只是,愿意去海外的流民并不算多,有愿意铤而走险的,更有蜗居家园的,厢军依然非常庞大,占用相当数量军费,根本就不能打仗,就算遇到签发的校阅乡军,也是一触即溃。
琉求,也就是后世的台湾,面积并不小,距离大陆也不远,应该会有不愿去南海的流民愿意去,能够安置灾民,又能发展经济作物,官府再给予一定补偿,相信愿去的人不少。
对,消灭当地土著换成流民,政策和南海固然大差不离,也显得尤为残酷,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三代人口之后,将会是客家人居民,对本土的向心力会很强,不在会出现本岛和外籍人士的争论,无论大陆政权怎样变迁,独立是不太可能了,一举三得啊!
哦,还有个北方的倭国问题,这可是个老大难题,经济上不断地入侵,等彻底解决北方问题,就应该把倭国提上议程。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