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布局朝廷
周延儒算不上什么清吏能臣,更多的是小人,他党羽众多,贪污腐化,做了三四年的首辅,要是被下狱,真的会牵累到很多人,包括周正!
周正听懂了周清荔的意思,沉吟片刻,道:“好,我找时间与他聊聊。”
周清荔看着周正,道:“你找个理由,正大光明的去拜访元辅,你现在有这个资格了。”
周正是登莱巡抚,虽然这个巡抚比其他巡抚差了一大截,但终归是巡抚,是有资格敲首辅府邸的大门了。
周正嗯了一声,道:“我明天就去。”
周清荔看了眼周正,有些欲言又止,转而道:“你再找时间去拜会一下张尚书。”
张尚书,兵部尚书张凤翼。
周正现在是隶属于兵部,于情于理都要去拜会一下。但周清荔的话,显然不止于此。
周正若有所思,道:“爹是觉得,兵部会派遣我其他重要的事情?”
周清荔望着大门口,神情忧虑,道:“官军看似胜多,但匪乱却越来越盛,有遍地开花的迹象,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等地的乱匪不断的聚集,他们还搞出了一个什么‘二十八寨会盟’,若是他们真的合起来,总兵力可能高达数十万……”
周清荔显然是看出了一些事情,没有朝廷那些大人们在官军不断胜利下得出的自信与从容。
周正深知历史,吸了口气,道:“爹说得对,官军现在看似气势如虹,胜多败少,但内政若是继续败坏下去,单凭纯粹的镇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还是必须休整内务,安定百姓,断绝乱匪的来源。”
周清荔目中都是忧虑之色,道:“毕尚书在的时候,曾经与我讨论过,若是辽东得缓,便可着手整顿内务,尤其是田亩,赋税的问题。现今朝局混乱不堪,党同伐异,谁还能有些整顿内务,安民定众?”
周正心里一直有个计划,这个计划却不能说出口,思索再三,道:“爹,静观其变吧。”
周清荔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
就在这时,福伯悄步走过来,看了眼几乎一模一样躺在摇椅上,抱着茶杯喝茶的父子俩,道:“二少爷,有位马郎中求见。”
周正一怔,旋即知道是谁了,起身道:“应该是马士英,爹我去见见。”
周清荔知道这个人,点拨道:“他近来风头颇盛,听说靠上了温阁老。”
周正还不知道这件事,目光微冷,道:“我知道了。”
周家前院的凉亭里,周正还没到,马士英就匆忙走过来,急声道:“周大人,不好了,朝廷要查盐课。”
周正神色如如常的坐下,道:“这点小事你都搞不定吗?”
马士英跟着周正坐下,急色道:“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原本的盐是要分发给各省,各省缴银入国库,但实际并不是,现在朝廷说各省积亏三百二十万,要盐课提举司如数全解上来,否则就严厉处置。”
周正听着明了,这应该是毕自严事情的一个延生。
“为什么不去找温阁老,他即将成为首辅了。”周正淡淡说道。
马士英陡然清醒了过来,连忙站起来,脸上僵笑着道:“大人不要误会,我只是偶尔拜会过温阁老,并非投入他的门下,我一直唯周家马首是瞻,请大人明鉴。”
马士英能有今天,全是周正一手安排。即便现在靠上温体仁,他也不敢与周正不敬,更别说翻脸了。
周正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我明天带你去见元辅。”
马士英顿时觉得头皮发麻,道:“大人,我去见元辅?不太好吧……”
马士英刚刚靠上温体仁,要是去见周延儒,温体仁即将继任首辅,还能有什么前途可言?
周正语气越发淡漠,道:“我不喜欢温阁老。”
马士英这次是真的清醒了,连忙抬手道:“一切都凭大人安排。”
周正现在是巡抚了,有资格被人称呼为一声‘大人’。
周正哼了一声,这才道:“盐课的事,没那么麻烦。朝廷要追究,就得追究各省,虽然你是前任提举,但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稍微运作就能撇开你,不用那么慌张。”
马士英心里顿时稍稍安定,僵笑着道:“是。这对大人来说是小事。”
周正在朝廷中预先安排了不少人,但真正能上位的不多,马士英还算可以。
但他一个还不够,还得再着手安排一下。
周正心里这样想着,淡淡道:“去吧。”
马士英连忙抬手,道:“是,下官告退。”
周正看着他的背影,心里计较一番,起身去与周清荔说了几句,便出府向兵部走去。
马士英离开周府,坐在轿子里,神情还是一阵紧张,难以缓解,自定。
周正现在比以往更加镇定,从容,自信,有了以前没有的那种上位者的气度与威严。
马士英眼神闪烁,慌乱。
马士英原本以为周家已经没落,周正在外面立些军功也不能怎么样,却没想过,周正从来没有凭借周家的行事,一直靠的他自己!
马士英有种不好的预感,如果被周正厌恶,他很可能会被打回原形,谁也护不住他!
“弥补!弥补,必须尽快想办法弥补!”
马士英急急的自语,脑门上甚至出现了细汗。
周正没有管马士英这颗棋子,径直来到兵部。
张凤翼看着周正笑呵呵的道:“刚回来就来见我,这是有什么紧要的事情?”
张凤翼很看好周正,不动声色的已经在着手培养。
周正没有客套,不卑不亢的抬着手,道:“大人,登莱,东江镇地广人稀,战略位置重要,恰西北灾情严重,乱民众多,无法安置。下官请将这些人,安置在登莱。”
张凤翼神色十分欣慰,招呼着道:“坐下说。”
周正抬了抬手,在张凤翼身侧走下。
张凤翼喝了口茶,道:“你说的,我与陕西,山西巡抚,布政司都沟通过,还有曹文诏,他们都十分高兴,乐意配合。尤其是曹文诏,他俘获了众多乱匪,又无处安置,正好你提这个要求,他还上书,为你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