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七郎献策(上)

  爱子如命的皇帝萧衍自然不会同意贸然兴兵。
  萧正德也是突然灵机一动,便在太子萧纲面前或明或暗地点醒他。如果趁着东魏内困,趁机图利,成了是太子的功业,不成就不成嘛,试试而已。七郎一向我行我素,和哪个兄弟都不怎么深交,就连太子也不怎么放在眼里,这也算是对他的一个警告。
  太子萧纲本是梁帝二子,要不是因为昭明太子萧统死了,萧纲没有登太子位之想。不管怎么说,梁帝弃嫡长孙而立了二子萧纲为太子,怎么都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令萧正德兴奋的是,太子萧纲居然真的信了他的话。
  萧正德把这些事一五一十全告sù
  侯景的时候,侯景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他兴奋之极的是萧正德居然愚蠢到如此程度,他更兴奋的是萧正德居然对他信任到完全不设防的程度,还有更兴奋的是梁太子萧纲的耳软如棉居然也到了让他不敢置信的程度。这种种兴奋加在一起,就出现了令侯景更兴奋的设想:太子萧纲之偏听偏信,临贺郡王萧正德之〖.
  n
  e
  t敢想敢为,如果都能被他利用,那会是怎么样的?
  侯景惊心的是,高王的消息这么快建康就知dào
  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消息的真实性和严重性。如果高王真是小伤小恙,不会在建康传得神乎其神。但高王一生使诈,谁知这又是什么阴谋?他不能轻举妄动。
  他要看看高澄如何应对南梁兴兵,或许他可以从中察知事情真相。
  “阿爷!”侯和进来半天见父亲一会儿蹙眉一会儿又不自觉地暗笑,不知他心里在想什么,可是眼里就是没有他这个儿子。
  侯和心里其实与父亲侯景是有芥蒂的。或者说是从生母之死失去了联系开始;或者说是从河阴城里痛下狠手开始的,虽然那是为了帮他掩饰。但芥蒂反正就是这么已经产生了。
  侯景被这一声大喝惊醒,心里甚是不悦,手里紧握着帛书不肯放下,一边拢入袖中一边大怒道,“整日里无所事事,天天来烦我何所谓也?”
  侯和倒也不惧父亲怒意,反驳道,“阿爷如今和高王不相上下,也不为儿子想想。阿爷要是真为我多计较一分,我也能如高子惠一般做个掌国的权臣了。”
  这简直就是痴心的妄想。别说高王尚在,就真是高欢死了,侯景知dào
  自己在大魏一时也取代不了高欢,高澄是气候渐成了。但正是因为这一想,他突然起了个念头。大魏不可为,总有可为处。不能与这个鲜卑小儿共处这是他早就明白了的,眼前岂不是就到了该思考这件事的时候?他更渴望知dào
  高王的真相了。
  侯景忍住火,没有再往下接着骂侯和,反以教导之态道,“南梁兴兵来犯,大将军正愁苦,你有在这儿的功夫不如去见大将军请命灭贼。若是大将军肯重用尔,尔才有来日之机会。”
  有些事,他不能说,不能问,但是侯和可以,正好可利用。
  侯和非常不满父亲这种态度,不屑道,“高大将军一向看我不顺眼,我岂能再主动去请求他?”
  真不相信自己儿子如此之蠢。侯景心里快要被点燃了,也只能耐着性子道,“尔乃郡公世子,将来必然要在邺城侍奉天子。大将军秉政掌国,尔岂能与之分庭相抗。多多亲近才是良策,时时跟随相处久了,大将军必会善待尔。”
  “郡公世子”这几个字听得侯和心花怒放。虽然父亲的话他不以为然,但父亲的意思他到底还是听明白了。父亲是想让他把根基扎在邺都,跟着高澄一起侍奉皇帝,成为高澄的亲近之人。这意思难道不是为了让他将来继承爵位吗?
  看儿子一脸蠢笑,侯景反倒安心了,他就是要让侯和去稳住高澄。
  在布满猜测不安的邺城,国使馆驿林泉舍倒像是个世外桃源。林泉舍在邺都中最繁华之处闹中取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园子。林泉舍不负林泉之名,园中颇具山水之胜。自从湘东王萧绎夫妇等人入住以后,园中便再也没有闲人。
  连阴密布了多少日子的邺城下了冬天最大的一场雪。高澄雪后登门,入了林泉舍倒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多少日子都没觉得这么轻松、舒心过了。他其实也是刻意摒弃随从,便装而来,不像是有意于军国大事,倒像是来寻访故友闲聊赏雪似的。
  他和萧绎,算是故友吗?他忽然有点羡慕萧绎。说是在邺城为质,但他从来没有为难过这位南梁皇子。无形之中,萧绎还躲开了建康的明争暗斗,至少之前看来是这样的吧。
  林泉舍也算不俗,大魏也算是厚待这位梁国皇子,萧绎住在山水之间,说不出来有多逍遥快活。每当想到这儿,高澄心里就有那么点妒恨交加,觉得是他成全了萧绎。
  说妒恨也是玩笑意味的。但萧绎确实是对他很有用处的人,他不能不紧紧握在手里,稳妥待之。
  崔季舒胖大的身体跟在高澄身后。满地都是雪痕,即便清扫过了也路滑。崔季舒小心翼翼,从远处看起来身子轻摇轻晃,有点滑稽可笑。
  他倒仔细留意了一下。林泉舍这么大的园子,现在只住着萧绎夫妇,但现在看起来满是淡泊清静之态,并不显萧条。他也时时命人来关照,这是高澄的意思。大将军自己不会常见这位梁国皇子,但是要时刻关注动向是一定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萧绎一直很安静。
  大雪掩了山水秀色,添了仙气,好像琼宫蟾府。远远就听见有笑声串串如银铃,清脆悦耳地传来。雪后空气清新,再衬着这笑声,让人心情想不惬意都不行。而且笑声还不只是一个人的。
  在邺城还能听到这样的笑声,不能不打动人心。
  雪里亭台楼阁、碧竹苍树都被掩映了。远处情景看不清楚,也许并不太远。高澄步子一直没停地跟着引路的小奴往前走,正是往那笑声的方向去了。自从萧绎住在这儿,他还从来没来过。
  萧季舒看着高澄步子轻快,心里暗笑。
  几个穿着红翠相杂衣裙的女子正在从竹叶上收集落雪。手里捧着陶钵玉盂,如削葱根般的玉指在竹叶上轻掸轻扫。或说是在收集落雪,还不如说是趁机玩乐。时而聚起来相议论,时而又各自散去自行其事。
  这情景高澄和崔季舒从来没见过。北朝风俗向来不如此,金戈铁马倒常见,就是没有如此闲适过做点聊以打发时光的事。
  一个丽人走出来,头上双鬟高耸,插着堆花成簇的金钗。钗上一只展翅欲飞的飞鸟,口中衔着五色玉珠串成的流苏就垂在额角鬓边,随行动轻摇轻晃。美人着锦裘,微露绣夹裙,不觉臃肿,倒通气贵气,偏又不俗气。
  高澄一眼就认出来是七娘徐氏。他见过的美人实在数不胜数,七娘也算不得是特别容色殊丽,但总让他记忆犹新。徐氏天生就有别于众,就是那个最惹眼,最出跳的那个。
  崔季舒也认出来徐氏,抿唇暗笑。这些日子难得见高澄露出这么轻松的笑意来。
  “大将军久别重逢,”七娘看到高澄一点没意wài
  ,径直走过来,含笑相问,仔细打量,“气色还好。”她的关切让人觉得舒服,没有一点不自在。甚是亲切,不觉得有什么别的意思。
  倒是她身后那几个女子,都忘了自己要做什么,各自捧着钵、盂相聚于一处,在七娘身后向此处张望,个个笑意盈盈,又不时凑于一处交头接耳,时而掩不住地笑出声来。不觉得放肆,倒更显得天真烂漫。
  崔季舒知dào
  那些女子必是在张望高澄,心里感叹世子总是这么引女郎们注目。
  高澄全无心思,只向七娘笑道,“夫人无恙?在邺城还好?”
  七娘笑道,“人在哪里并无不同,心里安定便是。”她笑道向不远处的屋子指了指,“萧郎早就恭候大将军。”
  高澄真有点意犹未尽,总觉得还有话想和她说,但他心里有事,也不便久留,便跟着七娘往那屋子走去。
  从建康到邺城,萧七郎所住的屋子从来没有改变过。邺城冬天其冷更甚,蒙窗的厚麻布能做到一点风都不透,自然就一点光也不透。而且屋子里并没有点那么多的灯,也不够明亮。
  崔季舒刚刚从外面那种雪后清新之处进来,非常不适应其中的滞闷昏暗。倒是七娘徐氏可能是早就习惯了夫君的怪癖,而且非常顺从他,一点也没有不自在,倒还兴致勃勃地说用刚收的竹叶上的雪水给尊客烹茶,便以此为借口退了下去。
  七娘一出去,这屋子里感觉更暗淡了。
  其实高澄刚进来的时候根本就没看到萧绎在哪儿。倒是萧绎虽眇一目,究竟是呆熟了的地方,一眼就看到刚从外面进来的高澄和崔季舒。
  “高大将军,久不相见,今日知大将军特意来访,世诚特意恭候。”萧绎特意从筵床上起身。
  这屋子大而空旷,和高澄第一次在建康见萧绎的那屋子差不多。萧绎并不来相迎,这是南人之礼。
  高澄也不用人相请,随意在萧绎对面坐下来。
  萧绎拜见,高澄答拜。
  两个人都显得格外得温文尔雅。
  “大将军,自世诚到了邺城久不相见,怎么忽然想起世诚?想必是有事?”萧绎个性猜忌,高澄突然造访他不能不疑。况且高澄日理万机,要是无事怎么会想起来他这个已在掌握中的南梁皇子?
  高澄倒有点惊讶了。萧绎在南梁也不是一点自己的势力没有,甚至可以说是很有势力。怎么这次南梁兴兵的事他竟一点也不知dào
  吗?高澄心里这么想,表面上自然是滴水不漏,只笑道,“世诚兄在邺城已数月,思归否?”
  “怎么,大将军是找到名马了?还是时机已到,可以与世诚共猎天下?”萧绎倒一点不领情,连寒暄几句都没有,直接就把他和高澄在建康别业的密约搬了出来。有点相迫的意思,还带着点嘲讽,这让高澄心里很不快。
  “世诚兄已经成了他人的猎物,还笑得出来?”高澄虽然神色淡然,但他是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
  萧绎一怔,反问道,“高大将军以我为猎物尔?”
  崔季舒是实在忍不住了,忿然直身道,“七殿下怎么这么糊涂?大将军要是欲以汝为猎物,又有何所图?殿下难道不是已在大将军掌握之中?况且大将军待殿下之心,殿下自己平心而论究竟如何?”
  高澄也不拦着。有些话他不好说,就是用得着崔季舒的地方。这种时候,崔季舒说的话就是他的话,想必萧绎也知dào。这些话他当然是不好去质问萧绎的,但正是他想说的。
  “谁欲图我?”萧绎倒并没有被崔季舒问住,反倒立kè
  反映过来,变了面色,成了他质问崔季舒。那种一闪而过的惊惧,让高澄准准抓住。
  “七殿下尚在邺城,南军就已经至司州,兵临平阳,隔淮水蠢蠢欲动,难道不是欲借大将军之手处置了七殿下?”崔季舒再次以此质问重重地敲在了萧绎心上。
  这个问题一抛出,萧绎沉默了。
  高澄盯着萧绎不说话。他就是想看看萧绎究竟是什么态度。
  萧绎面色苍白得像宣纸一样,目中满是怨毒之色。
  “七殿下,大将军从来不是出尔反尔之人,事至今日,七殿下除了大将军还能信任何人?”崔季舒逼问一句,这既是暗示,又是引导。
  高澄刚刚进门时那个嘲讽而带着些许委屈相胁迫的萧绎不见了。不得不说,这么大的事,突然知dào
  自己陷入险境,几乎如同悬崖边一脚踏空,但萧绎在怨毒之后很快恢得过来了。
  “高大将军容禀。”萧绎伏地拜道。高澄一直不说话,沉默是更大的威力,萧绎也不得不折腰。“世诚是心甘情愿追随大将军到邺城。世诚在建康久闻大将军之威名,心中敬服。建康别业与大将军初相识便一见如故,倾心折服。绎不才,愿与大将军共猎天下,此心未改。今天下未定,大魏与梁正宜和衷共济,不宜多生事端。崔侍郎言梁兴兵欲犯大魏,绎倒不以为是如此。若真是来犯,何必只隔淮水观望?看不出用兵之策略,也无任何实质进犯之举,难道不是装腔作势给大将军看的?连崔侍郎都明白是欲借大将军之手处置绎,大将军以为如何?果真杀了世诚就能平患,世诚为大将军绝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