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高相逢危(三)

  高洋却轻松笑道,“重信守诺要看对何人。侯尼于对大兄自然重信守诺,不敢妄言。大兄对宇文黑獭般凶丑便不必以君子之道待之。黑獭诳出帝于关中,陷高氏于不义。不念父王提携之恩,是为无义。后又行大逆而弑君,是为无道。前番因天灾而赴陕州取我大魏仓粟,是为无信。如此不堪之人,大兄何必把与他的诺言放在心上?”
  高洋说得一本正经,高澄听得津津有味,点头笑道,“侯尼于果然是进益了,见地不凡。”
  杨愔暗自松口气,但还不敢放松下来,暗窥高澄。
  “大将军,此时不宜征西寇。”气氛刚轻松下来,就有人大声道。
  陈元康从席上站起身来,大步走到高澄身侧张挂的舆图边。
  包括高澄在内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到了陈元康身上。陈元康伸手指了指恒农,“大将军,河桥虽未失,但恒农已被夺,此时贸然西征,恐怕不相宜。”
  之前的河桥之战〖%
  M.35ww.就是两魏在边境的一场混战。表面上看起来是司徒侯景作为豫州刺史欲夺回其地,但实jì
  上是两魏争夺边境要地通路的一场大战,关键在于扼喉之处的控zhì
  权。谁把握住要冲,谁将来就能得势。最后以东魏收复河南,掌控住了河桥和虎牢要地而以全胜告终。
  宇文泰固然这时不敢轻进,但未必是顾忌三年之约。一部分是因为对河南诸州缺少控zhì
  ,无法突进而已。
  可对于高澄来说,虽然上党军可由河内过河桥向西,但恒农上前为防守,后有潼关阻隔,想入关中腹地也并不容易。玉壁又扼住了晋阳军南下向西之喉,和上党军的境遇相同。
  “大将军,听说王思政早就给黑獭出主意,自请去守恒农。”陈元康把自己刚刚探知的消息送上。
  高澄猛然从沉思中醒来。王思政的将才他自然知dào
  ,照王思政的性格,如果他在恒农,必然守而不弃,确实是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的脾气。
  “长猷只因王思政一人便觉西征不可行吗?”高澄口中所言和心里想的却不相同。
  “大将军,黑獭疑心重,并不肯重用王思政,已令其去守玉壁,只是以黑獭的为人,不令王思政去恒农不表示他不会另遣心腹去恒农。”陈元康又向玉壁处指了指,那正是汾水下游的通关之冲要。
  高澄站起身走到舆图前,对着舆图。“长猷,我倒并不忧心黑獭的心腹。”言外之意,高澄心里并不是特别看重宇文泰的几个柱国大将军,反倒更看重王思政。他颀长健硕的背影留给别人,陈元康只看到他美如画笔描绘的侧颜。
  “大将军,”崔暹先站起身来。“征战者,国力相较。西寇国贫力弱,我大魏蒸蒸日上,岂能输给西寇?大将军施惠遍及庶民,重信而威望深孚,这又岂是宇文黑獭比得了的?”
  其实说起来崔暹是高澄最得用的人。这人是高澄选材任人的典范,深得高澄重用,也出了不少好主意。只不过崔暹帮高澄做的都是革易时势的事,像什么立法惩贪,煮盐充军费,他自己不得利,但国之计利却以长远,说起来都是有利于社稷的大事。可那些被损了利益的人自然是格外痛恨他。
  人人不以为是大将军欲变,只为是崔暹拿主意再撺掇大将军,他自己招了不少的骂名。这其中当然有为高澄担骂名的责任。只是别人在恼努崔暹的时候自然也就把对高澄的怨恨减轻了。
  高洋和杨愔这时候就不再多话,只管留心听。
  高澄不再看舆图,又走回大床边坐下来,向下面指了指,“都说说,夫战者,庙算胜者多胜。”
  崔季舒看侄儿抢在前面了,心里不高兴,也不甘落后,长跪笑道,“大将军,季伦说的也没错。长猷将军深谋远虑自然也不能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将军深孚人望时,黑獭是失尽人心。虽说西寇国贫力弱自然不敌我,但黑獭之失更在过于专横,连帝后宫闱事都要管,更听说连柔然世子秃突佳都和他生了怨恨,二人公然相抗。既然如此,西寇失了盟友,反添仇敌,宇文黑獭四面是敌,他岂能再胜大将军?”
  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事。二崔叔侄争先恐后地为高澄分析两魏一争长短,东魏的内外优势。
  高澄其实是心里事事清楚,而且他既已做了决断,就不需yào
  别人再来为他做这样的分析。只是他今日为了试探,想看看,如果他真的发兵征西寇,究竟谁会支持他,谁会反对他。是真的支持,还是真的反对。
  高澄满是慵懒地靠进抱腰凭几里,看着下面或坐或立的几个人,笑道,“诸公的心思我都明了,在座者不是我骨肉兄弟便是我心腹之人,诸公所言皆是为大魏社稷、为高氏存亡也。自然诸公所言我当记于心间。”
  高澄说着忽然转头看一眼与他在大床上共坐的高洋,看他满腹心事的样子,笑道,“侯尼于,汝在双堂公署议事可如我东柏堂一般人人争相进言?”
  高洋怔怔的,半天才很认真地道,“杨长史等人皆不与我言政事。”说着看了一眼杨愔。也不知是真是假。
  杨愔低下头去,似乎是惭愧的样子。
  高澄却根本没看杨愔一眼,大笑起来,半天吩咐道,“散了吧,侯尼于是不是要回家去看儿子?”
  高洋一脸尴尬,不知该怎么回答。
  高澄起身,吩咐人去唤刘桃枝来。
  别人都知dào
  刘桃枝是高澄的心腹,刘桃枝也只认高澄。果然,一会儿功夫刘桃枝进来,只向高澄一人行礼。
  高澄吩咐他回府去禀报长公主,说他即刻就回去。
  这吩咐让所有人大出意料之外,甚至包括高洋。因为所有人都以为夜深了,他必然是要留宿在东柏堂,更何况人人都知dào
  东柏堂里还有高澄盛宠的外妇、琅琊公主元玉仪。没想到夜深春寒,他竟还要赶回府去。
  高洋默默起身,看向窗外,外面浓黑一片。他忽然想,不知dào
  元仲华此时在做什么。突然觉得有人推他,猛醒过来发xiàn
  是他下首坐着崔暹,不知dào
  什么时候走到他身边来。
  他不解地看着崔暹,这时听高澄笑道,“侯尼于想何事,如此入神?竟听不到我唤汝。”
  高洋这次是真的全无防备,面红耳赤地看着高澄,“大兄……大将军……夜深……”他竟还口吃起来。
  高澄逼上一步,如透明般的美眸盯着高洋笑问道,“侯尼于在想何人?脸都红了。”
  高洋急得竟浑身是汗,嚅嚅道,“夜深了……该安寝了……”
  高澄盯着他看了半天才道,“是该安寝了。”
  余者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几个人全都紧张地看着兄弟二人。
  高澄丢下高洋不再理会,又吩咐让刘桃枝回来。
  过了好大功夫,刘桃枝带着一身寒气回来了。
  高澄又吩咐道,“尔回府去到长公主院子里瞧瞧,若是长公主已经睡了,就不要惊忧。若是公主还未安寝,必是在等我,便告sù
  公主,我即刻便回去。”
  刘桃枝再领命而去。
  高澄看一眼高洋,“夜深了,公主是该安寝了。”他这时已经面色阴沉下来。
  鸣鹤堂中人都散尽了。木兰坊里却梦不沉酣。元玉仪在床帐中几回醒来,总是睡不踏实。最后一次醒来时恰听到缇女走进来。她是很有心的人,只听脚步声便能分辨出是谁。
  “娘子。”缇女在帐外轻轻唤了一声,她似乎是很肯定地知dào
  元玉仪没有睡着。
  “何事?”元玉仪在帐内问道。
  缇女觉得有些奇怪,听声音娘子就好像真的不知dào
  她是干什么来的。她来不及细想,只回道,“大将军已经离开了。”然后仔细谛听,等着娘子的吩咐。
  元玉仪翻了个身,这时困意方真zhèng
  上来,只轻轻说了一句,“知dào
  了。”然后就再也没有别的话了。
  缇女听到没有别的动静,便走了出去。
  床帐中的元玉仪自己也觉得奇怪。她竟可以这么平静淡定,她是不在意他了吗?还是心里太明白,无论如何也是拦不住他的。她下意识地把手放在自己腹上,腹部虽有突出,但并不那么格外显眼。
  高澄大概是因为惦记元仲华生的菩提小郎君吧?如果她也会有个儿子,等她和他的儿子降生了,他会不会也格外喜欢?到了那时候,至少为了孩子,他也会多留在东柏堂吧?
  元玉仪知dào
  ,高澄的心思是琢磨不定的。她要想得到他的心,比登天还难。但有比人的心思更可靠而绝不会辜负她的东西。
  突然外面“咔嚓”一声巨响,竟然一个霹雳打了下来。
  元玉仪是真的困了,毫无知觉,昏昏睡去。
  霹雳振得整个邺城似乎都随之抖动。
  大将军府中,元仲华本来就一直未睡,听到霹雳巨响,不知怎么心里便觉得沉甸甸得,有种心思飘荡、茫然无着的感觉,就好像有什么不祥的事要发生。
  说来也怪,不知是怎么了,菩提今日特别烦躁不安,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受了惊一般地大哭。晚上也不肯安睡,睡一小会儿便像是被什么吓到了,哭醒过来。如此往复数次,好不容易才真zhèng
  沉睡。
  元仲华早接到刘桃枝的禀报,说郎主即刻就回来,她更没了睡意。看着菩提在她榻上睡熟了刚心思安定下来,不曾想这一个霹雳又让她提心揪胆起来。但好在菩提倒未被这个惊天霹雳震醒。
  元仲华怕奴婢们来往吵醒了菩提,不许内寝之中有人,刚才就只有她在守着菩提。这时借着微弱灯光看到阿娈掀开帘幕,半露了身子又不曾进来,像是有话要说。
  元仲华从榻边起身走出来。
  “外面下雨了吗?”不等阿娈说话,她先问道。虽然早已过了宵禁的时候,知dào
  外面不会有闲杂人,但因为这时心思不同,不知怎么就担心起来。
  宵禁是禁不住高澄的。元仲华想起刘桃枝来,便吩咐人去告sù
  刘桃枝,让他去迎郎主回来。这样她总能放心些。
  阿娈见元仲华都吩咐完了,屋子里又安静下来,这才回禀说刚才好像听到有婴儿哭声。而且哭得惹人心疼,听起来像是有事。
  阿娈是因为这些日子听别的奴婢说过,康姬的儿子四郎阿肃时时有些小疾,所以这才生了联想。阿娈觉得如果真是四郎阿肃生了病,应当告sù
  主母。元仲华作为嫡母,四郎虽非亲生,也一样是她的儿子。若真是出了问题,那是照顾不周,主母不能免责。
  元仲华这时忽觉有点累了,浑身无力,她在大床上坐下来,示意阿娈也在大床下跪坐下来。没有别的奴婢在眼前时,两个人时常会这样脱略礼节,在元仲华心里,阿娈虽比她年纪只大数岁,但她幼年时正是少年的阿娈起傅母之责,因此并不当阿娈只是个奴婢。
  阿肃的名字也不知是谁叫开的,反正现在府里都这么称呼康姬生的四郎。就连高澄和元仲华也这么称呼。阿肃生下来就是个特别漂亮的婴儿,一双深棕色的眼睛很像他的母亲。只要看到他的人,觉得自己心都要化了。
  元仲华自从生育了菩提,心思与从前不同,一片慈母之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阿肃也是一片慈悲心。阿肃既然也是她的儿子,她又喜欢阿肃,对他便好了十分。
  只可惜,高澄的心思却不在阿肃身上。菩提比阿肃大不了数月,高澄视二子如天地之别。或许阿肃若不是和菩提同时出生便会好些。这么美丽的婴儿没有谁会不喜欢。或许康娜宁若是得宠,高澄****都见到阿肃,阿肃的境遇便会大不相同。
  元仲华想,应该让人去瞧瞧。
  春雷一声,把马车中的高澄从半睡半醒之间彻底惊醒了。高澄醒过来时突觉外面安静得过于异常。只有马蹄声清晰地传入他耳中,此外一点声音都没有。他的侍卫呢?他的仆从呢?
  高澄心头突然倏地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