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吏部尚书争权
朱翊钧也猜到时下要增补新的阁臣,内阁大学士从三杨以后,权力便逐渐增加,到嘉靖以后更是因掌部事而渐渐居于六部之上,渐渐的入内阁已经成为文官们最高的追求,所以,如今增补内阁大学士,算是大明的一件很重要的人事任命。
内阁大学士的任命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特简,一种是廷推。
特简即皇帝直接下中旨任命一官员入阁或根据中官亦或内阁阁臣推荐,廷推则是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官推选。
在朱翊钧做皇帝以前,内阁大学士的任命有特简也有廷推的,不过还是以特简为主,因为廷推阁臣是弘治八年才开始的,而从弘治到如今,在位时间最长的嘉靖皇帝不是一位愿意让大臣推选阁臣的皇帝,所以阁臣任命还是特简为主。
张居正奏请增补阁臣的目的一是显示自己不擅权自专,二是客观条件下,大明朝政务繁杂,内阁只有一个阁臣实在是忙不过来。
事实上,这种增补阁臣的朝廷大事在张居正上奏之前就已经开始有了风声,最开始是有科道官上疏建言朝廷增补阁臣,张居正当时没有票拟而是让皇帝亲答,朱翊钧知道这是张居正在试探自己够不够信任他,便直接批复“知道了”,没有明旨要求增补阁臣,以表示对张居正的信任。
而接下来,便已经开始有各大臣相继走张居正、冯保的门路,毕竟大家都知道增补阁臣的事虽然皇帝没有直接同意,但肯定是会发生的事,自然也都想靠张居正或冯保被皇帝简拔进内阁。
所以,冯保也联络张居正,希望让潘晟入阁,很明显,潘晟走了冯保的路子。
而张居正接下来也就顺水推舟,主动奏请皇帝增补阁臣。
张居正主动奏请皇帝增补阁臣,也就意味着,增补阁臣已然是板上钉钉了。
“既然是张先生奏请,朕便准允增补阁臣,不知张先生准备推举何人入阁?”
朱翊钧这么一问,等于是要特简大臣入阁,而且是让张居正推荐,这既是表现对张居正的信任,也是依照历史上正统朝幼帝临朝时的惯例,当时曹鼐、马愉等内阁大学士皆是杨士奇、杨荣推荐的,这算是对托孤大臣的一种尊重。
冯保此时不由得笑了笑,他之所以联络张居正让潘晟入阁,便是猜到皇帝会让张居正推荐,毕竟这也是太后的意思,而如今,在冯保看来,张居正推荐的时候肯定会推荐自己老师潘晟入阁的。
“回禀陛下,臣推举潘晟、吕调阳入阁!”
潘晟是礼部尚书,吕调阳是南京礼部左侍郎。
朱翊钧也知道大明阁臣多从吏部和礼部堂官出,所以见如今张居正推荐的两官员皆是礼部堂官也不觉得奇怪。
张居正真正想推荐的是吕调阳,但他明面上还是要照顾冯保的,所以,还是推举了潘晟。
但张居正相信在西厢房的吏部尚书杨博不会不反对的。
朱翊钧点了点头,但他没有说话,上日讲久了后,朱翊钧算是知道上午的日讲真正值得他学习的不是经文,而是经文课结束后这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在这个时候,帝国顶层的文官与司礼监太监会向他展示帝国精英们的各种利益角逐。
名义上朱翊钧是决策者,但事实上都是彼此妥协,但很多时候都是张居正赢,因为张居正有李太后、自己这个皇帝还有冯保的支持。
这时候,吏部尚书杨博站了出来:“陛下,臣有异议!”
杨博除本职吏部尚书外,还有加官少帅兼太子太师,所以也出席了日讲,如今见张居正推荐潘晟与吕调阳入阁,便站了出来。
朱翊钧就知道杨博会站出来反对,因为这人事任命的大权吏部就应该争一争,身为吏部尚书的杨博如果不敢争夺由内阁夺去的人事大权就会显得懦弱,而杨博明显不是一位懦弱的礼部尚书,而直接言道:
“陛下,阁臣居中枢,乃天下重臣,不可轻举,元辅所荐之人固为名望皆重者,然不经会推,恐令天下人不服,且也会使元辅被人构陷私护同党之嫌。”
朱翊钧暗中承认杨博为吏部争权的言论颇有力道,先是表明主旨,阁臣不能随便由一个大臣举荐,然后给张居正面子,没有如不懂世事的年轻科道言官一样直接驳斥张居正推荐的官员多么不堪,而是说他们都是值得入阁的,但也说虽都是德高望重之辈,但如此随便的特简还是会令天下人不服,摆出一服是在为被张居正推荐的大臣们考虑的样子,甚至还进一步说明这样做也是为了张居正考虑,不让张居正被人骂成是在扶持亲信。
当然,言外之意也是在威胁,意思是如果不会推,将会有大臣弹劾张居正扶持同党。
这就是三朝老臣争权的艺术,话说的既有情商也没有说半句废话,而且还绵里藏针。
冯保刚才得意地神色消失不见了,杨博的反对让他很不高兴。
朱翊钧看了冯保一眼,见冯保神情不悦,他心情倒是不错,但他也不由得为杨博暗自捏一把汗,心想这杨博也真是大胆,敢和张居正作对,不知道张居正和冯保是结盟了的吗?
朱翊钧总觉得杨博应该没这么傻,但当他看见张居正那眉宇间的淡然之色后他才了然明白了过来,心想这或许就是张居正和杨博之间的默契,张居正知道杨博肯定会站出来反对,而杨博肯定也知道张居正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反对而真的生气,因为他们都不想让潘晟入阁。
朱翊钧虽然看明白了这里面的门路,但也没有自己做决定,而是继续装出十岁孩子的懵懂来,只看向张居正,用不解地语气问道:“张先生,杨爱卿所说的可对?”
朱翊钧这个样子在外人看来,这个小皇帝果然是只知道听张居正的,而冯保则很是着急,心想陛下你平时不是挺机灵的吗,怎么这个时候就只知道问张居正了,怎么不直接替张居正做决定,把潘晟与吕调阳直接定为内阁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