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娱乐圈的1997
而每年的这个时候,作为舆论喉舌,媒体都会搞出一些“年度十大××新闻”之类的专题,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评判一个行业的年度业绩。
1997年,国际上没什么特别的大事。
鹰酱家闹了一场小小的金融危机,华尔街的摩天大楼上又有几个投机失败的倒霉蛋跳了下来;O洲一大堆碎片似的小国家,还在为怎么拼到一块吵的不亦可乎,结果吵来吵去,却莫名发现,跳出来叫嚣要独立的民族主义分子,貌似又多了几家;红罗斯和基辅罗斯吵吵嚷嚷的闹分家,也总闹不出个所以然(这个时空的苏俄并不是第一个扛起社会主义大旗的国家,华/夏才是第一个,甚至立国时间都早了不少。有华/夏在前面趟路,列宁和他的同志们建国之后犯的错误也少了很多。除了和O洲那堆小国家关系不睦,并未成为米帝头号的眼中钉。所以目前作为一个整体,苏俄依然存在,但内部的分裂倾向一直是个隐患);中/东卖石油的狗大户们,到处挥舞着红票子(RMB)和绿票子(USD),修建着各种奢华无度的宏伟建筑,显示着封建君主制度的“优越性”;F洲的黑蜀黍们还在欢乐的干着各种不知所云的事情……
至于华/夏,除了一场有惊无险的大洪水,国家整体的发展态势很平稳——平稳的让华视负责年终总结的新闻编辑都有些挠头,上哪儿去凑够十条份量足够的大新闻啊?
……
可是娱乐圈的1997,不要说十条大新闻,二十条都能轻易凑的起来——这一年,在后来,被定义为数字音乐时代真正的元年。
正是在这一年,传统的唱片业彻底宣告寿终正寝。以锦鸿为首,大批中小型唱片公司濒临破产或者被收购,而侥幸躲过分崩离析命运的几家大型唱片公司,也终于后知后觉的走上了彻底转型的道路;诸多纯粹的经纪公司,同样也开始转型综合性娱乐公司……
由个人工作室、综合性娱乐公司和数字音乐平台为核心,着重强调专业化运作的新商业模式正式成型。
在十几年后,当人们回头审视1997年娱乐圈的风风雨雨,几乎每个人都会觉得,这个结果是理所当然的。甚至不少人,已经完全无法理解唱片业传统商业模式的运行方式——这么个大而无当的东西,居然能够平稳运行了将近半个世纪?
可是,1997年,刚刚在传统唱片业崩塌后重新找到自己位置的音乐人们,看着自己脚下的废墟,和更远处的“尸横遍野”时,却不胜唏嘘——新商业模式的确立,意味着新行业规则的诞生。过往的成功经验,也许在新规则之下,会成为致败之因;反而很多不符合常规的操作方法,却显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说起不走寻常路,以及刚刚过去的1997,大家会不约而同的想起一个人——这个人,高举着“独立音乐人”的大旗低调出道;这个人,惊才绝艳之余,却又桀骜不驯。他强硬而又执拗的,拒绝了所有唱片公司和经纪公司的威胁利诱。被圈子封杀,却死不认错;被公众诋毁,也绝不低头;即便几乎所有媒体都站在他的对立面,他依然我行我素;还是这个人,第一张个人专辑的发行,就敢彻底抛弃所有传统的宣传渠道,仅仅依靠网络手段,甚至堂而皇之的把黑粉和负面新闻,都当成提升知名度的利器,居然还让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传统的规则,被他弃之如敝履;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也被他视作无物。
当然,在未来龙一功成名就之后,他曾说自己完全没有当“先驱”的想法。只是单纯不想被大公司那些眼花缭乱的规则约束,想过的简单一些洒脱一些,所以才做出那样的选择,却险些玩成了“先烈”。
他也说面对舆论和公众的口水,曾经不止一次的想彻底离开娱乐圈。可是每当他开始怀疑人生,总会有些贵人相助——最终,龙一自己的结论是,自己应该算个运气不好,但人品还算坚挺的人。
……
按说,1997年的娱乐圈发生了这么多的大事,娱乐记者们要想总结个十来条新闻,应该易如反掌。可是和做社会新闻的同行们一样,娱记们也在揪头发,甚至揪的还更厉害些——今年的龙某人是如此的耀眼,可总编偏偏要把他从十大新闻里刨掉……
问题是,刨掉他,还有什么事算大事吗?
唱片业寿终正寝,当然是首要的大事。可如果往根子里面挖,好像最终挖出来的导火索,还是这瓜娃子——没有龙一,就不会有卢明炜的青云直上风光无限,没有卢明炜风头太盛导致的内部矛盾激化,也许锦鸿也不会莫名其妙的分崩离析;锦鸿没事了,整个传统唱片业,哪怕仅仅是吃老本,估计也能勉强苟延残喘到下个世纪。或者说即便发生变革,也不会是用这种近乎地震的方式,轰轰烈烈的完成;“风行音乐榜”霸榜算不算?这可是好几年都不见得会发生一次的事情,今年却出现了好几次。
可是如果没有龙一,整个下半年频频出现的霸榜事件,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榜单上依然会像以前一样的百(菜)家(鸡)争(互)鸣(啄)。可是如果没有龙一,那个样子的榜单,算不算虚假繁荣?
以微讯为代表的数字音乐平台的崛起,也值得大书一笔。
这些音乐平台向上游发行领域的强势突进,事实上才是压垮唱片公司的最后一块砖头——微讯们用行动证明,他们是销售渠道,但不仅仅只能是销售渠道,他们能做的更多,甚至比唱片公司做的更好更到位,因为他们可以给作品的拥有者,带来更大的利益。
这里面总不会有龙一什么事了吧?
恰恰相反,微讯正是通过推广龙一,才全方位的展现出它们在宣发领域的绝对实力——不是任何一个新人的第一张专辑,就能拿下那么多的记录……但微讯做到了!
还有一条必须入选十大的新闻,1997年专辑(单曲)的销售记录,在下半年就像老赖家的玻璃——一再被打破。
自从夏子煜一首《童年》,让常旭青尘封三年的下载记录作古;接着是现象级的《明天会更好》;然后是竹君的《人生何处不相逢》,再次打破夏子煜创造的24小时下载记录;这个记录没过多久,又被常旭青以一首《湛蓝》夺了回去;直到10月底《潜龙勿用》现世,将现阶段能够被大家想到的所有下载记录,统统刷新一遍——24小时,整专辑销售86万,非整专辑购买(单曲)834万(含《悟空》),折合专辑83万,合计169万;4时,整专辑销售147万,非整专辑购买(单曲)1643万,折合专辑164万,合计311万;最短时间达到1000万专辑销售:7天(含非整专辑购买折算值)
30天专辑销售:2154万(含非整专辑购买折算值)
事实上,由于网络销售的特殊性,数字音乐专辑的长线销售能力,比之以前的实体专辑优势更大——因为数字专辑没有库存的压力,更没有断货之虞和物流的制约。
大家现在已经很难想象,一年之后,这张名为《潜龙勿用》的专辑,销售成绩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也很难想象,除了龙一自己,还有谁能去挑战这个高度——在微讯正式发布龙一专辑销售突破1000万张的消息之后,常旭青、竹君、欧阳若水等等天王天后纷纷发微言祝贺,并坦诚这已经是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梁祝》诞生算不算?一般情况下,这种古典音乐的新闻,应该不算在娱乐新闻当中的。可因为龙一的存在,许多人认为还是应该可以划进来的……
民谣和摇滚,分别以“校园民谣”和“轻摇滚”的方式,走出了小众音乐的圈子,第一次堂而皇之的进入大众视野,这个算不算?可这俩标签依然是贴在龙一头上的;好吧,很多人说,其实“校园民谣”和“轻摇滚”,并不被传统民谣和摇滚圈子所承认,甚至被抵制的厉害。那么现在民谣的圈子,还有谁能写出比《那些花儿》更加正宗的民谣?龙一的两首《海阔天空》,应该算真摇滚了吧?如果还不算,演唱《粉墨登场》的“集装箱乐队”,坦陈这首作品同样出自龙一之手,还有谁能说出点什么?
那么,除了这些涉及到了龙一,其他的事情总跟他没关系了吧?
问题是,跟这些比起来,其他事情,还算大事吗?
事实上,几乎所有娱乐新闻记者,在脑海里把今年娱乐圈的大事撸了一遍,一致认为,上面这些事儿,真的都不算头等大事。Q酷匠网:首发0
今年排名第一的圈内新闻,无疑应该是——“龙一出道!”
好了,转了一圈,问题终于回到原点。把龙一刨了,这十大新闻该怎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