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天籁!
小狐狸被开了,那个当家属跟着一块过来的“女儿控”,立马变成了个不稳定因素。
龙一琢磨着,是不是应该跟伴奏的乐团成员打个招呼,咱休息几天好了,等到演出前一天合练一次应该够了吧?
“对了!迎新晚会我爸妈也会过来!”拾掇了龙一一顿,看着龙一的脸再次皱成包子样,小狐狸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微讯这次是赞助商,据说微讯视频又要直播……”
龙一又汗……微讯现在怎么啥都直播啊?
如果说是燕大的校庆晚会,电视台都会直播,可一台迎新晚会,有直播的必要吗?
关于晚会的筹备,龙一从来都是不关心的。反而是赵菲儿,不仅早早就被法学院学生会那群心怀不轨的单身狗,忽悠着拉进院学生会,还推荐她进入了校学生会文艺部,看看有没机会混个近水楼台。所以学校里发生的大事小情,她的消息来源要多的多。
“还有啊,这次晚会的门禁好严。除了学校邀请的客人,和我们本校的学生,其他人一概不许进。我本来都答应,要带师太和猪头他们进场,现在怎么跟别人交代?”
龙一准备在校庆晚会上风骚一把的消息,在燕大的海报还没出来之前,就被小狐狸兴冲冲的挂进了“狗不理”,几个身在燕京的包子,嚷嚷着要看龙掌柜的现场。赵菲儿当时也不知道,学校居然会设门禁,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结果现在傻眼了。
“学校不允许上台表演的同学带个亲友团?”
“拉倒吧,你以为这是选秀啊?!”
其实亲友团是个不错的设置。可迎新晚会年年有,谁都不会太当真,平时连门禁都不会有,筹备晚会的学生会哪会想到隆而重之的邀请演员亲友过来啊?
“我记得,不是一共就五个人吗?让你妈带进来就完了呗,就算微讯负责直播的临时工……”
“临时工……”赵菲儿差点笑出来。
不过想想也是,进行直播的人,本来就没个定数,多几个少几个,应该都不是太大的问题。至于说临时工不能上看台坐着……进内场是福利好不好?估计也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会抱怨要站俩小时。
“还有个事。你知不知道,就因为你这一折腾,全燕京其他学校的迎新晚会,统统改到周五晚上了,不敢跟你这儿撞车……那四只集装箱现在可是对你怨念深重,本来以为他们那个《粉墨登场》能在这个开学季火一把,结果你倒好,直接开出来一辆消防车。”
这事儿龙一倒是听说了。
各个学校变更时间的理由,基本都是校领导有“其他公务安排”——好吧,这个所谓的“其他公务安排”,就是被燕大邀请,去看别人嘚瑟。这已经成了整个燕京大学城的笑谈。
至于集装箱们的“怨念”,龙一没搭理他们——《粉墨登场》是摇滚,龙一的《梁祝》再火,也抢不走他们的风头。这几个货其实也是在跟自己这儿显摆,因为他们的《粉墨登场》现在已经在小范围内火起来了。
“集装箱乐队”在音乐学院筛选迎新晚会节目时候的试唱片段,一个没留神被人挂上了网,登时引来无数的叫好之声,到处都是一片“隐藏了XX年的摇滚歌迷公开身份”的评论。燕京本地的一家娱乐媒体,还专门写了篇文章,对于这首正宗Huaxia味道的摇滚大加赞赏。/N更*(新最"/快W上!酷匠{网0
文章写的还算不错,那个记者可能也确实是个资深的摇滚乐迷,对整个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还是相当到位的。当然,在最后一段里,作者不知道脑子是短路还是进水,多写了一句“最近流行的几首所谓‘轻摇滚’作品,其实跟摇滚一点关系都没有,建议某人听听《粉墨登场》之后,给自己那几个作品找个新标签,这才是Huaxia式摇滚该有的样子……”
这个名叫“天桥儿八卦”的娱乐报刊,虽然发行量并不大,不过也是有官微的。总编也许觉得文章写的不错,就通过官微给推送了出去,还专门@了一下龙一和四只集装箱。
龙一最近都没怎么上微言找刺激,可四只集装箱却看到了这篇把《粉墨登场》和他们吹上天的文章,本来还挺得意,可是这最后一段,让四人颇为无语。
刘威和唐飞宇建议直接怼回去,让这个2B记者长点记性;陈明胜终归稳重一点,先给龙一打了个电话——现在因为《梁祝》的事情,龙一又被顶上了风口浪尖,这边如果再弄出个摇滚来,会不会又搞的乱上加乱。
摇滚这种东西,从来就充满争议。
就算现在,为《粉墨登场》高声叫好的不少,但骂声同样很响亮。甚至骂的最凶的,就是那些传统摇滚圈子的人——当初《旅行》和《曾经的你》出现,被冠以“轻摇滚”的标签,就已经被这帮家伙给骂的狗血喷头;现在这个《粉墨登场》,从表现形式上,显然与正宗摇滚已经没太大区别,音乐风格上找不到喷点。可这帮人这次看不上的是歌词,没有批判、没有愤怒、没有反思……
狗屁的摇滚!
接到电话的龙一,正准备登场排练,他也就没废话,直接说了句,“别搭理他,爱说说去吧。”
龙一想的挺简单,现在告诉大家,《粉墨登场》也是自己写的,好处不见得有,坏处绝对一大把。
网络上许多人,从来都是不啻以最大的恶意去估计别人。这边《梁祝》正闹腾的欢实,那边自己又搞了个《粉墨登场》出来,不少人、尤其是看不惯自己的人,绝对会把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作品,给生拉硬扯到一块去解读,然后得出一个“龙一在示威”或者“啥作品都能写,我龙一就这么狂”之类的结论……
接着,新的喷点找到了,再骂一次。
跟杠精抬杠……何苦来哉?
……
“天籁!”
这是号称全国第一报的《Huaxia日报》文艺副刊的一个通栏大标题。
两字加一个感叹号,搞成通栏标题,可想而知这两个字有多大个头,光这一个标题就占了将近五分之一的版面。
相比起无比巨大的标题,下面的正文却是一大堆的豆腐块——这并不奇怪,在真正的好音乐面前,人类的语言永远是匮乏的。当然,能在《Huaxia日报》上写豆腐块的人,也都不是啥简单人物,各种可以被冠以“顶尖、著名、世界级……”的音乐家、艺术家、文化学者,纷纷用最精简的语言来描述这次《梁祝》的首演。
“一部将会载入Huaxia音乐史册的殿堂级作品!”——Huaxia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国际著名指挥家、《梁祝》首演执棒者何树青“我听到的是音乐,看到的却不是乐队,而是一幅幅大脑自动具象出来的画面……”——文管部部长墨雨“浮想联翩的开头、痛彻心扉的过程、如诗如画的结尾,无与伦比的享受!”——Huaxia作家协会会长,著名文学家滕秀群“一副完美融合了西洋油画技法的典型Huaxia山水大写意!”——著名国画家、山水画大师甄四丛“披着一张交响乐的皮,骨肉血脉和三魂七魄,却是无比纯正的Huaxia风!”——燕京音乐学院院长,著名钢琴家李曼“这就是越剧!用管弦乐演奏的越剧!可这出越剧,哪怕一个对Huaxia一无所知的外国人,也能听得懂!”——江浙省越剧团团长,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程云笙,经典越剧《梁祝》中梁山伯的扮演者“Huaxia的骄傲,燕大的骄傲——燕京大学校长刘炜华”
……
与主流媒体对《梁祝》首演给出极高的赞誉不同,这次网络上流传的消息反而不是很多。
“国家交响乐团”和“燕京大剧院”官微,都只是简单写了一句“祝贺《梁祝》首演圆满成功”,并贴出几幅现场照片,其他的新闻和评论都不多。
这和第一场首演的观众结构有关系,这些人都是各个领域最顶尖的大佬,他们哪有那闲工夫在微言上跟人聊天对喷发布小道消息。
尤其是第一场演出没有面向记者开放,记者们顶多记录下散场时候观众们脸上或激动、或兴奋、或泪水满面的照片,实质内容几乎没有……
当然,还有一条未经任何人证实的传言,“整部作品的演奏时间不到半个小时,但表演完成之后,谢幕的时间却花了十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