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汪思宁的决绝

  有那么一刻,李晨风有些后悔,如果当初龙一落难的时候,他坚决站在龙一一边会怎样?
  也许会有不少艺人的把柄被大规模曝光出来,企业形象严重受损。但如果能坚决坚定的割肉,长远看,光一个龙一,就不知道能从那些还没冒头的新人里,挖出多少个程思佳、毛彪和李昶,凭这些也许就足以造就一个新的锦鸿……
  不过现在,李晨风怎么想已经不重要了,卢明炜终于还是被暂停职务,开始配合审计监察部,进行所谓的“调查”。事实上,虽然调查刚刚启动,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老狐狸完蛋了——他被“调查”出问题的概率,压根就是百分之百,绝无幸理。
  哪怕涉及龙一的案由都查无实据,随便给他扣上个“潜规则女艺人”,这老货绝对逃不掉!或者拿着这一条说事儿,整个圈子里,几乎所有顶着总监副总监名头的家伙,基本没得跑;剩下几个,嗯,那都是gay,查查“潜规则男艺人”的问题好了!
  卢副总监完蛋了,这也同时意味着,他这一系的人马,一时间都变成了散兵游勇。
  作为一个老牌的唱片巨头,锦鸿的根基是由数十位制作人、近百个经纪人和更多的艺人共同构成的。
  锦鸿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也很好的印证了“铁打的锦鸿流水的艺人”的规律,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体系化企业,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哪怕是夏子煜这个级别的歌手,他在公司内部能够享受到的特殊待遇,其实也相当的有限。
  所以,当一个并不起眼的艺人要求买断剩余不到一年的合同期,准备离开锦鸿的时候,没人当回事。更何况,这个人是汪思宁,一个相貌平庸、情商很低、人缘很差,几乎被所有人认定已经完全没有了前途的女歌手。
  汪思宁要走,焦头烂额的李晨风并没有想太多,仅仅进行了一次礼节性的慰留,就爽快的在离职申请上签了字。而且念在卢明炜的面子上,他大方的免掉了汪思宁买断合同应当补偿的违约金,毕竟只有几十万,算是卖个人情,好聚好散。
  但没想到,汪思宁并不打算承这个情,她主动跑到财务,如数缴纳了四十六万的违约金,买回了自己的经纪合同,然后额外支付了六十万,要求买断《烛光里的妈妈》和《我想有个家》的版权。
  这下李晨风有点头疼了,这完全是一副恩断义绝的架势啊!
  这几年,汪思宁在锦鸿混的并不好,甚至说句糟糕也不为过。
  她本身不是夏子煜那种情商很高、八面玲珑的艺人,而且长相一般,性格却有些执拗,缺乏亲和力,尤其是近两年事业下滑的厉害,她的情绪和工作状态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更是给所有人一种生人勿进的感觉。
  当初她演绎《心愿》失败,几乎给自己脑门贴上了“无可救药”的标签。如果不是卢明炜惜才,看中了她的唱功,准备安排她去参加一档纯粹比拼唱功的综艺,看看能否挽救她的歌手生涯;否则,估计不用她找公司解约,公司都恨不能赔她点违约金让她滚蛋了。
  本来,凭借端午晚会上的惊艳表现,汪思宁的职业生涯刚刚出现起复的征兆,可一扭头,卢明炜自己却翻身落马,参加综艺的事情只能不了了之。更重要的,已经完成制作的两首歌曲,受龙一的牵累,发行时间也无限期推迟,汪思宁想离开也正常,反正公司也没啥人待见她。
  唯一让李晨风有些拿不定主意的,就是那两首歌——现如今,这种规格的作品,真的是拿着钱都不见得找得到。不过当他看到这两首歌上头明晃晃的“龙一”标签……
  好吧,不用犹豫了,都给你好了!¤酷t;匠Y网。唯一@正/版?,V其他都√X是'(盗K{版n0*
  对于汪思宁如此决绝的离开,不少人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思。这些年汪思宁混的真的很惨,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混上几个通告。这次买断合同和版权,估计已经是她最后的身家了。甚至某些以前与汪思宁有点过节的人,已经开始期待她彻底落魄之后,自己该如何落井下石了。
  三天后,汪思宁发布了一条新的微言,宣布自己和锦鸿唱片解约,加盟君子竹唱片公司,签约三年。
  以汪思宁的人气,好吧,这条微言发了跟没发区别不大。除了她自己的一些歌迷,圈内圈外基本没啥人关注这件事情。
  只有一些汪思宁的粉丝,略带好奇的搜索了一下“君子竹唱片公司”。嗯,好像有点来头,虽然挂着唱片公司的名头,其实这就是竹君的个人工作室。不过规格是按照小型唱片公司来打造的,从专辑制作到宣发,都有能力独立完成,还兼理一些艺人的经纪业务。竹君本人,就是最好的招牌和渠道保障。
  紧接着,君子竹唱片的官微以及竹君本人都转发了这条微言,除了常规性的欢迎词之外,还同时宣布,一周之后,新加盟的汪思宁将通过三大音乐网站,发行一张有两首歌曲的数字EP,其中包括《烛光里的妈妈》的正式录音室版本!
  这条微言的影响力就大多了。第一,它是由竹君发的;第二,歌迷们呼唤《烛光里的妈妈》正式版本已经好久了,拖到现在已经让大家很不满意了。
  表面上,似乎一切都是正常流程,只有极少数细心的网友,发现了一个并不起眼的细节。
  这一次,除了歌手本人、竹君和君子竹的官微,三大音乐网站的官微,也同时转发了竹君的微言。这是非常罕见的情况——说起来,几乎每天都有新单曲通过三大音乐平台开放下载,所以除了极个别几个天皇巨星,音乐平台本身,一般不会主动介入数字专辑和单曲的宣传过程。
  想要我们帮你宣传,可以,打钱先!
  更让人感到奇怪的,除了官微上的宣传之外,三大音乐平台在各自的网站首页上,也同时设立了汪思宁新EP的讨论专区,对汪思宁的歌手生涯进行回顾、对新歌词曲的评论解析,宣发行程安排,还有竹君和汪思宁的记者采访预告……
  老实讲,这样的宣传力度,在三大音乐平台的历史上也是头一遭,甚至竹君本人,都没有享受过如此待遇。而现如今汪思宁的咖位,顶天算个三线歌手,甚至还是个处于下滑通道中的三线歌手,她何德何能让音乐平台另眼相看?或者说,竹君居然愿意为了一个汪思宁,掏出如此夸张的宣发费用?
  这是怎么个意思?
  过去,这些与宣发相关的内容,出现在唱片公司的官微和官网上才是常规操作。因为专辑与单曲的宣发工作,从来都是由唱片公司主导的,音乐平台本身可没有义务做这些事情。顶多是开放下载之后,它们会在应用软件或者网站首页上安排一些推荐位(这也是要钱的,属于标准的渠道业务)。
  而这一次它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意味着,三大音乐网站开始插手专辑的宣发了?或者纯粹只是给竹天后面子,随手帮个忙?
  很多事情,是不敢往深层次去琢磨的。一旦琢磨进去,往往会得到一个细思极恐的结论,而这一次就是这样。
  ……
  当下流行音乐市场的基本生态是,歌手签约经纪公司,经纪公司负责规划打理歌手一切的演艺活动;专辑的制作和宣发,往往是和一些大型的唱片公司开展合作;唱片公司,则是一锅大杂烩,没有它不干的,既有经纪业务,也负责歌手专辑的筹备、制作和宣传发行。
  而唱片的宣发过程,往往是经纪公司或者唱片公司的宣发部门,联络广播电视网络和纸媒,多管齐下。甚至到目前为止,也还会制作少量的实体CD甚至黑胶唱片,供音乐发烧友、或者怀旧的歌迷收藏。至于三大音乐网站,他们的角色,相当于过往的音像制品店,也就是渠道。歌手和唱片公司,通过它们把歌曲和专辑卖出去。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数字音乐经过几年跨越式的发展,作为数字音乐发行主渠道的三大音乐网站,实力已经得到极大的强化,加之会员制的运作方式,保证了他们拥有足够的流量和客户黏性。更不要说象微讯这样多头发展的综合性网站,它本身不仅有门户,还有视频,还有社交平台……
  可以说,三大音乐网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全方位宣发平台,至于说联系其他传统媒体配合宣发……这事唱片公司能做,难道网络平台还会缺少这点渠道和人脉?
  注意到三大音乐网站不同以往举动的歌迷,似乎从中觉察到了一点什么。如果这张专辑的制作工作,是由歌手找独立制作人完成的话,那……
  唱片公司这个大而无当的东西,还有存在的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