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定论

  “的确如此。.⒉”玄世璟看到晋阳指出来的那块地方点头应道:“不过延伸到湖中,作用也不大,玄武湖虽说大,但是长安城周围的河道,可是容不下太过巨大的船只的,所以仅仅是个鸡肋罢了。”
  船一旦大到一定程度,即便是空船,吃水也是不一般的深,而这样的船,造出来,也就只有在玄武湖中占地方的作用了,别的,行驶不出去,那就是一无是处。
  “可是若是从这里延伸到湖中,无论是否涉及到造船,对于工学院来说,都是有益的,即便是造不成大船,普通运送货物的小船还是能够改进的嘛,璟哥哥当初想要建造这工学院,其目的之一不就是不断的改进现有的一些技术,让大唐工匠的技术更加完善嘛,所以在前期,想的周到一些是自然的啊。”
  “有道理。”玄世璟笑道:“诸位的意见如何啊。”说罢,玄世璟抬起头来,环顾了一番周围的工匠。
  “公主殿下说的不错,的确是个好地方”
  在座的工匠们纷纷出言附和晋阳的话,本来他们就十分看中一号宅子的位置,只是这地毕竟是人家的,到最后还是要听人家的吩咐,而且刚才东山侯爷不是说了嘛,那一号宅子可是给公主殿下准备的公主府。
  现在一号宅子没了希望,退而求其次也算是不错嘛。
  “侯爷,这样一来,这一片儿,六所宅子,都得”管事的目光有些犹豫,看着玄世璟说道:“都留不得了。”
  六所宅子啊,若是按照图纸上这般建造的宅子来看,建造工学院,损失简直就是巨大啊,这六所宅子要是对外出售,那一定是一个十分高昂的价格
  “那就拆了吧。”玄世璟十分平淡的说道。
  玄世璟也考虑过将工学院放到长安城外,只是后来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现在东山侯府还有神侯府都侧重在长安城内,将工学院放在长安城内,也能随时有个照应,现在还不知道朝廷中的大臣对这个工学院是个什么态度呢。
  现在的工学院仅仅是在一个萌芽的状态,玄世璟断然不会让朝中的大臣将这株稚嫩的幼芽给掐死在摇篮里,所以干脆将工学院放在道政坊中,这可真真正正的在侯府的庇佑下了。
  道政坊的对面就是国子监,将工学院放在这里,与国子监,也算是相得益彰了,反正都是学院不是。
  到现在为止,愿意相信玄世璟建造工学院有好处的,也就仅仅两人罢了,一个是李二陛下,身为大唐的君王,眼光看的不是一般的远,或许人家看到的,并非是一些蝇头小利,而是对于整个大唐都是有好处的一面,另一个,就是一直愿意相信玄世璟,认为玄世璟做什么都是对的的晋阳公主了。
  若李二陛下对于玄世璟的相信是从国家大义角度出,那晋阳对于玄世璟的信,那就是完全的信了,无论玄世璟对她解释什么,她都是信的。
  六所宅子对于侯府来说,也不算什么,大半个道政坊的宅子卖了,就已经能够收回几倍于投入的钱财了,所以少赚一些,也是不打紧的,工学院可是个会下蛋的母鸡,害怕以后的长久钱赚不到吗。
  “无妨,六所宅子而已,损失不了多少,这件事情今天在这里敲定了,大家就动手去做吧,就这块地方,这所工学院要如何建造,你们商量着来,你们都是全长安数一数二的工匠,这工学院要是建造好了,有什么好处,本侯不多说你们也知道,所以,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玄世璟说道。
  “是。”在场的所有工匠都深色严肃的拱手应下了。
  这工学院若是建成了,那可是流芳千古的事情,如今东山侯给了自己等人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自己这些人怎么可能不去珍惜,所以,在场的工匠们心中都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将这工学院建造的无与伦比。
  想想若是日后进入工学院的“学生”,见到工学院的建造而露出惊讶的深情,这就足以让这些工匠们骄傲一辈子,无论他们以后有什么样的成就,在他们面前,不还得老老实实的叫一声前辈。
  为了建造道政坊的宅子,钱堆可是花了大价钱将长安周边有名气的工匠全都聚集在了道政坊,所以,等到工学院建造成功之后,这些人若是愿意,就让他们在工学院做个先生什么的。
  玄世璟之前在国子监参观过,觉得国子监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大唐来说,应该算的上是优秀,可是这种优秀,在玄世璟的眼里,含金量却是没有这么高了。
  君子六艺,国子监的监生们都是十分精通,但是入朝为官,尤其是外放到地方上做父母官,不是仅仅会君子六艺就能够做的出色的。
  简而言之,大唐缺少的,是全能型的官员。
  就工部的官员来说,他们就真的比在场的这些工匠们强吗?不一定,或许是工部的官员,本身有这种才能,又适合官场,所以才能任职工部,但是这种人,也不过是仅仅在工部供个职,工部的上层官员,还是轮不到他们的。
  现在工学院的事情定了下来,对于道政坊这边的宅子也是有好处的,既然要给晋阳一个不一样的公主府,那公主府隔壁的工学院,也算是近水楼台了
  新宅子建造好之后,必定要有一批适合新宅子的家具,而这些家具,玄世璟就打算让工学院作为学院开张的第一个大工程,做好了,这些家具进入权贵的府邸,工学院的名声自然也就打响了。
  跟道政坊的人交代好工学院的事情之后,玄世璟便带着晋阳从道政坊的正门离开了道政坊。
  走在大街上,两人张望四周,虽说长安城在举行春闱,但那都是文人士子的事情,作为长安的普通百姓,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唯一一点儿受到影响的就是,因为长安城举行春闱,前来长安城的人比平常多了许多,一些商贩也瞅准了时机,好好的赚上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