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4章 大明的敌人来了
百姓们看重的无非是一个稳定,那就是多少年来,如果他们真的远离了百姓,最后所制定出来的决策一定是错误的。
所以自从方中愈来了之后,严格要求那些官员们接触百姓,以百姓的立场上多去考虑一些事情。
所以现在朝廷的名声比之前要好。
所以到后期就算是方中愈如今做到了这一地步,也没有人会去反对他。
正因为是这样,那么就必然有人支持,有人帮助,后期所要操作的空间就越大。
事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的,你现在去问那些百姓,恐怕他们觉得自己受到的最大的益处就是如此。
方中愈在等待着,康石也在思考着。
房间里的气氛并没有尴尬,反而显得有些跃跃欲试。
在这种状态下两个人都以更加振奋的心情,做好这样的事情。
小十二一直都在门外等着,康石家的老仆人也在那里静静的等着。
房间里的两个人。
说什么与他们无关,他们只要确保没有其他人来打扰就行了。
两个人都是聪明人,从来都不带着耳朵。
至少在这一时刻,房间里的两人到底在谈论什么与他们无关,他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这种状态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状态,甚至是非常的正常。
能够成为大人物身边的人,自然都有一些本事,甚至是一直都坚守着一种原则,从来不会有二心,这才是真正的心腹。
可以委之重任的。
“大人,如果可以,大明北洲应该军管。”
康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方中愈来之前,他也想了无数可能提出来的建议。
甚至是他还思考了,如果康石真的提出了那些建议,他该怎样吸取里面有用的,或者说摒弃那些没用的。
康石所说出来的话没有什么语气词,但偏偏这里面就透露了一个无比巨大的信息,那就是在他看来,那里必须要成为军事重地。
方中愈甚至觉得这一趟他来对了。
越是这样方中愈就越是庆幸,有些时候不能光凭自己的主观臆想去判断。
只是没有想到康石一张嘴就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
“为何?”
方中愈目前不想评价这项政策到底是好还是坏,但是他依然张口这样说,也是想听听康石到底想到哪一步,这样做又是为什么?
甚至他隐约觉得自己之前所欠缺的到底是什么。
这个时候他似乎看见了多年前的自己,就好像当初那个时候,他一马当先,带着大明幻夜骑冲入军阵一样。
不知道为什么,他这个时候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面前的那个人就是当年的自己。
“从我离开学院之后就去了边疆,在边疆的时候我就在不断的想,甚至是不断的在研究您的事迹。
当然里面还有不少是断片的。
因为我知道那里面是秘密行动,很多大人所做的事情都没有对外宣扬过。
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您的敬佩。
有些事情您不愿意说,也就意味着对于普通大众来讲。
那些东西是不应该公布的,既然如此,我也就不过多的做猜测了。
但是把您这些年更多的行迹穿插起来的话,基本上也能猜到个7788。”
康石现在用上了敬语,也就是说在他接下来的谈话之中,就是怀着一个比较崇敬的心情在说着这些话。
方中愈也很认真的听,对于他来讲,这样的过程其实是很少见的
因为他的长辈基本上都要由他去劝说。
跟他年纪差不多的,都是听他的话去做事儿。
比他年纪小的,他却时常教导不了。
所以现在这种感觉看起来真的不错。
两个人就像朋友一样交谈,方中愈也不觉得他有什么突兀的地方。
这样的人有这样的本事其实很正常。
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坐上了兵部大佬的位置。
“接着说。”
方中愈很清楚的知道,他一定还有更重要的话要说,现在所说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接下来的铺垫。
所以一直等待着让他说话。
甚至是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被康石批判。
因为一个人如果在首先给予了你很大的尊重,那么基本上是因为后期他可能要批判你,把你驳得体无完肤。
“与您有关的探索队或者是商队,只要是远离了大明国土,当然如果能够控制的话都会留下石碑,在上面记述大明的人到达了哪些地方。
这些年,那些石碑几乎在边疆到处都有,甚至是有的已经远离了边疆。
而且那些远离边疆的地方,也有越来越多的大明百姓前往那里垦荒居住。
之前或许大家猜测不到什么,只是有心人一看就知道您是把那里划为了大明国土。
就算是之前不知道,但只要稍作打听,就会知道那些授意来源于您。
在之前肯定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用意。
我听闻大明南洲在被发现的时候,先期的探索队将一块很大的水泥巨石立在那里。
就是为了向大明百姓证明,那里是大明人首先发现的。
虽然这也是很多人听到的理由。
但据我所知,或许大人您在担心有其他的人发现了那一处地方。
甚至是您或许已经考虑到了很久之后,如果朝廷势衰的话,那些土地将不会归为朝廷所有。
也就是说您在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敌人。
大人,我说的对吗?”
康石一连串说了很多的话,或者这才是他心中所想。
也许跟其他人分享过,也许从来没有。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对于这些话他一定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不然不会知道方中愈的打算。
确切的来说,他对方中愈所做的事情了如指掌,方中你所做事情的用意他也猜得透彻。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人就是土生土长的大明人,方中愈甚至会怀疑这个人和他一样来源于后世。
对于领土这样的东西,都非常的看重。
就是兵部尚书齐泰,甚至是谭翼,恐怕根本就不知道方中愈有这样的想法。
当初要求那些商队做这样的事儿到底是为了什么?
因为兵部的下属早年都参加过这样的行动,甚至是很多那样的石碑都是由兵部参与的。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把那件事情放在心上有更多的思索,或者说回来向方中愈建议,有哪些更加完善的方式?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对很多人来讲都是不明确的,但一旦明确,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很多次,而每一次发生的时候都将会有大的变革。
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看出来一些东西,就意味着那样的东西越来越明显了。
真理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是因为在他发现真理的时候,能够认同的人太少了。
后期为什么有更多的人愿意认可,就是因为在那个时候真的越来越明显。
方中愈不得不感叹,他把这些人确实小瞧了。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皇明军事学院的教育是成功的。
精英教育或许不能完全执行,但只要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些,他所做的那一切也就值得了。
想到自己这么多年努力奋斗的一切终于有了结果,方中愈就非常的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是的。
“不错,或许可以称之为领土。
大明朝廷和百姓或许在之前根本就没有领土的意识,他们觉得羁縻州就已经很不错了。
甚至说,如今的大明地盘儿已经够他们居住了,所以对于一些额外的土地根本就不上心。
或者在他们心里,甚至觉得我做那样的事情是浪费精力,浪费人力,物力。
你在兵部任职,应该知道有不少的官员都有这样的想法?”
方中愈不想跟他解释了一遍,在说完话之后也反问了他一遍。
“是。”
康石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在生活中要细心观察,自然知道,在如今的大明朝廷中有一部分的官员是不愿意武将太过强大的。
所以多少是有一些排斥不断的扩张。
况且他们也确实认为多余的领土没什么用,反而要耗费大量的钱粮迁徙百姓,让更多的军队去固守那里。
这样的思潮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有的,而是一大批人,毕竟每天经手他们的钱量是非常多的,所以对于整个帝国的财政支出,也有不少人知晓。
这个时候只要稍微有人挑拨一下,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把这件事情弄得更大。
“咱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无数的先祖抛头颅洒热血才占据的,甚至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繁衍,才衍生了大明百姓,汉家血脉。
我不希望有朝一日,咱们的后人会因为领土的问题跟周边的国家有太多的纠纷,所以想要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把这些东西都做好。”
方中愈一想到后世里动不动就有领土争端,那些人个个都不讲道理,都觉得天朝大国好欺负,心里就有气。
所以他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源头上遏制住这一种根源。
所以只要是与他有关的,基本上都知道领土的意思,那些百姓们都觉得那些东西都应该是他们的。
“朝廷会有敌人?”
方中愈所讲的道理,康石一下子就明白了。
但他也隐约听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就算是如今的大明帝国,这么强大,方中愈似乎隐隐约约还是有一些担心。
他刚刚所说的领土争端,也就意味着有人会来抢大明的地盘。
在康石的认知里,这种情况应该是不会出现的。
毕竟现如今这个世界的大明是最佳强大的。
所以对于方中愈的担心,他觉得有一些不太合适,但方中愈本身就是个奇迹,他又觉得方中愈在这件事情上或许真的有一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只有利益所在,自然会养出敌人。
咱们太好,别人太差,终究会起愤恨之心。
如今的大明是强大的,但我没办法保证大明永久强大。
你懂我的意思吗?”
以前这些想法方中愈直在自己心里够想过,没有跟其他人,交流过。
今天这样说出来也是因为康石,或许能够成为他整个计划中重要的一环因为有这样的,认知的人,太少太少。
“大人,我懂,我能明白您的苦心,也知道您在担心什么。
或许您说的也对,大明周边有比大明更加强大的国家,现在也许没有,也许有以后也许也可能会存在,但是我还是想告诉大人一句。
大明如今是最强大的,以后也将会是最强大的,只要咱们一直向前,那么就没有人能够比得过咱们。”
康石说的是慷慨激昂。
比方中愈都多出来很多自信。
方中也笑了,这确确实实是他希望见到的年轻人,整个大明如今就缺乏这样的人。
不管康石之前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甚至可以说他背后有什么人,但是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在为大明考虑,再为以后的大明天下思索。
方中愈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它来自于600年后有着太多太多的经验,可如今这里的人也不是傻子,自然能够通过他所做的一切来判断出一些事情。
康石比他看着还有自信,这是一件好事,同时又是一件坏事,好事是在于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那么对于整个大明的前景就有了基石。
坏事就是这样的人虽然看的多,但不一定看得远,最终可能会采取一些比较激进的方式来把他们认为是好事做出来。
方中愈也不相信如今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所以他更希望这些人能够全心的付出,在最终需要他们的时候出现。
这一点想必他之前就已经有过想法,不然也不会鼓励大家去学习,甚至是派遣更多的人去宣扬学习的好处,带领他们识字懂知识,看天文学地理。
这里面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后能够讲道理的时候,有人能够听得懂。
对于百姓采取愚弄的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方中也深深的知道这里面所带来的弊端,所以一直都在鼓励百姓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