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东瀛
一处军营,一名穿着和服面容严肃的女子正和被她称为“左君”的男子交谈。
“呦西,区区三韩之地可不够我大和民族生存,只有那广阔的土地,才是我等大和人的归宿。”左君抚摸着面前的地图,那记载着整个华国国土的土地,眼中闪烁着名为野心的光芒。
“美子,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那些支那人内部发生了战乱,大量人口牺牲,曹刘孙三足鼎立,我们能够趁着这个机会,吞下整个大陆!”
“你回去告诉本部那些人,无论如何,我都会进攻大陆,大和民族想要壮大,就必须走这一步!”
“但诸葛亮、关羽、曹操这些人都不简单,若是和他们敌对,我担心……”美子担忧道,三国演义在东瀛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有着堪比神灵的地位,若是有一天要和这些人战斗,只怕一开始,士气就要减少三分。
“我大和民族的男儿岂会惧怕些许死人?”左君冷笑,“更何况,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等未必没有和他们交手的机会,这些支那人内斗起来可是比对外更加残酷!”
美子美目闪过一丝涟漪,越是身处高位越能感受到东瀛的局限,想要打破局限,带领大和民族飞黄腾达,就必须开扩新的土地:“左君阁下,我会尽力说服本部同意你的计划,前线这边,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左君拍着胸口道:“等我攻下这个小世界,再以这个世界为跳板进攻九州世界,重现我大和民族的辉煌!”
经过一番烧杀抢掠,整个三韩之地都归入东瀛统治,虽然为了稳定人心依旧保留着皇室,但也剥脱了他们一切权力。
高句丽、百济、新罗的皇室自然不满,但失去了兵权,再加上国内权贵投靠倭国,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虽然有些许传承者举旗反抗,但很快就被镇压。
因为各地消息传播不便,再加上只局限于东瀛和朝鲜等国,消息被掩盖下去,无人知道东瀛在副本里掀起了国战。
此时在倭国,一名看起来十多岁的少年正在道路上狂奔。
“誉田别尊,慢点。”
一名衣着华丽妇人身后追赶,众多侍卫一同跟在身后,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位汗水淋淋的妇人会是执掌整个东瀛的神功皇后。
终于,妇人追上了少年,一把将少年抱到了怀里,生怕他再一次跑来。
“誉田别尊,你为什么要跑?”神功皇后紧紧抱住少年,知道少年无故出逃之后她亲自带人出宫,这才找到少年,神功皇后不敢想象,要是少年出了其他意外该怎么办。
虽然天皇还有其他儿女,但她生下的只有誉田别尊!
“我想看一看外面。”誉田别尊伸出手,仿佛要握住阳光,眼中带着少年特有的好奇。
“以后不能再自己一个人出来了知道吗?你想出来的话告诉我,我派人保护你。”神功皇后握紧了少年的手,十指紧握,仿佛要告诉誉田别尊自己心中的紧张。
“你是未来的王者,是天下的主人,你应该走着身为王的气量。”神功皇后抱着少年,脸上还带着刚刚剧烈运动后的汗水。
周围的侍女卫兵脸上都带着崇敬之色,没有一个人不相信妇人的话。
她已经用神迹证明了自己的地位。
十年前,九州有叫熊袭的土民,不服从中央集权。神功皇后随同丈夫仲哀天皇去九州讨伐熊袭。在九州,有一天,神功皇后听见了神的旨意:“西方有一宝国,天将赋予汝。”但天皇不信,于是很快仲哀天皇就猝死。
神功皇后虽然当时身怀有孕,但不敢违背神的旨意,率大军横渡大海,攻打新罗,并取得了胜利,使新罗服从于她的麾下。
她身穿铠甲亲自参加了战斗。讨伐新罗的途中,海鱼成群簇拥着她的船只推进,其势凶猛,促使海啸吞没了新罗的土地,这也是军队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同时,在战斗中出现分娩先兆,她将石头抱在衣内,拖延临产,如今回到了东瀛的土地,神功皇后方才生下皇子。
而刚一生下,神功皇后就接到了神的旨意,她所生的孩子会成为未来的天皇。
“誉田别尊,你是大和的希望,你会为大和带来真正的文明!”
誉田别尊眼底闪过一丝不被人察觉的金光,那是不属于人类的力量。
回到宫中,来自三韩的捷报送到了神功皇后面前。
“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人民,很快人民就可以过上好日子,还有,邪马台那边也不要落下。”
听到后面那个名字,神功皇后脸上顿时露出仿佛吃了苍蝇的表情。
因为天皇去世仓促,哪怕她暂时接任天皇的权力,但还是有不少大名不服从她的统治,导致一开始倭国内大小国纷争,形成大规模战争,内乱不息,征伐无已时,国土荒芜、百姓疲敝,男王接连更替,而无一人能够平息内乱。
神功皇后虽然号称有神的旨意,但也难平定这一系列的叛乱,后来好不容易有机会了,结果一个自称为神的女人出现了。
她就是卑弥呼!
她拥有占卜知晓神的意志的神秘能力,她自称按照神的旨意治理国家,人们只好拥立卑弥呼登上王位。于是内乱平息,恢复了和平。
而神功皇后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是没有动作,但她派出的军队都遭到了各种厄运,最后不得不承认了卑弥呼的存在。
但现在来自大陆的捷报,神功皇后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压卑弥呼一头,什么神明,最后还是比不过天皇正统!
邪马台国。
卑弥呼比神功皇后更早知道大捷的消息,但她并没有半点慌张,明明已经在人们的视线中生活了数十年,但卑弥呼的容貌依旧是如二八少女般,也难怪她自称为神会被普通人相信了。
“派出我们的使者,前往大汉,从那里,我们能够得到统一四岛的机会。”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