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明堂制度
“诺!奴婢这就让人去通知尚食局去准备。”王泉说道。
“顺便派人去将礼官、学士都叫到两仪殿来,朕今日要跟他们商议,有关明堂的问题。”
“这商议明堂之事,怕是一时半会聊不完,所幸便让这些礼官、学士于朕一同用午膳。”
“也不用另选其他地方,就在两仪殿设宴便好,今日朕便要在两仪殿摆全鱼宴,款待众人。”李承乾道。
“诺!”王泉领命道,将李承乾的话一一记下。
派人分头去通知礼官、学士来两仪殿开会,通知尚食局准备今天的午饭,今天中午皇帝要摆全鱼宴,请这些人吃饭,要多准备些鱼才行。
礼官和学士们接到通知后,立刻赶到两仪殿面见皇帝,见过李承乾后,大家便直接进入主题,讨论起有关明堂制度的话题。
所谓明堂其实主要还是天子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地方。
明堂也是先秦时期帝王会见诸侯、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明堂制度是一种以政治、宗教、宗法、社会形态为一体化的制度。
该制度以明堂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宗教、宗法、政治、教育合一的社会调节体制,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特点。
明堂制度建立标志着古代宗教发展的最高水平,明堂制度成为垄断社会意识形态一切领域的唯一存在。
古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便是“敬天法祖”;而政治统治合理性的根本依据则是“天命不僭”;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终极原理却是“以德配天”。
古代新皇帝继位以后,一定会把上一代的皇帝主神牌位摆放到明堂里,跟天帝一起共同享受被人供奉和祭祀。
唐朝开国之初,李渊追封自己的父亲为元皇帝,按照制定的明堂递迁之典,将元皇帝配享于明堂,和天帝一块享受祭祀。
后来高祖李渊驾崩,礼官便上奏李二,将高祖李渊的主神牌位放入明堂,和天帝共同享受祭祀,并将元皇帝的牌位请出。
可是,自从李承乾登基以来,礼官居然没有单独上奏将太宗牌位请入明堂的事。
这很明显是礼官失职,为此,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没少提醒李承乾,有关这方面的事情,就连他的那帮叔伯兄弟也常跟他提起。
李承乾实在是被他们烦的不行,这才想起有关明堂制度的问题。
要不是他们的提醒,李承乾还不会过问这样的事情。
说实在的,李承乾对于这些他也不懂,属于他也不知道,他也不敢问。
既然这么多人提起,他便不能不放在心上。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古代国家大事中最重要的两件大事。
礼官到了两仪殿后,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说实话,他们这样属于玩忽职守,就怕皇帝会怪罪他们。
李承乾并没有怪罪他们,实在是他对这个一窍不通,他也不太关心,要不是长孙无忌等人时刻提醒,他都不记得有什么明堂制度。
“你们觉得将高祖大武皇帝迁出明堂,将先帝请入明堂可行?这其中可有什么礼仪规范?”李承乾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一名礼官说道。
“有什么不可以的?按照我大唐的明堂递迁之典,朕在位之时,先帝应在明堂配享天帝。”李承乾道,他不明白其中的道道。
这些礼官和学士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自然比他知道要清楚,既然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李承乾觉得肯定有他的道理。
专业的事情,还需要专业人士来解答。
“按礼来说,先帝本应该配享明堂,可如今已经过去那么长时间,实在是不太适合将高祖大武皇帝之神位请出。”礼官说道。
接着他又为李承乾解释,为什么会不合适,到底哪里不合适等等,说的李承乾一阵迷糊。
李承乾将目光看向其他人,他们都点头称是,其实他们担心说实话,会因为他们的疏忽而受到惩罚,便在来的路上,已经串好了口供。
李承乾这才恍然大悟,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礼官和学士们这才松了口气,他们算是蒙混过关了!
“既然这样,那是不是说,先帝就不能入明堂配享天帝?”李承乾问道。
“这个也并非不可以,还是能够配享明堂的。”一名学士道。
“哦!这话怎么说?”李承乾顿时眼前一亮问道。
其实有没有办法,对于李承乾来说,根本不重要,要是长孙无忌等人再来烦他,就把锅甩到这些人身上。
长孙无忌等人要找麻烦也是找他们的麻烦,跟他这个皇帝没有任何关系。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等将来他的牌位也能够顺利放进明堂,和五位天帝共同享受世人的供奉。
死后能够和天帝一起被人祭祀,这想想都是逼格满满,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死后和天帝一起享受祭祀的。
“臣以为,可以让高祖大武皇帝配五天帝于明堂,太宗文武圣皇帝配五人帝,亦在明堂之侧座。”礼官说道。
这样一来,就圆满解决了先帝入明堂的问题,也不会有人找他们的麻烦,又可以掩盖他们玩忽职守。
“你说的有道理,只是这样符合规矩吗?”李承乾问道。
“这一点也不违背礼法,陛下无需担忧!”礼官说道。
“既然如此,便就这么决定了,此事你们尽快办理,将先帝请入明堂。”
“高祖皇帝配五天帝,先帝配五人帝于明堂,享受供奉和祭祀。”李承乾道。
既然没有什么问题,这方面的事情,就交给这些专业人士去做就好,他只要等消息就行。
“臣等遵旨!”礼官和学士们行礼道。
他们都松了口气,总算蒙混过关,好在皇帝对这方面的事情不了解,要是换成对明堂制度有点了解的人来。
他们还不一定能够蒙混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