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始信笔灵合地灵
上名号来的景点,都能在画卷中看到熟悉的影子。比如说鹊山和华不注山,这两座小山包在画卷中占据的篇幅还不小,山头的形象也比较突出。这不是因为他对这两座山有更多的偏爱,而是这两座小山包相对而言确实更加有名气,而且这两座山的物性也
比较强,在大大小小的山包中属于顶尖的存在,仅次于英雄山等寥寥几座小山包。
没错,他在刻画这些山水的时候,哪座山能占据更多的篇幅,哪座山的形象能更加突出一些,主要的选择因素不是别的,正是这些景点的物性。
也就是说,他画的其实并不是这些山水的外表,而是这些山水的本相。换句话说,他画的其实是泉城的本相,如果有对泉城的风貌比较熟悉的人看到这画,就会发现画里的泉城跟实际上的泉城有一些区别,有的地方区别还挺大,但整体感觉却又跟泉城几乎一模一样,就像人
们看到的《鹊华秋色图》。乾隆当年第一次看到《鹊华秋色图》时还不敢相信泉城有这么高耸的山脉,可是当他南巡路过泉城在城头上眺望时,却夸口赞道:“始信笔灵合地灵,当前印证得神髓,”从这句话不难看出,不管乾隆能不
能像徐景行这样直接看到鹊华二山的本相,但无异能感受到那种高耸的气场。不过想想也正常,乾隆好歹也是一朝帝王,在当时的威望也挺高,自身的物性应该很强大,能感觉到其他事物的物性越是正常的,要不然也写不出“始信笔灵合地灵,当前印证得神髓”这种听起来有点神神
叨叨的句子。
而他的这幅画跟《鹊华秋色图》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初看有点不合实际,可细细感受却又发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好像现实世界本应跟画中的世界一样才是正确的。所以就连他自己看到这幅画横摆在茶几上,看到画中的泉城全貌时,也有点心潮澎湃,他这也算是将一城山水色全部囊括在一幅画卷中了,而现实中能做到这点的画家其实是相当有限的,就算是古代,这
种大格局的山水画卷也不太多见。这倒不是说他已经能跟赵孟頫那个级别的古人相提并论了,相反,他还差的远,他能做到这一点,主要还是得益于他这比较特殊的能力,他那近乎于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就不提了,那近乎于传说中佛家神通
的“本相之眼”也是一个超级作弊器,能让他将这座城市的本相全部看在眼里。
如果这样都画不好这座城市的山山水水,那他也太对不起他的能力了。当然,最震撼人心的地方不在这画本身的水平上,而在于他赋予这画的物性和灵气,在他自己的感觉中,画卷绽开的瞬间,整幅画好像一下子活了过来,各个景点之间弥漫的烟雨和朦胧气瞬间将他整个人
笼罩起来,放佛瞬间把他拉进了梦幻的仙境中。
再加上那氤氲的灵气弥漫其间,给人的感觉更加舒坦,就是那种怎么都很爽的体验。他的感受非常直观也非常灵敏,可金二就要差一些了,或者说就要差许多了,不过金二毕竟不是一般人,在画卷打开的瞬间就闭上了眼睛,像是在静静的感受着什么,足有一分多钟才慢慢的睁开眼,这才
见视线放在画卷上。
金二一边看一遍点头,同时赞不绝口:“这画,真好,有赵孟頫八分的神韵了,厉害,太厉害了,不过最让我惊奇的还是这画里蕴含着的那种特质,小徐师傅,你是怎么做到的。”
金二问这话的时候很随意,好像就是那么随口一问。
可是徐景行却立刻警觉起来,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他身上最大的秘密,所以他有点茫然的反问:“金先生问的是什么特质?”
金二笑笑,“就是那种能让人身临其境的特质,你这画跟那幅高仿版的《鹊华秋色图》一样,都能让我进入一种非常特别的境界,能让我感受到一些特别的画面。”他故作恍然:“哦,金先生说的是代入感,对吧?这个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用心刻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以最合理同时最贴近现实的方式刻画在纸面上,额,也不能说是刻画,而是二次创作,我们做画,不管是画山还是画水,?眼里看到的跟画在纸上的其实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只是借了现实中的山水一个壳子,壳子里塞的全是画家本人对这山这水的理解和认知,当壳子里塞的内容跟壳子本身的形
象比较契合时,就能把人带入一种身临其境同时又别具特色的体验当中。”
“什么意思?”金二果然听不懂了。徐景行心里偷笑,他刚才说的这番话似是而非,要说正确吧,其实有点片面,但要说不正确,那也不能,因为艺术创作本来就没什么固定的标准和理念,自己想怎么搞都行,只要能得到认可的就都是好的
艺术。
何况他话里话外使用的词汇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同时还让人摸不着头脑,一个目的,让对方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别说是金二这种人,就算来个真正的画家,也不见得真能完全听懂,更别说找出其中的破绽了。
不过他的脸色还是很平静,“金先生,通俗点讲,就是我的画会给你一种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而你感受到的那些东西,都是我想要表达的。”
金二沉默片刻,“我是问你怎么做到的?”“用笔画的呀?当然也离不开充足的准备工作,动手之前,我可是跑遍大半个泉城的,将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说到这里忽然一挑眉毛,“金先生,你还没说这幅画符不符合你的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