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宋代的火器之术
有了,不如邀请这西门庆大官人明日去我那校场上看我演兵。我让那五百绛衣火兵给他展示施火之术。让他知晓火器须得精兵才能使用,不是乡野村夫就能使用的农具。
这西门大官人若是能够知难而退,自然最好不过。若是他还要买火器材料,至少明日也可让他粗略学得些火器应用之法。如此,也对得住凌振兄弟了。
魏定国打定主意,就邀约西门庆与汤隆明日去凌州校场,观摩他如何训练火兵。
西门庆也正好想要看看这个连当朝宰相蔡京都闻其名的神火将军究竟有何手段,就欣然应允,约定明日凌州校场见面。
魏定国因凌振的关系,对西门庆和汤隆热情接待,他摆下了丰盛的筵席,留二人在府中用膳。
席间,三人吃酒闲谈,西门庆对魏定国说了些在东京汴梁与凌振和徐宁交往之事。魏定国听闻汤隆是金枪班教头徐宁的表弟,父亲曾是延安府的知寨时,对汤隆也是刮目相看。
汤隆与西门庆都看出了魏定国内心还有疑虑,此时借酒宴的机会,说了许多平生打造军器的得意事,向魏定国显露自己的本领。
汤隆口中对魏定国说道,他随父亲起,曾为西军制造过许多火器。这些火器,有捆绑着火药包的射击火箭;有能徒手投掷的火药球,以及可以向四周发射金属刺的火蒺藜等。
魏定国见这麻面汉子有制造火器的经验,顿时兴致大发,与汤隆谈论起军中各式火器的制造与应用。
西门庆笑而不语,边吃酒边从汤隆与魏定国的对话中了解宋代的火器发展水平。
北宋时期,火药制造已是国之大事,管理规范、规模宏大、分工细致。仅军器监就雇佣了4万多人工,下设火药作、青窑作、猛火油作、火作等11个大作坊,每日生产弩火药箭7000支、弓火药箭10000支、蒺藜炮3000支、皮火炮20000支。
到了北宋末年,又发展出“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威力巨大的火药武器。这些火器类似于炸药包,用投石机发射出去。号称火器炸,声如霹雳,响动如雷;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东京汴梁城的凌振就是因为擅长使用这种武器,而被人起了个浑号“轰天雷”。
宋代火器可分为两类:火球类火器和火箭类火器,在北宋官修的《武经总要》中对这些武器都作出了详细的描述。
火球类兵器包括火炮,这是种抛掷火器,又称引火球,还有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火球、铁嘴火鹞、竹火鹞,前后共八种。
前六种火球类兵器的制法基本相同,都是将配好的火药和铁蒺藜,火老鼠(类似于铁蒺藜的种杀伤性武器,就是在块薄木片上嵌入鉄钩刺,和铁蒺藜同时放入火球中在爆炸后形成二次杀伤)以及毒物搅合,放入陶铁罐或者多层纸球中,最后涂上引火物即可。
铁嘴火鹞和竹火鹞的做法也是换汤不换药,做好鸟身后将火药装在鸟尾,使用时用火点燃尾部发出。
火球类火器主要都是用抛石器、投石机将其抛入敌阵,达到烧毁城池或器材,造成火灾,致毒和制障的作用。
火箭类火器则是承继了晚唐时期的“飞火“武器,兵部令史冯继向宋廷进火箭之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箭杆前端绑上火药筒,点燃后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出的气体把箭射出。宋代火箭主要分为弓弩火药箭和火药鞭箭两种,做法基本相同,主要用于焚烧粮草和攻城器械。
西门庆听了会儿,基本了解了宋代火器的发展状况和实战中的应用。
这些火器基本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掺杂些发烟和毒性药物,用以焚烧敌人的防御物和粮草物资,对人马也有定的杀伤力,但主要起震吓作用。
这些火器般是利用弓弩和抛石机或人力投掷。所以部队装备尚不普遍,大都用于边防和城市防御作战。
现在,宋军中还没有管状火药射击类武器出现,西门庆记得以前上历史课时学过,要到南宋才出现用竹筒做的突火枪。
既然西门庆穿越过来了,自然要把这管状火器提前数十年发明了。而且,是直接进化到金属材质的火枪。
西门庆和汤隆二人与魏定国吃了个多时辰的酒,尽兴而归,回到了南十字街的旅店里。
回到旅店里,扈三娘又拉着西门庆陪她去逛凌州城。
这凌州城是个不大的州城,没有甚么繁华的夜市。西门庆与扈三娘吃了些当地小吃后,就回旅店里休憩了。
玩得不尽兴的扈三娘听说西门庆明日要去凌州校场观看操练军阵,兴味大浓,定要坚持跟着去看热闹。
西门庆知道这扈三娘好武喜动,若不依她,只怕反会生出事端,就答应了带扈三娘起去观摩。
次日,西门庆、扈三娘、汤隆、焦挺和陆小乙五人齐来到了凌州校场边。魏定国早已等候在此,将他们迎接上了高台。
到得台上,魏定国指着台下的军阵,面露得色地介绍他的五百火器精兵。
西门庆对魏定国说道:“久闻魏兄神火将的大名!今日观魏兄的精兵,果然阵容强盛,名不虚传。不知这火兵在阵上如何杀敌破阵,在下愿求观。”
“哈哈哈~西门兄弟此言太过了!哥哥这些军兵,可当不得阵容强盛,只能算是小有特色,略为可观而已。诸位兄弟请看!”
魏定国说完,对身边的亲兵下达了指令。
那亲兵走到台边挥动旗帜,只听得通鼓响,台下阵内早飞出五百火兵。
这些火兵身穿绛衣,手执火器;前后拥出有五十辆火车,车上都装满芦苇引火之物。
军士们的背上各拴铁葫芦个,内藏硫磺,焰硝,五色烟药。他们按照鼓点齐点着,飞抢出来。
只见五十辆火车燃起熊熊烈焰,声势颇大。若是在两军对垒之中,定然是人近人倒,马遇马伤。
西门庆感叹,眼前所见,就是这个时代的火攻之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