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第一步
李天养在台上滔滔不绝地发言,底下洪朝当今皇后殿下陈玉墨却拉着自己这个早已是步入而立之年的儿子之手,心疼而又不厌其烦地叮嘱着自己所能想到的细微事情。
“你妻子和孩子你就不用担心了,有母后和你皇兄照应着,没人敢然后她们受委屈,等到你在海外站住脚跟之后,再来接她们去团聚也是不迟。”
“实在要是海外闯不下去了,千万不要觉得丢人在那逞强,直接回来当一个安稳王爷,并不是什么会让人笑话的事情。”
“……儿臣谨记母后教诲!!”
李玉祁强忍着通红到双眶,感受着母亲身上散发出来的母爱,带着浓浓鼻音点头应答。
“儿臣此去东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转看望母后与父皇,还请母后千万保重身体,每日都过得开开心心。”
“……”
两母子在一起,说不完的家长里短,直到李天养发表完演讲,高台下都听众们发出山崩地裂一般都掌声,再打断了陈玉墨她们之间的交流。
“朕宣布,我皇儿齐王李玉祁出海祭天之仪式,正式开始!!”
“咚咚咚!!咚咚咚!!”
随着李天养一声令下,早就等待多时的舞狮队,锣鼓队终于敞开了他们的动作,将场面一下子渲染得更加热闹而非凡。
走下高台,与拄着一根拐杖的内阁首辅洪承畴站在一起的李天养,感受到自己之前发言,所带来的民间震动,心有所思地对洪承畴问到:“洪爱卿,你说此番演讲之后,我洪朝到底会有多少英雄豪杰,会追随我儿之脚步,走上征服这个世界的道路呢?”
“微臣以为,有齐王殿下以身作则的表率,又有陛下您和我洪朝政府的支持,想必民间那群游侠儿里,有不少的人会参与其中吧!”
洪承畴低着头,平静地回答着李天养的话,只是在其那双饱经风霜的双眸中,不时流转出几分内心的感受,那是对当今陛下李天养的崇敬心理。
“不过陛下,我朝财政本就紧张,海上兵力在这些年与明朝的战争当中,已是被征调得七七八八,压制封锁明朝海洋已是极为勉强,现在再许下这个承诺,到时候会不会给予我朝海军更多压力呢?”
“而且,陛下允诺开拓者拥有其开拓的土地极大权利,这不就是变相让他们一步登天?是不是有些不妥?”
这个问题本就是李天养与内阁大臣们商议这一提议时,大家非议最大的地方,此时洪承畴旧事重提,李天养一听就明白对方还是没有想明白。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同时也是华夏文明在儒家处于统治地位之后,带给文人们的一种掣肘。
“为什么不妥?”
李天养抬头。
“我洪朝现在情势,还有人或者团队敢于跟我们作对吗?我说这些话,其实是在鼓励大家走出这第一步,像西洋欧洲人一样,在世界各地留下我们汉人的足迹。”
李氏父子之间难得的交流,最后两个儿子得到此等惊人消息,便是好久,也没能缓过神来。
从小,李天养对于孩子们的要求便不高,甚至还叮嘱陈玉墨,在孩子们六岁之前不要让他们读书识字,由得他们去疯玩,只要不做伤害、侮辱别人的事情便好。
到得入了学堂之后,李天养与陈玉墨对他们的学业要求并不高,更多要求还是放在了对他们的性格和习惯上,使得几个孩子的性格并不像一般富二代、官二代一般,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等等。
这也影响了团聚在李赟、李琼和李玉祁他们三个孩子身边的一干官员、富户子弟,也算是一件美事。
而后大家的工作也好,恋爱也罢,李天养和陈玉墨同样很少插手,由得他们几个孩子自己折腾,虽然因为孩子们身处的家庭地位不同,早早便开始有了城府,但是这些年里他们过得远比其他孩子要幸福太多。
李天养很少为他们的孩子做出太多安排,只是如今陡然间做出安排来,倒也让两个孩子彷如第一次认识自己这位父亲一般。
“咱们李家,自你们祖父一代起,便已有了自力更生的传统,你们祖父搞出了一个狂鲨帮,虽然做得事情现在看来上不得台面,但是好歹也给你们父亲和叔叔他们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你们父亲我自然不用说了,如今的洪朝基业摆在面前,你们也是看得见的。”
“你们的二叔李天生,现在在澳洲混得风生水起,掌控的地盘其实按照面积来说,不比你们父亲我现在来得少,只是没有咱们的人口多,实力强而已。”
“便是年长你们没多少的三叔李天佑,也自己走出了一条商业之路,在南洋与澳洲之间赚了个富甲天下,那小日子过得极是逍遥。”
“你们这些小辈们,也不能比咱们这些长辈们没出息不是,我的基业只能有一人继承,那么剩下的那一个又该何去何从呢?有没有你们父亲我的勃勃野心,自己出去闯荡一番呢?”
“由此类推,未来若是赟儿后面那一辈,同样有了三四个继承人选,那么除了真正继承皇位的那一个,剩下的人又该怎么办呢?”
“为父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们,最终从一匹傲世原野的丛林之虎,最后在这洗的富贵荣华面前,变成一只只温驯的家猫!”
“所以,在你们两人做出选择之后,为父便会将你们的选择作为日后我李氏永世祖训,任何子孙后代皆要沿此而行。”
“你们,做好了准备了吗?”
李天养很是难得地,此时用一种平等的态度,正色看着两个血脉骨肉,等待着他们回神过来,做出他们的选择。
“…………”
李赟和李玉祁两兄弟,难得地彼此对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询问与揣测,最后几乎同一时间同时开口,满是骄傲地回答道:“儿臣准备好了!”
“很好!”
李天养继续询问道:“那你们的选择是什么呢?”
“儿臣愿意出海闯荡,打拼出一片天地来!”
李玉祁这时却是抢先开口,对于皇位继承上,他的胜算其实滨海不高,只是他不想在大兄李赟继位之后,做一个富贵闲王,生死掌握在李赟手中,所以这才不得不想着博上一搏。
如今父皇李天养给出了另外一个选择,那么对于李玉祁来说,从小听着父皇的传奇故事长大,又自觉能力不差的他,自然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奋斗,打拼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地盘。
“父皇,若是儿臣不能继承您的位置,儿臣也愿意出海打拼,走上您曾经走过的道路!”
李天养之前的言辞里,对于自己这个点太子的态度,却是不见动摇,但是李天养所言日后之帝皇权力,将会大幅度削弱,最后便是自己登上皇位,可日子未必真就比他这落选的皇弟,来得有多幸运。
故此,李赟内心里,反而多出了几分对于弟弟的羡慕,他们兄弟两人最后的选择,或许等到了他们老了之后的某一天,最后心情会调一个个儿来。
“好好好,不愧是我李天养的孩子,有我当年的风范!!”
李天养看着气宇轩昂,做出选择如自己所料的两个儿子,心中充满了骄傲。
“既然你们都做出了选择,那么为父也就不饶圈子了!”
“未来继承我大业的,将会是赟儿你,不会有任何的变动了,所以从今日起,你要放下你手中的工作,开始跟着我到内阁政事堂学习,去学人家和做一位掌权人。”
“玉祁我儿,不要怪父亲我偏心,洪朝是为父一手建立起来的王朝,为父不想它因为你们两兄弟而重新回到四分五裂的状态。”
听到李天养最后的表态,要说不失望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想到之前李天养为自己做出的安排,李玉祁又觉得未来并不是那么暗淡。
总有一天,我会让父皇你后悔,你的选择是错误的!
李玉祁如是想着,但是却也欣然接受了这个结果。
“不过你既然做出了第二个选择,那么聪今日开始,玉祁你可以在我洪朝版图中挑选出一万你认为能够帮你的人。”
“好了好了!!”
“诸位大人先消消气,听听吴部长作何解释可好?”
在李天养的示意下,年老持重的洪承畴站了出来,打着圆场说道。
“…………”
甘大彪、章宇彦等人虽然不甘心,可是抬头看看李天养皱起来都眉头,便不再多说什么,轻哼一下之后便转头一边,似乎仍在气头上。
“启奏陛下,我国防部新兵征召工作已然完成,第一批十五万新兵训练工作也已经完成大半,战场战术基本配合、枪支武器使用和战场急救等训练圆满完成训练,接下来的任务于战场征战而言影响不大,可在前线战场慢慢教授。”
吴杰花了半天时间,让参机部临时赶制出来的计划虽然在内行人眼里,还稍显粗糙了些,可是拿来对付甘大彪他们这些一知半解的家伙,倒也派的上用场了。
“第三军将士新败,兵力损失惨重,为拱卫北京城安危,便是没有我国防部的提议,各位大人接下来对商议中,对第三军对增援也是必然之事。”
“既如此,那我国防部只需将增援第三军之规模扩大一些,需多准备些物资弹药,便可完成掀起反攻的大半工作了,不是吗?”
山东省作为拱卫北京城的门户,只要不是脑子有病的人都能看出,它的存在不容有失,故而此时吴杰所言却是让在场的各部成员们无人能够反驳,有那想得深远些的更是细细思索起来。
“明朝军队能与我洪朝军队对峙的基础,在于他们的军队数量,江南人口繁盛,补充兵源比我北方之地容易太多,故而明朝三路大军规模皆远大于我军。”
“但是随着这些年来对明朝军队的无数次胜利,明朝人兵源补充问题,也逐渐有所乏力了。”
“我外卫厅搜集到的情报显示,此番明朝军队加大了对前线兵源的补充,然其补充规模却是不足二十万之数。”
“按照对方行军动向判断,其中十万兵力补充襄阳孙传庭一部,剩余十万则充实东线张煌言所部。”
“第三军孔有德上报战果中,我军兵力虽然折损超过五万,但是明朝张煌言一部折损却是我军三倍之数,达到了十六万规模,加上其无法估算之溃逃将士,外卫厅预估对方兵力折损至少二十万。”
“也就是说,此时东线自长江以北的明朝军队数量,便是加上还有一个月行军方可抵达与张煌言汇合之十万人马,对方总兵力应该不超过二十万数量了。”
“若我朝对东线孔有德一部补充兵力十五万,加上第三军原有之将士,则在军队数量上,敌我两军第一次达到几乎持平的局势。”
“可是真实战斗力如何,考虑我军新兵极多,可也足够让我东线军队在战场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这是不可否定的。”
“如此,南下直逼明朝应天府却是手到擒来之事,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
“………………”
吴杰滔滔不绝地说出敌我双方战局优劣问题,确实让不少原本持有反对意见的成员,脸上开始泛起犹豫之色来,可也还有不少人仍然不愿放弃。
见吴杰的言语告一段落之后,财政部甘大彪此时站了出来,说出朝廷此时的困难……
“为了征召五十万新兵,我财政部在这四个月里共计支出银元一千三百五十五万块,钢铁一千吨,其余物资不计其数。”
“截止今年七月为止,我财政部发行债券总额已然超过两千六百万数量,这是我洪朝至少两年的财政总收入,方可以还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