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好事接连

  对于出售手中土地,洪门可是颇有心得的,早在大员岛笨港、基隆镇等地,洪门就已经开始执行拍卖手段,将一处处优势地皮拿出来拍卖给各家商号,如今再照般一气,不管是胡济他们等政府成员,还是那些想要买地皮的商家,自然都是熟能生巧啊。
  当然,胡济他们很清楚,除了这些手眼通到了洪门中高层的南洋商会成员以外,其余的商家却是不如他们这般耳目灵通,等到他们获知这些消息,并感受到其中商机时,怕已是早就被南洋商会这些商人门占了先机,最赚钱的行当和机会都被他们给占有了,后来者只能获得一些残羹剩饭了。
  故而,胡济手下专门负责经济贸易和市场规划这一块的人才,早早就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第一批先拿出不多于此刻想要采买店铺的商家数量的地皮和店铺出来,让大家竞价。而他们同时也放出风去,未来第二批的地皮出售,将会是一个不确定且漫长的过程,也就逼得南洋商会当中这些商人们,为了商机只能各显神通而无法在暗中串联。
  毕竟在商言商,第一批入驻辽阳城的商户,自然会有更多的优势,为了利益,谁也不愿意去跟后面那未知的庞大商业团体分抢后面的剩食。
  有此安排之后,由辽阳政府出面筹划的第一场土地店面拍卖会,很快便在城中举办了,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辽阳城先期拿出来了八十块城中土地,并附带专业的规划图,让这场拍卖会因此变得热烈而极富竞争性。
  最终辽阳政府以此获得了:两千余匹优良战马,五百余头耕牛,一万余石粮食。
  或许有人会问了,就凭这辽阳城中那八十块地皮,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收获了。当然,这要放在大明朝和洪门大员岛上,这些土地自然是不值得这些价值的,这又不是后世的房地产,土地还没有金贵到那个地步。
  可是别忘了,此时此刻辽阳城所处的位置,可是极北的辽东关外,这里等特产除了稀少的人参荷鹿茸以外,就只剩下游牧民族所繁育的牲畜了。
  在大明和大员岛上,一匹优良战马最少数十两银子等价值,一头耕牛则有四五两银子往上,但是在这东北关外,这些牲畜可是没有这么高的价值。
  而且当初通过粮食等物资从伊通部换取到的战马、牲畜等物资,南洋商会这些商人所得更是便宜到令人发指。
  而为了防止商会这些商人们钻这样的空子,辽阳政府早一步向在座参与拍卖的商家提出了条件:所有战马、牛羊价值,以草原上最低价值计算;粮草、布匹等南方物资,则以大明荷大员岛的批发价格加上运输费计算。
  反正,这拍卖土地本就是卖方市场,出售的地皮仅有八十块,而竞价等商家,光是南洋商会就有一百余家,简直可以说是供不应求呢。
  当然,作为第一批拿出来的地皮,自然也是有着其相应等优势,这八十块土地不但地理环境优越,身处繁华地带、交通交叉口,同时其土地面积也是极广,足以让一家商号修筑一栋三间以上门面的店铺,却也算是物有所值。
  如此之下,由不得这些商号东主们纷纷竞价,让这八十块土地溢价不少,倒是让辽阳政府胡济一行人笑开了怀,至少他们这开门第一件事情做得还算顺利嘛。
  而辽阳城首,洪堂第一师师长尚可喜对此也还算是满意,虽然与他想象重话的战马数量有些差距,可是这辽阳城还有更多土地尚未出售,现今这两千余战马倒也能让第一师的骑兵团先行组建起来嘛。
  一方几便,洪堂第一师开始挑选人手训练起骑兵来,在辽阳城外等军营中摸爬滚打;辽阳政府有了这万余石粮食、数百头耕牛,也能组织起当地百姓们,开战下一步的工作;而南洋商会获得这八十块地皮的商家,更是很快便按照政府给出的规划,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修筑楼房店铺,让荒废已久的辽阳城开始重新展露生机。
  辽阳城外,一片生机勃勃,大清女真本是想要在此秋收之际,派出军队前来辽阳城下打打秋风的,奈何叶赫伊通部如今和洪门好得同穿一条裤子。在曹翼的请求下,伊通萨克奇所部,在这秋收时节,愣是投入更多兵力在对大清防线的攻势上,迫使大清无法抽调更多兵马出来。
  而以辽阳城下陈兵三万的大军,大清军队些许的部队,前来滋事也只是给洪堂军队送福利,故而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辽阳城周边成熟的庄稼,在城中百姓门挥汗如雨的行动当中,一车又一车地运送进城去。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虽然今岁因为时间条件邓限制,百姓们所栽种等土地产出粮食,很可能无法满足一年之用,加上新作物的食用、烹饪方式还需要适应,未来仍旧需要洪门政府给予一定份量的粮食来供应百姓们,但是对于辽东战区的政府机构来说,他们也是少了很大的负担。
  而百姓们更是为之兴奋,已经多少年了他们没有向如今这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良田和粮食,天堂与地狱之间等差别,恐怕也就是辽阳百姓们去前岁与今岁之间的差别了。
  有了这批粮食入手之后,百姓们的人心夜更加安稳下来,对于洪门政府的拥戴自然而然便有了提升,进而对于政府的各项规矩章程更加配合,而不是抵触。
  要知道,此时辽东战区慢慢推进等制度,都是洪门在大员岛执行了许久的规矩章程,一来自然是政府工作人员更加得心应手,二来这些规矩制度在洪门一次次改进当中已经十分成熟了,足以让洪门对这片土地进行掌控。
  慢慢地,辽阳城中百姓们开始出来走动,商业活动夜因为数十家商号在此营业,而渐渐有了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