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 海归(四)
杨育新的心里一颤,其实他到并不害怕清廷对上海新区发动战争,但恐怖袭击就另当别论了,作为穿越者对恐怖袭击的影响由为强烈,毕竞打起仗来是明刀明枪的干,华东政府自然不会怕清廷,自己也不会在第一线作战;但恐怖袭击就不同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而且伤亡是无差别,因此杨育新道:“既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不先发置人,把他们抓起来呢?”
刘澜涛道:“首先我们只是怀疑,并没有实际的证据,而且上海县城毕竟还是清廷的地盘,我们也不能为所欲为啊。”
杨育新听了,也知道自己问错了,赶忙道:“对不起,是我弄错了。”
刘澜涛道:“这到没什么,我们现在确实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如果我们有确凿的证据,到是不用有什么顾忌,可以直接动手,但现在只是怀疑并不能确定,总不能只是怀疑就动手干掉,而且弄错了还是小事,就怕是打草惊蛇,引起了他们的警惕,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只能严密监视他们的行动,事先预防,而新区里也要做好防范,另外在我们认为新区内部还问题不大,但就怕是出外办事的人员遭到他们的袭击,所以由其要做好外出人员的安保工作,听说后天从日本来的海归者到达上海,由新区政府负责接待,我担心他们会趁这个机会动手。”
这一下到真的是提醒了杨育新,这到真是不能不防,因为日本海归者乘座的是太古公司的国际轮船,停靠的是公共租界的港口,并且就在港口立刻换船去青岛,但上海新区肯定要派人去港口接船并组织他们转船,而且于情于理,杨育新都要亲自出面,这就必须要离开上海新区,如果有人要发动恐怖袭击,自己岂不是首当其冲吗,想到这里,杨育新的心里也不由得一阵恐惧,道:“但那是在租界啊,他们敢在租界动手吗?”
刘澜涛道:“这很难说,正常情况下,清廷当然是不敢在租界里动手,但对老外的节操也不能太高估了,清廷里就有人主张勾待外国在对付我们,而有的国家也想拉陇清廷来遏制我们,所以互相勾结也不是不可能的,当然在租界里他们是不敢明来,因为这会造成外交事件,但睁一眼闭一眼,放任他们动手,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我们不能对老外抱以太大的期望。”
杨育新也连连点头,道:“对、对,帝国主义从来都是靠不住的,这确实是个问题啊,不仅是我们,就是日本海归者有伤亡,对我们的声望也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刘澜涛道:“对,所以我们拟定了一个计划,但需要杨区长的配合才行。”
杨育新忙道:“什么计划,我一定会全力的配合你们。”
刘澜涛看了看杨育新,道:“首先我们会严密的监视这几批人的行动,一但他们有轻举妄动,那么我们就会毫不客气的先发制人。”
杨育新道:“对,对,这样就对了,不知道需要我们做什么?”
刘澜涛道:“我们希望杨区长能够冒一点风险,能够亲自出面,到港口去迎接日本的海归者……”杨育新听了,心里也不由得一紧,这是什么意思,要拿自己当诱饵吗?而刘澜涛继续道:“而且声势造得越大越好,并且要以政府的名议通知公共租界的工部局,杨区长是代表华东政府去迎接日本海归的留学生,做成一个官方的事件。”
杨育新毕竞己经当了几年官,心智、见识和以前做业务经理时已不可同日而语言,立刻就明白刘澜涛的用意,因为公共租界毕竟是一个政府机构,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支持*,而且杨育新以华东政府代表的身份出场,一但出了事情,那么就成了外交事件,因此公共租界不得不考虑所需要承担的政治后果,这样反到会有所顾忌,未必敢允许清廷在租界里行动,毕竟华东政府不是清廷,对外的态度一向强硬,惹怒了华东政府可不是好玩的。
当然,杨育新亲自出面,也不是绝对安全的,不排除公共租界当局会挺而走险,毕竟现在华东政府和英法日的关系都不外,也是存在相当的风险,因此杨育新的心里也产生了激烈的思想冲突,如果自己拒绝,刘澜涛当然不能强迫自己,这样确实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但也肯定会传到青岛去,那么行政院的成员会怎么看自己,“贪生怕死,难当重任”这八个字是逃不掉的,那么以后自己还想再进一步,恐怕是难于蹬天了。而如果答应下来,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勇于担当的形像,虽然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收益也是巨大的。
尽管现在杨育新的地位成就,己经是在旧时空里难以企及的了,但人心永远是不知足的,杨育新当然还要再进一步,而在上海这几年来取得的政绩,也确实有利于他的前进,因此目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这一次很有可能是一个关建的节点,一但成功了,就踏上了康庄大道,而败就一命呜呼,或者是再无进步。
其实杨育新想的事情虽然多,但在他头脑也就是几秒钟的时间,咬了咬牙,道:“好,我马上就通过正式渠道,和公共租界进行的联系。”
刘澜涛也点了点头,道:“杨区长,我也实话实说,这次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我们会尽力将风险控制在最低。”
杨育新也笑了一笑,道:“都是为了我们自己的事业,就算冒一点险也是值得的,再说我们都是穿越者,都是自带主角光环的,我相信是肯定不会有事的。”
于是两人又在一起商议了后天的详细计划和安排,讨论了一些细节,谈论了一个多小时,刘澜涛才告辞离开,而杨育新也立刻下令,以上海新区政府的名议,给公共租界工部局发出公文。
――――――――分割线―――――――――分割线――――――――
上海道台袁树勋缓缓的将手里的信笺又折好,又塞回到信封里,然后微合着双眼,半响无言。
过了好一会儿,在袁树勋的侧边,一个垂手侍立,下人打扮的青衣人道:“王爷的信,道台大人可是看清楚了。”
袁树勋这才缓缓的睁开眼,道:“王爷这样做,恐怕是有些冒失吧,海外华人又岂是好与之辈,万一真的惹恼了海外华人,后果恐怕不堪设想啊,到时候只怕是连累王爷也难以全身而退,我想还是请王爷三思为好。”
那青衣人“哼”了一声,道:“好不好与又怎样,海外华人这几年做的事情,那一件不是大逆不道,足可以连及九族了,在这样放纵他们,才是不堪设想,王爷是为了我大清的千秋万代基业着想。如果再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只怕他们还真以为我大清无人了。”
袁树勋苦笑了一声,他当然知道这个青衣人说的都是实情,海外华人实际己是公开的成立政权,设法施政,根本就不鸟清廷,只是谁都不说出来而己。毕竟一但撕破了脸,也是谁都知道,倒霉的是清廷。又道:“那厶李中堂可知道这件事情?”
青衣人又“哼”了一声,道:“李中堂!李中堂早就己经不能管事了,不过是有一天挨一天罢了。”
袁树勋也听说李鸿章己患病不起的消息,心里也不禁叹了一口气,如果李鸿章还健在,又岂能让你们这些人乱来,又道:“皇上和太后呢?是否又知道此事?”
青衣人“嘿嘿”一笑,道:“我们不过是做奴材的,这样的事情怎么会知道,只管奉命办事,尽忠尽职就是了,大人要问,还是直接问王爷好了。”
袁树勋又苦笑了一声,道:“看来王爷这是要一意孤行了,不过……”他的脸色一板,道:“我即是朝廷命官,只奉朝廷的旨意行事,可不是奉王爷的命令。”
青衣人道:“大人言重了,王爷可没有想过要大人参与,只要大人不闻不问,就当是没有这档子事情,只管自己好好做官就是了,更不要给海外华人通风报信,这样就算是出了事情自然是由王爷担着,更不会连累大人。岂不是好吗?”
袁树勋沉默了良久,道:“你没有来过道台衙门,我也没有见过你,更没有见过这封信,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说着,将手中的信封连信放在灯光上点燃,一直到这封信完全烧完,然后起身一甩袖子,也不理那青衣人,径直转过屏风转回到内堂去了。
而那青衣人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欠了欠身,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