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朝堂争论
张达又是狠狠地一脚,将陈炳义的脑袋狠狠地踩到土中,这才松脚。
这时,几名羽林卫将士骑马而来,翻身下马之后来到了张达的身边。
“张将军,反贼已经被击溃,除了有上百人逃走,剩下的全部投降!”
“郑校尉已经带人去追了!”
张达点了点头,指着地上的陈炳义道:“把他捆起来,他可是这一次反贼的头领,带回朝中,那可是一大功劳!”
“诺!”
两名将士立刻用套马索将陈炳义重重的捆了起来。
陈炳义的脸上全部都是尘土,眼神当中早已经没有了神采。
他知道,这一次,他们完蛋了!
……
将义军中的那些百姓们全部遣散之后,张达率领大军来到了宋州。
一面,他命人将陈家大院包围起来,另一面则是进入了府衙之中。
望着桌面上面的地图,张达的眉头紧锁了起来:“从地图上来看,距离我们最近的就是祈州、齐州和相州。”
一名将军马上道:“张将军,祈州的陆家和邵家,齐州的孙家,相州周家,他们都已经反了,我们拿下了宋州,他们一定会马上派兵来攻打我们!”
张达点了点头,以他羽林卫将军的身份,会成为各地反王的眼中钉。
“我们用不着害怕,先将百姓们迁入州城中,等他们来了,我们坚守城墙就可以了,”张达的目光又望向了一名属下:“你马上赶往洛阳,将这边的情况告诉驸马,到时候,只需驸马率领大军前来,里外夹击,彻底的平定这伙反贼。”
“诺!”属下应了一声,然后离开。
张达望着地图,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一批反王不行啊,他率领两千人,轻轻松松的就击溃了宋州的陈炳义。
至于其他的反王,他同样没有放在心中。
若不是担心这些反王人多势众,他可能抵挡不住,他觉得这件事情甚至都不需要告诉李慕,他一个人就能解决了。
不过,张达虽然没有在朝堂之中混迹,但他也知道,不能什么功劳好处都被他一个人占了,这样只会遭人恨。
将这件事情告诉李慕之后,李慕会派人前来,到时候,大家一起杀各地反王,赚功劳。
在张达等人的眼中,各地的这些反王们全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些反王们全部都得不到百姓们的支持,别看他们一个个喊得声音挺大,其实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走,咱们去看看陈家!”
张达的嘴角挂着冰冷的笑容:“这个陈家也真是大胆,居然敢在背后谋反,那也就怪不得我了!”
……
张达率领众将士来到了陈家。
不得不说,陈家的宅子大啊,甚至连长安城中的那些权贵富商们都不敢比。
众人进入宅子中之后,就看到羽林卫已经将许多人全部都捆绑起来,女人都关押在一旁的厢房。
看着这些人,张达的表情当中尽是不屑。
这时,一名老者匆忙跑了过来,立刻在张达的身边道:“将军,我们陈家所犯何罪?为何要抓我们?”
张达冷哼道:“所犯何罪?你们陈家谋反!”
老者赶忙道:“不瞒将军,我陈家这些年来积攒了无数金银,只要将军放了我,那就……”
“哈哈……”张达露出了笑容,对着一旁的手下使了个眼色。
这名将士立刻拿出手中的刀把,狠狠地砸在了老者的身上。
老者吃痛不住,瞬间倒地。
紧接着,他冲上来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饶命,饶命啊!”老者哭着哀求道。
打一顿之后,这名将士抽出了手中的长刀,架在了老者的脖颈上面,冷冷道:“马上把你们陈家财物所在的地方都告诉我,不然,我马上了结了你这个老东西!”
“是,是,我说,我全说!”老者此时已经鼻青脸肿。
张达冷眼望着这一切,巡视了一下陈家的宅院之后,他的目光放在了远处的厢房之中。
这里关押的全部都是陈家的女眷,那些丫鬟、侍女待查清楚之后就会放掉,至于陈家的女人,恐怕全部都要充入教坊司。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这个年代,男人犯了错,最多不过是杀头而已,可是他们会连累自己的女人,他们充入教坊司之后,面临的将会是无穷无尽的屈辱。
苏嫣然就是因为父亲犯了事,被充入了教坊司中。
只不过在当天,渭水之上画舫船的老鸨看中了苏嫣然,花了大价钱买下,苏嫣然才免于受辱,否则,她以后的日子不堪设想。
……
朝堂中。
苏媚将手中的奏章狠狠地砸到了地上,冷冷道:“这是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众朝臣俱是面面相觑,一个个噤若寒蝉。
而这时,一名御史站了出来,他赶忙道:“陛下,天下百姓在各处揭竿而起,瞬间就会如同燎原之火一般,燃烧到我大周的各个地方,还请陛下马上下旨,安抚各地的义军!”
“不可!”陈河冷声道:“这些人造反,朝廷反而要安抚他们,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这名御史冷哼道:“陈大人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你觉得这些义军不可怕吗?你难道忘了前隋末年,天下各地揭竿而起,瞬间将大隋的大厦倾塌吗?”
“造成这些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些世家门阀,”陈河站了出来,他沉声道:“这些世家门阀只顾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顾其他,甚至宁愿将天下人陷入战火之中,其心可诛!”
顿了顿,陈河道:“臣请陛下马上下旨,着河东王带兵,剿灭叛乱!”
御史嗤之以鼻:“天下无数百姓揭竿而起,各地都是烽烟,河东王就算有天大的本事,又岂能灭掉如此多的义军?以我之见,还是安抚百姓的好。”
苏媚的黛眉轻蹙了起来,她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因为她也不知道揭竿而起的到底有多少人。
所有朝臣上奏之时,都夸大其词,说什么反贼数十万,无数百姓附和如何云云。
她已经信不过这些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