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越来越多的税收
这也是张凌阳为何选择瘦西湖为落脚点的原因所在。
瘦西湖的望春楼上,张凌阳品着细茗,听朱阳说着扬州城内发生的趣事。
当然,最主要的,张凌阳是想要了解扬州这两年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盐务状况。
朱阳说了不少的奇闻异事,很多都能让人捧腹大笑,张凌阳却一直兴趣泛泛。
朱阳似乎是猜出了张凌阳的心思并不在这些奇闻异事上面,使了一个眼色,让扬州城内的大小官员全部出去,对张凌阳开口问道:“陛下可是忧心盐务之事?”
“不错!”张凌阳点了点头,说道:“自三年前盐商被查处之后,扬州每年上缴的盐税越来越多,可是你们调整了盐价?”
“不曾!”朱阳回道,“这两年扬州的盐价不仅没有调高,比之以前,还有所下降!”
“那为何扬州每年上缴的盐税越来越高?”张凌阳问道。
“陛下可知‘薄利多销’的典故?”朱阳笑着解释道,“这两年,盐价虽然下调,可与之前相比,盐的销量却是与日俱增,所以收上来的盐税也跟着逐年增加。”
张凌阳有些不信,将韩笑喊来询问。
韩笑自然不敢隐瞒,将自己调查出来的情况细细禀明。
其实盐税逐年上升的原因很明显,以往盐价过高之时,百姓根本就不敢过多购买,更不敢过多食用。
现在好了,随着盐价的下降,百姓购买、食用的多了,盐的销量自然也就跟着上升了许多。
也是因此,扬州每年上缴的盐税与日俱增。
明白这个情况之后,张凌阳方才满意,对朱阳说道:“接下来的几年,你们扬州这边再多开几个盐场,将盐价进一步压低,使百姓们都能消费得起。”
不止是大周,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盐巴和铁器一样,都属于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要不然,古往今来的封建王朝,也不会实施盐铁专营政策了。
不食用盐巴,人们就没有力气干活。
为了大周的百姓都能食用得起盐巴,张凌阳才这么说的。
其实,虽然现在每年的盐税收入不少,对国库来说却已经没有了之前那么重要了。
三年前,盐税占据国库收入的一半作用。
而今,经过张凌阳的一系列改革,盐税在国库总收入中占据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五分之一左右。
张凌阳相信,随着工业化的展开,盐税在国库收入中占据的比例,会越来越少。
甚至,张凌阳一度想着,等国库收入进一步增加之后,开始逐步降低农业税。
但现在明显不是好时机。
如今农业税的收入,每年有两千万两之巨,占据国库收入的近三分之二。
张凌阳可不舍得这么一大笔钱就这么没了,要不然的话,之前也不会花那么大力气去收拾江南士绅集团了,为的还不是这些银子吗?
现在国库收入的大头,是商税、矿税两项。
只是这两项政策刚刚实施的时间还不到半年的时间,还不能看到具体效果。
不过张凌阳相信,随着时间的推延,商税、矿税这两项的收入,只怕要远远超过农业税和盐税了。
这并不是张凌阳自己的胡乱推测。
张凌阳清楚的记得,前世的时候,清朝时期的雍正皇帝话了大力气推行摊丁入亩政策,累死累活的,十多年之后,国库每年的收入不过四千万两银子的收入。
而到了清朝末年,清朝进行了税制改革,收了商税、矿税之后,国库每年的收入高达一万万两白银。
清朝末年,全国各地可都是一副乱世景象,清廷还能有这么高的税收,有此可见商税、矿税是多么的重要。
可能会有人说,这么满清末年进行了工业化的结果。
可宋朝呢?
南宋只是占据了相当于大周一半的土地面积,每年的税收就高大一万万贯钱以上,这不都是因为商税、矿税的缘故吗?
所以张凌阳便想,既然宋朝的财政收入都能超过一万万两白银,没道理到了自己手里,且国土面积还是南宋的两倍有余,国家的财政收入反而下降的道理。
更何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展开,财政收入只会越来越多,没有越来越少的道理。
要知道,这两年,大周朝廷同欧洲列强的几次大规模贸易,所获得的利益都是百万两银子以上。
如果这种贸易能够持续下去,单单是同欧洲列强国家间的贸易,大周每年都能获得几千万两的利益。
这还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如果放到民间,只怕所获得的利益会更多。
当然,在民间同欧洲进行大规模贸易之前,张凌阳还是要做几个安排:禁止欧洲商人移植茶叶,禁止瓷器制造方法外流。
这么做,自然是为了避免欧洲学会之后,影响大周的利益。
不说瓷器,前世的时候,欧洲就有人将茶叶移植到了天竺,最后天朝便因此损失了一项重要收入。
至于丝绸,张凌阳并未想过种植。
这是因为桑树的生存有极其苛刻的条件。
纵观全球,也只有江南地区适合种植桑树,所以大周才能大规模的种桑养蚕。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许桑树和蚕都能存活,可要说到大规模种桑养蚕的话,只怕没有一个地方比江南地区更加合适。
即便他们通过科技手段研究成功,可生产出来的丝绸质量,也远远不如大周。
张凌阳在扬州停留,主要是因为盐务之事。
现在,见盐务这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重视的事情,索性不再关注,开始浏览起扬州城的名胜古迹起来。
自然,夜夜笙歌之事也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张凌阳的为人,消息再闭塞的人只怕都知道,扬州城内的文武百官、士绅大族没有道理不知道张凌阳的喜好。
所以,在张凌阳还未到达扬州之时,扬州这边便已经挑选了无数女子等待着被张凌阳临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