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拖延
建安六年七月初七,正是七夕佳节。
是日下午,在元氏城北的官道上急速行来一行人。
这行人一共三人,却是一人双马,标准赶急路配置。
他们的坐骑俱都雄壮,或是赶路甚急切,三人身上都蒙着风沙,且因为天气酷热而满头大汗。
汗水从额头发间冒出,从三人布满尘土的脸上流下,刷出几道黑黑白白的印痕来。
三人行至了城北十里亭处,敬业的亭长亲自率领亭卒拦在道边,要核验他们的传符。
三人带住了马匹,为首一名英武的青年举起一枚木牌道:“上艾营第二曲副军候夏侯衡,奉命至将军府报到!”
亭卒眼力好,一眼就看到军中军候以上的军官使用的腰牌,且看三人的坐骑上有些还打着邮驿专用马匹的印记,便不虞有他,挥手放行。
夏侯衡倒不急着走,而是问道:“敢问亭长,眼下几时了?”
亭长回头稍一打量竖在亭舍门口的华表,便答道:“眼下约是申时五刻,三位可是要入城么?那倒不用急,关城门还有段时间呢!”
夏侯衡点点头,对同伴道:“公理、士元,要不要在此歇息下,擦下汗水,换身衣衫再入城?”
仲长统与庞统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对方的狼狈相,俱都笑道:“也好,这样去拜见将军未免失礼。”
夏侯衡干净利落地下了马,说道:“亭长,可否给我们端些清水,容我等洁下面,顺便也给我等的坐骑进些水。”
那亭长能被安排在元氏城外的十里亭,自然是机灵人物,听三人的言谈中提及拜见将军便肃然起敬。
眼下这常山地界,能被称为将军的只有一个人,那便是新任的度辽将军了,至于其他什么振武将军陶升之类的,大家往往都不称其将军,仍称呼陶典农。
亭长笑呵呵地道:“自是有的,亭舍里备有好几大缸子清水,若是诸位不挑剔,冲个凉也是足够。”
亭长一边引路,一边吩咐亭卒帮着牵马喂水喂食。
且说庞统得了颜良征辟为从事中郎的同时,夏侯衡也接到了一纸调令,以准备出兵幽州的名义将其召回元氏听用。
夏侯衡自是乐得不行,迅速与继任者交接完便与庞统一起上路。
至于仲长统并没有被召,不过他听说要出兵幽州平乱,便打算跟着大军到幽州去看看,也与二人结了伴。
三人志趣相投,一路同行下来关系处得相当和睦,早就已经表字相称。
如今三人脱了赤条条,拿着水瓢往身上淋水沐浴,冲刷掉身上的汗水和污渍。
一边冲洗,一边还聊着天。
仲长统道:“伯权、士元,你们说将军此次去幽州平乱,会带多少人去?”
夏侯衡道:“想必会带上万余人吧!”
庞统却道:“或许不会带如此多,我料有七八千数便足够。”
仲长统道:“哦?士元为何如此说?”
庞统道:“先前已经听闻,此次除开我常山兵马,还发勃海、安平、河间、博陵、中山五郡国兵马同往。诸郡兵马虽不多,但拼拼凑凑总能有个近万,若将军再发万余兵马,这粮秣补给的压力可不小,若是能速战速决也还罢了,如若久拖不决,便十分不利。”
夏侯衡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诚可虑也。”
庞统又道:“黑山张燕方剿灭,仍有漏网之鱼,仍不可大意。且士卒方经大战,也需休养调整,不宜再大举调动。”
仲长统道:“听士元如此一说,我也深以为然。”
庞统道:“将军此行所带兵马虽不会太多,或会采取精兵策略,召伯权听用,或即此意。”
庞统说话间无形中捧了一捧夏侯衡,让他听得十分高兴,也说道:“依我看,将军署士元为从事中郎,才是最明智之举,以士元之才,定能助将军顺利平乱,再建奇功。”
三人沐浴过后,换上了干净衣衫,一扫方才的狼狈之色,重新变为一个英武的军士和两个儒雅的文士。
因着时间充裕,三人策马缓行,进元氏城的时候,太阳才将将要下落。
当三人来到相府请见颜良后,便被吏员引到了正堂前的院子里。
只见此刻院内地上铺着不少筵席,筵席上散放着不少书册,很多人正在忙碌着把书册重新卷好归类,一一运回屋内归置。
这正是因为古时七月初七有晒书的习俗,以防止书册发潮发霉生蛀。
三人正要拜见的颜良也毫无形象地穿着一身短褐,与一众吏员们一起忙着搬运书籍。
夏侯衡不愧是当过颜良短兵亲卫,立刻撸起袖子上前帮忙,抢在颜良之前端起厚厚一摞书册,庞统、仲长统自然也随之上前。
颜良见状笑道:“伯权来了?哦还有公利、士元,来汝等与我一同把这一摞书册搬去我屋内。”
三人在颜良的指挥下,来来回回搬了好一阵子书册,又弄得一身大汗,刚才的澡全白洗了。
待书册尽数收回,颜良才拍着手对三人道:“不必虚礼,眼下快要下值了,汝等想必也赶了一天路,一会儿随我回家边吃边聊。”
三人原以为是到相府后院的居所里吃饭,没曾想颜良带着他们又骑马出门,赶了几里路来到一处山脚庄院里。
庄院正门上悬着一方牌匾,匾额上木色与墨色皆新,一看就是新挂上去的,上书“聆风居”三个大字。
进门前,庞统抬眼打量了一眼匾额,便笑道:“此定是崔州平所书。”
颜良道:“士元好眼力,此正是崔兄墨宝,还是我特意去求来的。”
庞统道:“崔州平擅草书,落笔飞扬洒脱,多有昔年崔济北之风骨,并不难认。”
崔钧的从父正是著有《草书势》的大书法家崔瑗,曾担任过济北相。
颜良买下白石山下的庄院,自然要邀请众士人前来消暑纳凉饮宴聚会。
众士人对于这一处宅院的景色都大为夸赞,如王粲等人还留下一些诗作赞美。
崔钧听闻此地被取名聆风居,连称好名字,颜良便顺势请他书写了门匾挂在大门口。
几人进入宅院里,早有仆隶上前牵马,奉上清水洁面洗手。
颜良似乎很随意,也不带他们进堂屋,直接带他们来到山脚下的凉亭里,早有人备好了酒食,点好了熏香驱蚊,四周挂着灯笼,倒是个极为凉爽的所在。
示意三人坐下后,颜良道:“此处是我新买下的院子,你三人反正也没什么事情,便在此处住下便是。”
听颜良的意思,好似并不急着出兵幽州,夏侯衡便问道:“将军难道毋须在下随征幽州?”
颜良笑道:“就知道伯权从战心切,莫要急,出征时自会带上你。”
夏侯衡闻言才稍稍放心,端起面前的酒碗喝了一口掩饰尴尬。
庞统却问道:“敢问将军,可是幽州之事有了变数?”
颜良道:“倒也没什么变数,幽州依旧一团糟,不过倒也不急在一天两天,总需要筹划妥当方才启行。我听闻士元这些时日把常山国上上下下逛了个遍,可有什么见解教我?”
庞统道:“不敢言教,在下只是随处看看,不想处处都听闻官吏、商贾、百姓、士卒称赞将军施政清明惠及众人,有将军在此,百姓方可安居乐业,再无忧患。”
颜良哈哈一笑道:“什么再无忧患,如今天下内忧外患重重,只是寻常百姓又怎能体会得到,还需我等士大夫多多操心便是,想必士元此来,定是愿意接受我的征辟,为我分担一二了?”
庞统郑重地避席而出,向颜良拜道:“只恐在下才疏学浅,又无什么实任经验,有负将军厚望。”
颜良哈哈笑道:“士元之才,我深知已久,就不必过谦了,这从事中郎也不过是个起点,异日宰天下以不为难也。”
庞统听闻如此高的推许也是暗暗激动,答道:“在下愿效绵薄之力,附骥于将军之后。”
颜良心道终于搞定,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赚了赚了。
心情舒畅之下,颜良拉着三人连干了好几碗酒,又吩咐三人吃菜,待吃了个半饱后,才停下筷子道:“士元如今为我从事中郎,正有一事要你帮着参详参详。”
“此番大将军令我分兵北上幽州平乱,同时令五郡国兵马同行,然而并未言明这些兵马由谁节制,你说我当如何应对?”
庞统一听便知道这或许是颜良不急着出兵的真正原因。
此事的确棘手,虽说度辽将军有权节制边郡兵马,指挥作战,但幽州刺史袁熙也有节制兵马之权,且袁熙还是袁绍的儿子,令出二门,绝对是兵家大忌。
庞统问道:“将军接到命令之后,可曾行文邺城请示大将军,令其定下主从?”
颜良道:“自是行文去问了,不过尚未有答复,料来也不会是什么明确的答复。”
庞统点点头,心想此前听闻袁绍对自家子侄多有回护,果然不假。
正常而言,袁熙遭逢败绩才向邺城求援,若是袁熙能独自搞定,还需要派颜良去干什么。
可派了颜良去,又不明言委托指挥权,岂不是束手束脚不能放心施展。
这在旁人看来,或许是个很大的问题,然而庞统想了一想后便有了计较。
他问道:“敢问将军,这些郡国兵战力如何?”
颜良微微一哂道:“稀松平常。”
庞统继续问道:“将军此番平乱,可有依仗郡国兵,以及幽州兵马之处?”
颜良道:“至多是起到牵制调度的作用,以郡国兵攻坚合战,则不足恃。”
庞统道:“既如此,这些郡国兵又谁主导也无足轻重,将军不妨故示大方,将郡国兵尽数委之袁幽州。而且,最佳之法,乃是与袁幽州分兵两路,只消不合兵在一起,倒也无所谓谁主谁从了。”
颜良哈哈大笑道:“士元果然大才!不过短短片刻便能想出如此妙计,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也!”
庞统也笑道:“将军可是已经将分兵之策呈报邺城?”
颜良道:“然也!我不急着出兵,一来是士卒方经大战需要修正,二来便是不欲去淌那个浑水,若是袁熙带着那些郡国兵能够平乱,我不去幽州也罢。”
庞统也吹捧道:“依在下看,此番乱局背后有人怂恿,非将军不可解也!”
颜良笑笑不语,转头问道:“伯权,黑山里如今是何情形?”
夏侯衡答道:“如今黑山之间散落的贼人多已被搜捕,各山寨谷地都在建立屯田点,在各个进山的要道上已经布置下关卡守御,若是贼人仍不死心,欲要进山袭扰,定能给予迎头痛击。”
颜良道:“张方、张临二人的行踪可查探到了?”
夏侯衡道:“潜入并州的探哨言,在涅县西北边的羊头山一带有贼人出没,或是去了那处,彼处已经离得较远,未能查知详情。”
颜良道:“无妨,哪里是高幹的地盘,毋须我操心,若是高幹喜欢养贼自重且让他去,就怕他到时候落得个养贼为患!如今山谷里的生产恢复得如何?”
夏侯衡道:“上艾主簿蒋德行事十分得力,每一个屯田堡寨新立时都要亲自到场查看,众人都称赞将军有识人用人之明。”
颜良道:“哪里有什么识人之明,其实大多数官吏都能把事情给做好,所差者便是良好的制度环境。若是身边之人都苟苟且且得过且过,那再好的良吏也会消极怠慢。”
“在我常山,只知诗酒唱酬坐啸的人物是不配为吏的,而只消在任上做得好,不论是何出身,都能论功行赏,得到提拔,便不愁人人不尽心效力。”
PS:差几十个字,稍后改
颜良道:“无妨,哪里是高幹的地盘,毋须我操心,若是高幹喜欢养贼自重且让他去,就怕他到时候落得个养贼为患!如今山谷里的生产恢复得如何?”
夏侯衡道:“上艾主簿蒋德行事十分得力,每一个屯田堡寨新立时都要亲自到场查看,众人都称赞将军有识人用人之明。”
颜良道:“哪里有什么识人之明,其实大多数官吏都能把事情给做好,所差者便是良好的制度环境。若是身边之人都苟苟且且得过且过,那再好的良吏也会消极怠慢。”